必典考网

非甾体抗炎镇痛剂的作用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0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行政部门(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伤害性神经元(nociceptive neuron)、伤寒、副伤寒、《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伤害性刺激(noxious stimulation)、传染病防治法规、病人的依从性(patients ' compliance)、非甾体抗炎(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执业医师法》(the licensed physician law)

  • [单选题]非甾体抗炎(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镇痛剂的作用机制是

  • A.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止痛作用
    B. 通过对阿片受体的弱激动作用和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发挥止痛作用
    C. 通过激动体内的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
    D. 通过阻断脊髓内N-甲基-D-门冬酸(NMDA)受体和竞争性地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
    E. 激动α2受体,在脊髓后角水平抑制伤害性刺激传入,明显减少伤害性神经元放电,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麻醉药物对微循环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A. 硫喷妥钠麻醉对微循环干扰不大
    B. 大剂量硫喷妥钠麻醉可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C. 深麻醉时小动脉张力消失
    D. 麻醉药物对微循环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影响交感神经和改变血管平滑肌的敏感性
    E. 氟烷浓度为1.42%时对小动脉和静脉无明显影响

  • [单选题]下列关于局麻药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 酯类局麻药在体内分解迅速,分解产物的毒性不强
    B. 酰胺类局麻药分解较慢,分解产物毒性较大,容易发生延迟毒性反应
    C. 对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改用酰胺类药物
    D. 先用酯类药,后用酰胺类药物,可减少其毒性
    E. 将酯类药物与酰胺类药物混合使用可减轻其毒性

  • [单选题]《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规则与《执业医师法》(the licensed physician law)规定的医师执业规则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下列各项只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有规定的是
  • A. 按登记注册的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B. 对危重患者应立即抢救
    C.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等情况时,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
    D. 必须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E. 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特殊患者,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 [单选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E.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 [单选题]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patients compliance),等于
  • A. 治疗效果
    B. 技术交往
    C. 非技术交往
    D. 言语交往
    E. 非言语交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dd4dk.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