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孔子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2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孔子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高中教师资格频道。

  • [单选题]孔子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 A. 具有灵活性
    B. 脱离社会生产
    C. 具有全面性
    D. 结合社会生产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作用的( )。
  • A. 分化
    B. 泛化
    C. 反射
    D. 获得

  • [单选题]体育课上林同学在学校操场上翻单杠,单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林同学从单杠上掉落造成脊椎骨折。此次事件应由( )。
  • A. 林同学自己负责
    B. 林同学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
    C. 学校负责
    D. 以上各方均不负责

  • [单选题]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说明李老师教师处于发展的( )阶段。
  • A. 关注生存
    B. 关注情境
    C. 关注学生
    D. 关注自我

  • [单选题]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 A. 增强
    B. 变化
    C. 成熟
    D. 死亡

  • [单选题]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与德育中的( )精神相一致。
  • A. 说服教育法
    B. 品德评价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实际锻炼法

  • [单选题]关于观察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 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B. 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括动不稳定,各种表现具有偶然性,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观察
    C. 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较为客观可靠
    D. 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 [单选题]孟老师在《原始美术》鉴赏教学中,针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用相关的音乐、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美术文化的感悟。这一教学行为的主要动机属于( )。
  • A. 增强教学难度
    B. 创设教学情境
    C. 注重学生合作
    D. 运用网络资源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9721.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