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学习方法(learning method)、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高中女生(high school girls)、教学设施(teaching facilities)、教育主管部门(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系统脱敏方法、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人格尊严权(right of personal dignity)
[单选题]中学教师任某安排成绩比较落后的两名同学考试时间打扫学校礼堂。教师任某的做法( )。
A. 合法,教师正确履行了提高业务水平的义务
B.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right of personal dignity)
D. 合法,教师有权安排学生的学习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关于学校开除初中学生,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严重违法的小学生,学校可以直接开除
B. 对于问题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以开除
C. 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开除学生
D. 对于违反学习管理制度的学生,学习应先给予批评教育,教育无果者,才可开除
[单选题]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佳。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单选题]"谈梅生津"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B. 第一信号系统
C. 第二信号系统
D. 非条件反射
[单选题]当一个孩子触到一个取暖器时,他就可以学到"烫"这个词的意义,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的取暖器都要当心,迅速学到的这些内容和意义都会长期保留在孩子的记忆中。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 认知派的有意义学习
B. 人本主义的意义学习
C. 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
D. 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
[单选题]"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方式属于( )。
A. 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
[单选题]班主任田老师鼓励同学们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却招来了一些科任教师的反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面对这种情况,田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 取得同事支持,继续指导学生活动
B. 尊重同事意见,暂停兴趣小组活动
C. 利用校长威信,平息同事反对意见
D. 接受科任老师意见,重视考试成绩
[多选题]材料: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的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燥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经常因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适方法。(18分)
A. (1)主要表现:①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②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③考试后持久地不能放松下来。(2)中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学校方面:考试升学带来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②家庭方面: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③学生方面: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以及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3)针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措施。①引导学生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改变肌肉的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②采用系统脱敏方法。首先,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考试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其次,训练来访者放松肌肉;最后,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③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6nl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