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操作技能(operating skill)、课外阅读(extracurricular reading)、人格尊严(human dignity)、正确对待(acquiring a correct understanding)、研究课题(research topic)、教师资格证书(teacher certification)、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谈笑风生、学习的引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单选题]教师李某因盗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李某服刑满可以从事教师职业
B. 李某可在民办幼儿园从事教师职业
C. 李某5年内不得从事教师职业
D. 李某终身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材料: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人奋进的话,可是,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的,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企业家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搭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不再受苦。这时,别人听着你的苦难,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能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不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否则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摘编自《课外阅读》2007.9)
问题:
(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2)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可是艾顿却说"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谈谈你的理解。(10分)
A. 参考答案:(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条件就是,你战胜了困难,不再受苦。这时候,别人在听着你的苦难的时候,才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而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这时候苦难对你来说是一笔财富。(4分)(2)艾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2分)如果艾顿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无论他说什么,在别人听来,无异于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2分)即使说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那么别人只会觉得他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2分)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取决于自己。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2分)我们应该坚强面对,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让它成为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2分
[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 消退
B. 强化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分化
[单选题]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
A. 模仿
B. 练习
C. 想象
D. 学习
[单选题]一种学习中学习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中学习中去是( )。
A. 一般迁移
B. 具体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单选题]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 甲同学错误大
B. 乙同学错误大
C. 两者都没错
D. 两者错误一样大
[单选题]梁老师让未完成语文作业的同学放学后打扫班级卫生。蕾蕾在擦玻璃的时候不慎将阳台上的水盆踢洒了,溅出来的水把朱老师的教案和书籍给弄湿了。得知此事的梁老师非常生气,罚蕾蕾将新学的课文抄写10遍。梁老师的做法( )。
A. 合理,通过惩罚让蕾蕾改掉毛手毛脚的坏习惯
B. 合理,通过罚蕾蕾抄写课文可以让她掌握语文知识
C. 不合理,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当
D. 不合理,不应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单选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 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6e9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