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5月09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6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基本要素(basic elements)、基础学科(basic subject)、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密切接触者(close contacts)、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志贺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 were positive)、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 [单选题]若机体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功能低下易发生( )

  • A. 超敏反应
    B. 移植排斥反应
    C. 免疫缺陷病
    D. 肿瘤
    E. 反复感染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自身免疫病中抗自身IgG抗体检出率最高的是( )
  • A. 类风湿关节炎
    B.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C.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D. 重症肌无力
    E. 甲状腺亢进

  • [单选题]供给的基础是( )
  • A. 生产
    B. 消费
    C. 分配
    D. 利用
    E. 生产和消费

  • [单选题]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 A. 进行完整、系统的教育活动
    B. 宣传健康知识
    C. 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D. 治疗慢性疾病
    E.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 [单选题]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 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 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 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 归因危险度为28%

  • [单选题]钩虫病的传播途径是
  • A. 经食物传播
    B. 经水传播
    C. 经虫媒传播
    D. 经土壤传播
    E. 经血液传播

  •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 A.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
    B.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隐性感染者
    C. 猪
    D. 候鸟
    E. 蚊子

  • [单选题]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 )
  • A. 霍乱弧菌
    B. 肠炎沙门菌
    C. 伤寒沙门菌
    D. 大肠埃希菌
    E. 志贺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 were positive)

  • [单选题]免疫规划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目的性强、有科学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
    B.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
    C. 建立评价系统
    D. 建立传染病控制系统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具有
  • A. 地区性
    B. 明显的职业性
    C. 季节性发病高峰
    D. A+B
    E. A+B+C

  •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见的人炭疽为
  • A. 皮肤炭疽
    B. 肺炭疽
    C. 肠炭疽
    D. 炭疽性败血症
    E. 炭疽性脑膜炎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流行病学特征的是
  • A. 群体特征
    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 预防为主的特征
    D. 对比的特征
    E.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 [单选题]伤寒沙门菌的致病特点是
  • A. 不引起菌血症
    B. 只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病变
    C. 疾病全程均可取粪便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D. 病后可长期排菌
    E. 病后获得短时间的免疫力

  • [单选题]白喉主要临床特征为
  • A. 高热、肺部受累,剧咳,痰中带血
    B. 发病突然、剧烈腹泻及呕吐
    C. 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形成灰白色假膜
    D. 持续高热、全身痛,肝脾肿大、缓脉
    E. 持续阵发性咳嗽,带有吸气性尾声及呕吐

  • [单选题]流脑的主要防治措施为
  • A. 注射疫苗
    B. 流行期间避免大型聚会
    C. 抗生素
    D. A+C
    E. A+B+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5rwr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