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孙思邈(sun si-miao)、唐太宗、赤石脂(red halloysite)、济世救人、地肤子(fructuskochiae)、负反馈调节(feedback regulation)、软弱无力、麻风病人(leper)、低密度造影剂(low density contrast agents)
[单选题]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组是( )
A. 川乌与草乌
B. 桃仁与红花
C. 官桂与赤石脂
D. 乌头与贝母
E. 甘草与甘遂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既能利尿通淋,又治湿热痹痛的药物是
A. 滑石
B. 通草
C. 木通
D. 地肤子
E. 生苡仁
[单选题]女,12岁。壮热不恶寒3天,体温常午后升高,夜间高于白天,烦躁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滑,宜首选用的药物是
A. 黄芩
B. 石膏
C. 薄荷
D. 羚羊角
E. 柴胡
[单选题]患者,男,68岁。3天前受风寒,发汗后,仍发热,心悸头眩,筋肉跳动,身体颤抖,不能自主,舌淡,苔白滑,脉沉弱。处方应用
A. 栀子豉汤
B. 干姜附子汤
C. 真武汤
D. 猪苓汤
E. 黄连阿胶汤
[单选题]大柴胡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A. 胁下偏痛
B. 心胸中大寒痛
C. 郁郁微烦,寒热往来
D. 舌苔黄,胸胁苦满
E. 按之心下满痛
[单选题]肺胀病的特点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A. 病程长
B. 时轻时重
C. 反复性
D. 发作性
E. 病久累及多脏器
[单选题]噎膈证气虚阳微型的病机是
A. 阳损及阴
B. 阴损及阳
C. 阴寒内盛
D. 气血虚弱
E. 痰瘀互结
[单选题]治疗气淋实证的主方为
A. 柴胡疏肝散
B. 大四七汤
C. 八正散
D. 沉香散
E. 六磨汤
[单选题]肝肾亏损,髓枯筋痿型见症为
A. 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
B. 四肢痿软,身体困重
C. 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神疲乏力
D. 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
E. 突然昏仆,半身活动不利
[单选题]患者,男,48岁。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酸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风府、大杼、阳陵泉
B. 命门、志室、太溪
C. 人中、风府、足三里
D. 风府、三阴交、太冲
E. 风府、足三里、血海
[单选题]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生长抑素
D. 血管活性肠肽
E. 胰多肽
[单选题]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 负反馈调节(feedback regulation)
B. 自身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体液性调节
E. 前馈调节
[单选题]应用糖皮质激素,与脂质代谢无关的不良反应是
A. 向心性肥胖
B. 四肢纤细
C. 水牛背
D. 满月脸
E. 高血压
[单选题]口服胆囊造影使用哪种造影剂
A. 低密度造影剂(low density contrast agents)
B. 40%碘化油
C. 碘番酸
D. 12.5%碘化钠
E. 50%胆影葡胺
[单选题]孙思邈一生为济世救人而行医,堪称中国古代医德史上的一座高峰。据史书记载,隋文帝请他当国子博士,他托病不去;唐太宗召他到京师咨询,授以爵位,他谢绝;唐高宗时,他又回绝了做谏议大夫的皇命。他对病人却从不怠慢:93岁时病归故里,他仍然服务于来求诊的病人;史书上说,仅经他亲手治疗的麻风病人(leper)就有600多名,且"莫不一一抚养"。由此,给予孙思邈的最佳评价应该是
A. 药王
B. 大医
C. 苍生大医
D. 神医
E. 真人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5pg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