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3中医眼科学(副高)专业知识每日一练(08月21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3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营养物质(nutrient)、因地制宜(local conditions)、小青龙汤(minor decoction of green dragon)、毒副作用(side effect)、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八脉交会穴(eight confluencepoints)、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海风藤(marsdenia officinalis)

  • [单选题]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 A. 气血的盛衰
    B. 邪正的盛衰
    C. 阴阳的失调
    D. 脏腑精气的盛衰
    E. 津液的盛衰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用温远温,用凉远凉"所属的治则是
  • A. 因病制宜
    B. 因地制宜
    C. 因人制宜
    D. 因时制宜
    E. 因证制宜

  • [单选题]白痦的出现是由于
  • A. 湿郁汗出不彻
    B. 风热之毒阻于肺胃二经
    C.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邪留于肌肤
    D. 湿热火毒内蕴
    E. 营血虚而风邪中于经络

  • [单选题]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的药物是
  • A. 雄黄
    B. 硫黄
    C. 蛇床子
    D. 白矾
    E. 蟾酥

  • [单选题]络石藤与海风藤(marsdenia officinalis)都具有的作用是
  • A. 止痒
    B. 通络
    C. 凉血
    D. 安胎
    E. 清热

  • [单选题]归经指的是
  • A. 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 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 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D. 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 药物的五种滋味

  • [单选题]巴豆内服剂量是
  • A. 0.3~0.6g
    B. 0.7~0.9g
    C. 0.1~0.3g
    D. 0.01~0.03g
    E. 0.5~1g

  • [多选题]麦冬的适应证是
  • A. 肺阴不足而有燥热之干咳痰粘、劳热咳嗽
    B. 胃阴虚或热伤胃阴之口渴咽干纳差呕逆
    C. 热病津伤,肠燥便秘
    D. 阴虚有热的心烦不眠
    E. 热扰心营,身热烦躁,舌绛通便

  • [单选题]香薷散的主治是
  • A. 暑热气阴两虚
    B. 暑湿偏于热
    C. 暑湿偏于湿
    D. 阴暑
    E. 以上均不对

  • [单选题]按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的流注次序,肝经向下流注的经脉是( )
  • A. 膀胱经
    B. 胆经
    C. 三焦经
    D. 心经
    E. 肺经

  • [单选题]八脉交会穴(eight confluencepoints)中,主治目内眦、项、耳、肩疾患的是( )
  • A. 通督脉通阳跷脉的腧穴
    B. 通带脉通阳维脉的腧穴
    C. 通任脉通阴维脉的腧穴
    D. 通任脉通督脉的腧穴
    E. 以上均非

  • [多选题]眼球运动的正常幅度是( )
  • A. 内转瞳孔内侧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
    B. 外转角膜颞侧缘到达外眦角
    C. 上转角膜下缘平内外眦连线
    D. 下转角膜上缘平内外眦连线
    E. 外转瞳孔外缘达到外眦角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指的是
  •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
    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
    E. 痰饮等病理产物

  • [单选题]"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 A. 寸口、趺阳
    B. 尺、寸
    C. 寸浮、尺沉
    D. 人迎、肤
    E. 迟、数

  • [单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黄、杏仁、芍药、干姜、桔梗、陈皮、炙甘草
    B. 麻黄、杏仁、葛根、桂枝、茯苓、大枣、炙甘草
    C. 桂枝、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半夏、细辛、炙甘草
    D. 桂枝、葛根、麻黄、生姜、桔梗、大枣、炙甘草
    E. 桂枝、芍药、麻黄、葛根、五味子、生姜、人参、半夏

  • [多选题]桂枝人参汤证可见( )
  • A. 发热
    B. 里急后重
    C. 心下痞硬
    D. 利下不止
    E. 利下赤白黏液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5nn3k.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