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医肛肠学(副高)2023往年考试试卷(4X)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吴茱萸汤(wuzhuyi decoction)、清热解毒(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用药治疗、左侧卧位(lateral recumbent position)、冬葵子(malva verticillata l)、硬化剂注射(hardener injection)、肠系膜上(superior mesenteric)、外感内伤、注射硬化剂(injection of sclerosing agent)、双下肢浮肿

  • [单选题]内痔的好发部位是:

  • A. 截石位3、7、11点
    B. 截石位1、5、9点
    C. 左侧卧位3、7、11点
    D. 左侧卧位3、5、9点
    E. 截石位2、4、9点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门静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2周内2次大量呕血,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后2天再次呕血,用三腔管压迫,胃管内仍有大量血性胃液,如该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出血停止,但停药后又有呕血,且患者有轻度黄疸,嗜睡,为控制出血,进一步处理应该是
  • A. 内镜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B. 支持治疗
    C. 限制性门腔分流术
    D. 下腔静脉、肠系膜上(superior mesenteric)静脉分流术
    E. 食管下端横断吻合术

  • [单选题]百部具有的功效是
  • A. 宣肺止咳
    B. 润肺止咳
    C. 清肺止咳
    D. 敛肺止咳
    E. 温肺止咳

  • [单选题]牡丹皮与赤芍的共同功效是
  • A. 清热解毒,利尿
    B. 清热解毒,排脓
    C. 清热凉血,散瘀
    D. 燥湿泻火,凉血
    E. 清热凉血,滋阴

  • [单选题]16岁男孩,午饭后遇车祸,腹腔内出血、休克,在快速输血同时准备手术,应选择
  • A. 椎管内阻滞
    B. 局部麻醉
    C. 基础麻醉
    D. 复合麻醉
    E. 全身麻醉

  • [单选题]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痔是
  • A. 内痔
    B. 血栓性外痔
    C. 结绵组织外痔
    D. 炎性外痔
    E. 混合痔

  • [多选题]具有通便作用,可治疗便秘的药是
  • A. 冬瓜子
    B. 薏苡仁
    C. 冬葵子
    D. 车前子
    E. 虎杖

  • [多选题]郁金的功效是
  • A. 利尿通淋
    B. 清心凉血
    C. 活血止痛
    D. 行气解郁
    E. 利胆退黄

  • [多选题]龙眼肉与大枣的共同功效是
  • A. 敛汗
    B. 养血
    C. 益气
    D. 安神
    E. 滋阴

  • [多选题]应该生用的药物是
  • A. 地榆用于水火烫伤
    B. 栀子用于热病心烦、躁扰不宁
    C. 槐花用于肝火目赤、头胀眩晕
    D. 牡蛎用于瘰疬痰核
    E. 诃子用于久咳失音

  • [单选题]《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是
  • A. 心痹的症状
    B. 肺痹的症状
    C. 肾痹的症状
    D. 脾痹的症状
    E. 肝痹的症状

  • [单选题]小建中汤证中心下悸的机理是
  • A. 心阳不足,空虚无主
    B. 胃虚水停,水气凌心
    C. 心之阴阳两虚
    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E. 以上均不是

  • [单选题]太阳伤寒的治法是
  • A. 调和营卫
    B. 解肌祛风
    C. 解表发汗、固护卫阳
    D. 益气和营
    E.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多选题]吴茱萸汤可用于( )
  • A.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B.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
    C. 胃气虚寒,食谷欲呕
    D. 干呕,吐涎沫,头痛
    E. 下利,饥不能食,食入即吐

  • [单选题]妊娠妇女,见腹痛绵绵,面色萎黄,饮食不思,心烦急躁,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弦细,治用
  • A. 葵子茯苓散
    B. 当归散
    C. 白术散
    D. 当归贝母苦参丸
    E. 当归芍药散

  • [单选题]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
  • A. 血痹
    B. 历节
    C. 痛痹
    D. 湿痹
    E. 风痹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5njo3.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