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针灸学(副高)年=免费每日一练下载(01月24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6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四物汤、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慢性病(chronic disease)、急性病(acute disease)、月经不调(menoxenia)、三阴交(sp 6)、温经散寒(expelling pathogenic cold from channel)、基础上(basis)、理气止痛、脘腹胀满

  • [单选题]某女,31岁。因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再孕。其病在哪经

  • A. 督脉、带脉
    B. 任脉、带脉
    C. 督脉、任脉
    D. 冲脉、任脉
    E. 冲脉、带脉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喜燥恶湿"的脏是
  •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 A. 脘腹胀满
    B. 大便稀溏
    C. 肢体倦怠
    D. 形体消瘦
    E. 完谷不化

  • [单选题]气味芳香、成分易挥发的药物宜
  • A. 后入
    B. 布包煎
    C. 另煎
    D. 烊化兑服
    E. 先煎

  • [单选题]组成中含有四物汤的方剂为
  • A. 百合固金汤
    B. 泰山磐石散
    C. 逍遥散
    D. 归脾汤
    E. 以上均非

  • [单选题]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 苏子甘草
    B. 苏子杏仁
    C. 厚朴杏仁
    D. 半夏黄芩
    E. 当归甘草

  • [单选题]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杏仁
    B. 桂枝、芍药、杏仁、甘草、人参
    C. 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
    D. 桂枝、芍药、麻黄、生姜、甘草
    E.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人参

  • [单选题]阴挺即子宫脱垂,以下阐述错误的为
  • A. 辨证可分为脾虚与肾虚
    B. 刺灸宜补脾益气,固涩胞宫
    C. 刺灸处方:百会、气海、维道、子宫
    D. 脾虚加足三里,肾虚加太溪
    E. 刺法可补,可泻,或平补平泻

  • [单选题]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温喜按,饥饿或劳累后加剧,得食或休息后痛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最佳治法为
  • A. 温运脾阳、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B. 通调肠胃、行气导滞,以足阳明、足太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C. 温经散寒(expelling pathogenic cold from channel)、理气止痛,以足太阴、足阳明及任脉穴为主
    D.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E. 清热导滞,行气止痛,以足厥阴、足阳明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 [多选题]治疗癔病心脾两虚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basis)再加
  • A. 脾俞
    B. 膻中
    C. 三阴交
    D. 足三里
    E. 中脘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治疗丹毒
  • A. 太溪
    B. 合谷
    C. 委中
    D. 血海
    E. 曲池

  • [单选题]某患者患有子宫脱垂症,求助于针灸治疗,首先应用
  • A. 毫针平补平泻法
    B. 毫针补法
    C. 灸法
    D. 拔罐疗法
    E. 毫针泻法

  • [单选题]关于心悸的治疗,以下取穴哪项不当:
  • A. 气虚者,取心俞、神门、巨阙、间使
    B. 血虚者,取膈俞、脾俞、通里、足三里
    C. 痰火者,取神门、肺俞、内关、大陵
    D. 瘀血者,取少海、气海、血海、曲泽
    E. 痰火心悸兼失眠者,加厉兑

  • [多选题]络穴治疗作用可归纳为( )
  • A. 能治疗本经脉的病证
    B. 能治疗本络脉的病证
    C. 能治疗腧穴所在局部病证
    D. 能治表里两经的病证
    E. 治疗急性病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治疗慢性病宜用温和灸
    B. 隔盐灸可用于中风脱证
    C. 温和灸即无瘢痕灸
    D. 天灸也是一种灸法
    E. 施灸时一般以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5k096.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