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模拟考试题158,更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初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阅读某教师关于《梁生宝买稻种》一课所编制的问题系列,回答问题。①“几乎全部旅客都进入了这个或那个旅馆……““几乎”和“全部”怎么能够放在一起呢?②这个年轻的庄稼人,是怎样站在破帝栅底下的呢?最吸引你注意的是哪几个动词?③“他并不怎么着急地思量,到哪里去过一夜……”那他思量什么呢?④走进一家小饭铺,有什么好高兴的?为什么要加上“满脸笑容”四个字?⑤吃完汤面和馍馍,为什么要带一句“打着饱嗝”?这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⑥梁生宝是怎样拿出一张五分票的?文章为什么要把这一细节写得这么详细?⑦梁生宝“要了五分钱的一碗面,喝了两碗面汤”是不是太“抠门”了?⑧如果你是小饭铺的服务员,站在一旁,会怎么看待梁生宝?现在你读了全文,又是怎样看待这一人物的?⑨“他想,在这里甜美地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买了稻种以后,梁生宝会怎样返回汤河?对以上问题设计意图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三个问题体现了认知性问题特点,从词、句子人手,从“小”处着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B. ④⑤两个问题是“课文阅读理解式”,旨在让初步学生熟悉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C. ⑥⑦⑧三个问题是评价性问题,让学生站在评价者的立场上进行比较与评判,对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
D. 问题⑨是创造性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回答,还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创造能力解决这一问题
2. [单选题]在执教《孔乙己》时,有学生对文中的”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提出疑问,认为“大约”和“的确”不能连用,前后矛盾。对此,教师的评价最合适的是()。
A. 问得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词是否前后矛盾?
B. 书本上怎么会错呢,你还是认真听课吧!
C. 上课应该跟着老师的思路来,不要自己随便发挥。
D. 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来看看这句话究竟是作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呢?
3. [单选题]阅读《马说》的教学目标,按要求答题。(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 该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B. 较好地体现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课程目标要求
C. 该目标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D. 该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文本出发,深入探究作者的情感
4. [单选题]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鲁迅回忆性散文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去阅读鲁迅其他的回忆性散文,并写一篇读后评论。对这一作业的布置,评价不恰当的是()。
A. 锻炼了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
B.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C. 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D. 读与写相结合,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单选题]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将其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分析情节和人物,重点分析个性化的人物和语言,联系课文,总结归纳。第一课时结束时,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在船上作者与于勒相认了,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于勒的信,作者和家人的生活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对这一课堂结束评价不恰当的是()。
A. 引发了学生思考,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B. 第一节课为第二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使前后两节课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属于评议式结尾,问题与课文主题没有关系,偏离了教学目标
D. 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剧情的发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6. [单选题]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以下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设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具体分析课文的语言和技巧
B. 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
C. 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
D. 两道小题的设计有重点、有层次,体现了教师巧妙的构思
7. [单选题]在某次“阅读教学”的主体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讨论了“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教师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B.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C. 阅读教学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D.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8.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A.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B.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 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D. 学生素质及其价值的提高
9. [单选题]某教师在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数字需要重点识记,于是进行了简单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A. 总目标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累计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B.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C. 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D. 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