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2高中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模拟冲刺试卷188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7-0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8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高中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模拟冲刺试卷188,更多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高中教师资格频道。

1. [单选题]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这句话指出教师要()。

A. 终身学习,拓展视野
B. 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C. 谦虚谨慎(modest and prudent),相互帮助
D.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2. [单选题]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这些观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启发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3.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 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 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4. [多选题]知觉具有( )的特性。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形象性


5. [单选题]"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抑郁质。( )A.正确B.错误

A. B


6. [单选题]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 陶冶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榜样示范法
D. 说服教育法


7. [单选题]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 课堂管理
B. 课堂情境
C. 课堂气氛
D. 课堂纪律


8. [单选题]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 强化自我主动性
B. 培养勤奋感
C. 建立自我同一性
D. 获得亲密感


9.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第17~18题。   案例:如果有一天没有了虫鸣   ①去年十一月时,闲来无事,恰逢雪天,便与父母一同前往陶然亭赏雪。不想在花鸟鱼虫市场门口竟听到了清脆的虫鸣,让这漫天飞舞的雪花霎时都变得温暖起来。我连忙快走几步,发现原来是一位大姐在卖蝈蝈。闲聊了几句,这位大姐竟然还记得我爸,说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带着我来买过,没想到十几年后她依然卖,而我们也依然来买。   ②听到这儿,我也渐渐想起来,除了蝈蝈声,还有其他虫鸣也响彻我的童年。小时候我常去郊区的姨妈家玩,草丛里的蚂蚱、蟋蟀就成了我最好的玩伴。捉一只蚂蚱,把它的腿绑住,或是放两只蟋蟀,看它们鼓动着翅膀示威进攻;头顶树上的蝉扯着嗓子嘶鸣,我在各种知道的、不知道的虫鸣声中流连忘返。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被笼罩在我的记忆上。   ③而我又有多久没有听到虫鸣了呢?小学毕业以后,我就很少再去那里了。记忆中的虫鸣,全凭在大姐这儿买的蝈蝈顽强地延续了下来。每逢秋天,我在家中趴在桌子上看玻璃罐里的它们对抗,听它们发出或清亮或撕哑的声音,才觉得找回了一些夏天的感觉。在我的眼里,虫鸣是夏天的符号,而在其他人眼中,又变得不一样。或是寒蝉凄切,带来秋天的萧瑟;或是惊蛩初鸣,带来春天的生机。但无论怎样,它总归会引发人们的暇思,给生活带来一些味道。   ④一位老人说,没有秋虫的秋天是没有味道的。我已不知是过于单调的生活恶杀了虫鸣,还是虫鸣的消逝使生活变得苍白无力(feebleness)。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的越多,听到的虫鸣就越少,夏天的蝉鸣变得无力,秋虫的低吟变得稀疏,钢筋水泥代表的理性充斥了生活,我愈是清醒,愈是迷茫,生活似乎也要随之融进一碗寡淡的白汤。   ⑤但好在蝈蝈还在,我付钱买了两只,期盼着能借由它们的叫声重回一场热烈的夏天。转身离开时瞥到了花鸟鱼虫市场要拆迁的通知,忍不住心中黯然:这里也消失的话,我又要到何处找寻虫鸣呢?   ⑥如果有一天没有了虫鸣……我不敢想,却又不得不去想。问题: 17.从第③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 18.指出该作文的一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分)

A. 17.错别字:第③段中,“撕哑”的“撕”应改为“嘶”,“暇思”的“暇”应改为“遐”;第④段中,“恶杀”的“恶”应改为“扼”。(第③段两个错别字中写出任意一个即可)病句: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被笼罩在我的记忆上。上述病句介词滥用,应改为: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笼罩在我的记忆上。 18.优点:①语言描写上,该习作语言朴实自然,亲切感人,以“我”和卖蝈蝈的大姐闲聊开头,生活气息浓厚;细节描写生动具体,“看它们鼓动着翅膀示威进攻”,写出了蟋蟀的可爱形态;采用插叙的记叙方式讲述自己与小虫的故事,将眼前的淡淡忧伤和过去童年的欢乐形成对比;叙事中富有哲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的越多,听到的蝉鸣就越少,夏天的蝉鸣变得无力,秋虫的低吟变得稀疏,钢筋水泥代表的理性充斥了生活”等语句值得深思和品味。②内容情感上,该习作围绕题目“虫鸣”展开叙述,内容紧凑,详略得当,过渡自然,于叙事中抒发了自己对童年虫鸣的怀念和对虫鸣消失的感伤之情;叙事和抒情中夹杂着议论,以小见大,以虫鸣的消失写出了秋天味道的消失、生活乐趣的减少和当代社会钢筋水泥充斥下情感的缺失与迷茫;习作结尾恰到好处,于转折之处点题,“如果……”的假设性语句有了更多的内涵,使文章显得言简义丰。(答出以上任意一个优点即可)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0ezyn.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