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一章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高度()及以下的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关于绝缘斗臂车应急泵的操作说法错误的是()。新研制的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要经过(),并全部符合其要求,
- 不宜进行带电水冲洗。在带电作业中,通过传递绳滑车的滑轮,采用()。下列作业项目属于带电作业范畴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现场勘察制度规定,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
- 地电位作业人员()直接向中间电位作业人员传递工器具。《带电作业现场作业指导书》应按项目制定,其内容应包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平行力作用在构件上,其力的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受力方式,称为()。10kV带电
- 用摇表摇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时,应选用()。带电作业中,人体体表裸露处的局部场强的电场感知水平为()kV/m。以下伤害中,()可致人体伤口皮肤金属化。固态绝缘体在强电场作用下,由于泄漏电流的通过而使材料的温度(
- 带电作业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绝缘工具的机械试验周期为()。在带电作业中,通过传递绳滑车的滑轮,采用()。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绝缘绳索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
- DL409-91规定,带电水冲洗用水的电阻率一般不低于()。在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时,若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加装()的作业方式进行作业。A、杆塔;
B、线路名;
C、双重;
D、多重。#组合间隙
安全间隙
放电间隙
- 影响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因素有()。接地装置按作用,一般可分为()。交流电路中常用P.Q.S表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应为()。在带电作业过程中,考虑作业人员承受的电压包括()。A、温度;
B、
- 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使用前应进行分段绝缘检测,其阻值应不低于()。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行电位转移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应大于()m。10kV架
- 地电位作业人员()直接向中间电位作业人员传递工器具。根据DL/T974-2005《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在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中,操作杆等工具较轻,可垂直吊挂,垂直悬挂物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cm。跌落式熔断器应安装在距
- 带电作业遇到的泄漏电流,其阻值不低于()MΩ。带电作业工具库内加热装置或热风口与绝缘工具表面距离应不少于()cm。按电场的均匀程度,静电场可分为均匀电场、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三类,可认为电场为极不均匀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11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绝缘材料的击穿包括()。根据GB/T18037—2008《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规定,用于制作带电作业承力、载人
- 在50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绝缘绳索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杆塔两侧导线弧垂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该杆塔的()。带电水冲洗应遵守()的顺序。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应符合规范要求,带电体与大地之间起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11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绝缘绳索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操作机械传动的断路器(开关)或隔离开关(刀闸)时,应戴绝缘手套。没有机械传动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跌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绝缘绳索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在带电作业中,通常将危险率限制到()以下,以此为依据选择带电作业安全间隙。安装悬垂线夹时,所缠铝包带可露出夹口,但不应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更换绝缘子时,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片。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行电位转移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500kV交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更换绝缘子时,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片。用火花间隙法检测绝缘子,作业前应校核火花间隙距离。对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球-球电极结构的火花间隙距离为(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110kV交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更换绝缘子时,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片。不属于带电作业辅助工作的为()。按作业人员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划分作业方式有()。A、3;
B、4;
C、5;#
D、6
- 地电位作业人员()直接向中间电位作业人员传递工器具。高压、超高压送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电导即导电能力,是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度量,其单位是()。A、可以;
B、不可以;#
C、
- 整套屏蔽服各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不得大于()Ω。10kV带电作业工具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内部过电压水平为()kV。A、1.0;
B、24;
C、20;#
D、0.8。20
30
40
44#
- 电场强度具有()。发散性
聚集性
方向性#
大小之分#
- 架空输电线路在微风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振动称为()。用于带电水冲洗作业的水枪宜用()的绝缘材料制成。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重点是()。A、舞动;
B、横向碰击;
C、次档距振荡;
D、微风振动#A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11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行电位转移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应大于()m。在工作地段附近有雷电活动是()带电作业的。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
-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行电位转移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应大于()m。带电水冲洗应遵守()的顺序。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应大于()m
-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在220kV交流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行电位转移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应大于()m。大刀卡具是用于更换()绝缘子。以下哪项不是工作负责人(监护人)的责任:
- DL409-91规定,带电水冲洗用水的电阻率一般不低于()。绝缘工具的工频耐压试验以()为合格。A、杆塔;
B、线路名;
C、双重;
D、多重。#无击穿#
无闪络#
无过热#
无电晕
- 在下列间隙中,以()间隙的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为最低。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熔断器熔丝的工作,应先将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或跌落熔断器拉开。摘挂跌落熔断管时,必须(),并有专人监护。下列关于绝缘遮蔽罩说法不正
- 消弧绳金属段的铜丝股绳总截面不得小于()。A、25mm2;#
B、35mm2;
C、50mm2;
D、70mm2。
- 在带电作业中,通过传递绳滑车的滑轮,采用()。A、铁滑轮;
B、铝滑轮;
C、绝缘滑车;#
D、都可以。
- 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流输电线路的屏蔽服,其衣料的屏蔽效率不得小于()。等电位带电作业时穿戴的导电手套,在规定的测试方法下其电阻()。用摇表摇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时,应选用()。用于带电水冲洗作业的水枪
- 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流输电线路的静电防护服,其衣料的屏蔽效率不得小于()。带电水冲洗应遵守()的顺序。不适宜开展带电作业的情况有()。A、28dB;#
B、30dB;
C、36dB;
D、40dB.A、先冲上层,后冲下层;
- 为确保整套屏蔽服的电阻不大于规定值,按照GB6568.2中4.1条的方法,分别测量上衣及裤子任意两个最远端之间的电阻均不得大于()Ω。以下哪种关系描述符合等电位作业法作业方式()。以下关于带电作业工作中停用重合闸的
- 等电位带电作业时穿戴的导电手套,在规定的测试方法下其电阻()。关于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使用溶剂擦拭绝缘工具表面的脏污后,()。A、不小于10Ω;
B、不大于10Ω;
C、不小于15Ω;
D、不大于1
- 在工作地段附近有雷电活动是()带电作业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2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操作绝缘斗臂车回转机构回转时,工作斗外缘的线速度不应()。暂态电击是人接触电场中对地绝缘的导体瞬间,积累在导
- 整套屏蔽服各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不得大于()Ω。A、1.0;
B、24;
C、20;#
D、0.8。
- 两根平行载流导体,在通过同方向电流时,两导体将呈现出()。绝缘绳在受潮以后,其泄漏电流将显著增加,()大幅度降低。互相吸引#
相互排斥
没反应
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绝缘电压
泄漏电压
闪络电压#
工作电压
- 根据《10kV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规范》,带电作业项目按照作业难易程度,可分为()类。关于带电作业监护,下列陈述错误的是()。2
3
4#
5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
监护人可以直接操作#
监护的范围根据工作需要不可
- ()属于自恢复绝缘介质。通常情况下,对于同样距离的空气间隙,电场不均匀度增加,击穿电压会()。A、硅橡胶;
B、环氧玻璃纤维材料;
C、蚕丝绳索;
D、空气。#降低#
升高
不变
变化不定
- 对于同一个空气间隙,在工频、直流和操作冲击下的击穿电压是不同的。其中以()为最高。线路金具种类主要有()。以下关于带电作业工作中停用重合闸的规定哪些是正确的()。感应雷过电压幅值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 一般认为,人体对电场强度的感知水平是()。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应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的屏蔽服必须符合下列()指标。带电更换直线杆针式绝缘子作业时,不能用于固定导线的工具是()。在配电线路发生的故障中,发生频率最
- 对于架空交流输电线路,其电压等级是按三相三线制的()大小来进行划分的。工频交流电流的人体生理感知电流阀值为()mA。A、相电压;
B、线间电压;#
C、线路总电压;
D、端电压。100
10
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