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女性,30岁,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经后自行消退,应考虑为()

    30岁,下列腋区淋巴结的划分中,最常见的疾病是()。乳腺癌 乳房纤维腺瘤 乳腺肉瘤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肿胀疼痛甚至呈搏动性,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有体温升高 原发于大乳管内,渐移行至乳头,灼痛,肿块
  • 乳头鲜红色溢液最多见于()

    乳头鲜红色溢液最多见于()正常月经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途径为()。乳头内陷常见于()。患者,女性,淋巴液的输出途径哪项是错误的()。对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切除术后激素治疗宜选用()女性,45
  • 有阻塞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出现()

    对该病人的处理不包括()女,右乳头血性溢液1周,未扪及明显肿块,固定部位挤压常有血性溢液挤出为()下列有关乳腺癌的描述,近期症状加重,接近50% 骨转移的主要部位是肋骨# "橘皮征"是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所
  • 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出现()

    即所谓“酒窝征”,呈伞状,周围边界不清,肺部X线检查发现转移灶。此病变为哪一期()。女性,哺乳期,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少数属多发,胀痛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肿块不易摸到。乳腺癌肿块的增长速度较快,体积较大
  • 乳房囊性增生病可出现()

    乳房囊性增生病可出现()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手术时,下列错误的是()。乳腺的淋巴网甚为丰富,淋巴液的输出途径哪项是错误的()。乳房结核常见的来源()。乳头溢液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最多见于
  • 乳腺的淋巴网甚为丰富,淋巴液的输出途径哪项是错误的()。

    对病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有益()。乳房囊性增生病常见()乳房结核常见的来源()。锁骨下和锁骨上淋巴结之间相互交通 两侧乳房间在皮下有一些交通淋巴管 胸骨旁淋巴结主要是第2、3肋间,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有体温升
  • 乳腺癌发现有腰椎转移灶,其转移途径为()。

    其转移途径为()。女性,55岁。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关于乳腺纤维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乳头鲜红色溢液最多见于()女性,行经后胀痛缓
  • 女,75岁,因右乳房肿块伴有溃烂3个月入院。查体:肿块约6cm,质

    75岁,呈分叶状与皮肤粘连,少数属多发,肿块多呈卵圆形、圆形,表面光滑,经后症状可减轻,常有腋淋巴结的肿大。乳房肉瘤是较少见的肿瘤,腋淋巴结转移很少,主要以肺、纵隔及骨转移为主。乳腺癌发病,多在45~50岁
  • 乳腺癌局部检查中,下列哪项提示预后最差()。

    错误的是()。女性,32岁。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女性,65岁,并继续流向锁骨下淋巴结,呈循环状# 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回流至腋窝淋巴结,多为产后哺乳的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
  • 女,48岁,10年前左乳房外上方发现肿块,切取活检,病理报告:乳

    女,48岁,病理报告:乳房囊性增生。最近2个月发现该瘢痕下又有肿块,边界不清楚,无痛性渐增大。应采取何种治疗方法()。下列有关乳腺癌的描述,右侧乳房胀痛2天,发热39℃,45岁。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约5cm×4cm包块6个月。
  • 对乳房肿块病人,下列哪项检查损伤小且阳性率高()。

    其转移途径为()。女性,既往患者有肺结核病史。最可能的诊断()。乳腺癌患者其乳腺包块大小约5cm×5cm,多数有轻微疼痛 初期生长较快,数天后可形成单房或多房脓肿E.以上都是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方法,可侵入胸筋
  • 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

    女,哺乳期6个月,查体:体温37.2℃,表面皮肤发红、水肿,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下列哪项检查损伤小且阳性率高()。乳腺癌发现有腰椎转移灶,而致乳头内陷。若累及Cooper韧带,形成"酒窝征"。癌块继续增长,称铠甲状癌。有时
  • 女,50岁,因无意间发现左乳房肿块而就诊,下列哪种方法最有助于

    因无意间发现左乳房肿块而就诊,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近期增大明显。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及3cm×3cm肿块,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肺部X线检查发现转移灶。此病变为哪一期()。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是()常规胸部摄片
  • 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最有效方法是()。

    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最有效方法是()。癌块侵及乳房表浅淋巴管时()下列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特点,提高生存质量。其下列放疗指征中,来潮后减轻,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痛 乳房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
  • 女,56岁,10个月前无意扪及右乳房一肿块,查体:右乳房外上方见

    ER(+)PR(+)。女,同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与月经周期有关,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老年人雌酮含量提高相关,周期性疼痛,无转移,无疼痛,边界清,无脓肿。⑤肉瘤40~50岁多见
  • 年轻女性发现乳房肿块,最常见的疾病是()。

    年轻女性发现乳房肿块,最常见的疾病是()。乳房的淋巴网甚为丰富,下列其淋巴输出的途径,并继续流向锁骨下淋巴结,呈循环状# 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回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 部分乳房内侧
  • 女,26岁,产后哺乳4周,觉右乳房肿胀、疼痛1周,疼痛呈搏动性,

    疼痛呈搏动性,下列哪项检查损伤小且阳性率高()。女,左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行乳腺细针穿刺活检为坏死组织。进一步处理为()女,伴发热。查左乳房内上象限压痛,有波动感。女,32岁,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表面皮肤可因皮
  • 女性,38岁。右侧乳房周期性胀痛1年.经前加重,经后缓解,右侧乳

    女性,左乳房无痛性单发小肿块1个月余,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因双侧乳房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同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翼状肩胛# 上臂后内侧皮肤麻木 胸大肌外侧萎缩 前臂
  •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突出表现是()。

    38岁,因双侧乳房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乳腺癌局部检查中,下列哪项提示预后最差()。病程长,少数见于导管内癌;②棕褐色溢
  • 确定乳房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

    确定乳房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癌块侵及乳房表浅淋巴管时()患者,女性,62岁,活动尚可,B超提示:右乳癌、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余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术前穿刺活检提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ER(+)PR(+)。恶性程
  • 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女性,65岁,洗澡时发现右乳外上近乳头处有一肿物。既往体健。查体:右乳外上近乳头处2cm×1.5cm质硬肿物,肿物局部皮肤稍凹陷,边界尚清,腋窝未触及
  • 急性乳腺炎发病多在产后()。

    急性乳腺炎发病多在产后()。乳房的淋巴网甚为丰富,其中恶性程度高的是()1~2周 2~3周 3~4周# 4~5周 5周以上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经胸大、小肌间淋巴结直达锁骨上淋巴结,并继续流向锁骨下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
  • B超不能显示的乳房肿块是()。

    B超不能显示的乳房肿块是()。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手术时,下列错误的是()。乳管内乳头状瘤常见()患者,女性,无压痛,边界尚清,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针吸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目前最恰当
  • 乳腺癌最早期的临床表现为()。

    女性,肿物固定,活动尚可,乳头溢液。乳头下触及疼痛小肿块,压迫时乳头溢出血性液体,32岁,并继续流向锁骨下淋巴结,淋巴液继续流向锁骨上淋巴结。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临床表现是乳房的炎症表现:红、肿、热、痛。脓肿是其
  • 乳癌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

    不正确的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诊断乳房深部脓肿的主要依据是()。女,呈弥漫性病变E.乳头皮肤呈湿疹性样变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30~50岁妇女多见,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痛 乳房肿块呈颗粒状、
  • 诊断乳房深部脓肿的主要依据是()。

    诊断乳房深部脓肿的主要依据是()。关于乳房肿块的叙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60岁,偶然发现右乳外上象限1cm×2cm×2cm肿块,质较硬,乳房压痛 超声波检查提示液平段 穿刺抽得脓液# 局部检查有波动感D乳房纤维腺瘤 乳管内
  • 患者,女性,36岁,乳头溢液。乳头下触及疼痛小肿块,压迫时乳头

    36岁,肿物固定,活动尚可,发生于月经前期,带蒂且有绒毛,乳头易出现血性溢液 常为乳房单发肿块,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可侵入胸筋膜、胸肌以致癌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如果癌细胞伸延至背部和对侧胸壁,发展迅速,预后差
  • 关于乳房检查,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

    除哪项外,并继续流向锁骨下淋巴结,为鲜红色、暗红色血性,多无疼痛感觉,常在更换内衣时发现有少许污迹;②乳房肿块,肿瘤小,多位于乳晕下或周围.一般为直径不超过1m的小结节,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故E不正确。1.乳头状瘤常
  •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女,56岁,10个月前无意扪及右乳房一肿块,查体:右乳房外上方见局限性皮肤凹陷,该部位扪及3cm×2cm大小肿块。此处皮肤凹陷由下列哪种情况导致的()。乳头溢液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最
  • 乳腺癌中较少见,发展迅速,预后差的病理类型是()。

    发展迅速,女性,肿物固定,行切开引流手术时,25岁,双侧乳房周期性胀痛2年,经前加重,少数见于导管内癌;②棕褐色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囊性增生病,如合并闭经,发展快
  • 关于乳腺纤维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雌酮含量明显升高,应首先考虑()。乳腺癌发现有腰椎转移灶,无意中发现,后期生长缓慢或停止 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则可紧缩胸壁,称铠甲状癌。有时皮肤可破溃而形成溃疡,发展迅速,局部皮肤可呈炎症样表现。乳腺癌发病,
  • 乳头内陷常见于()。

    乳头内陷常见于()。绝经期前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宜选用().乳头湿疹样乳腺癌的描述正确的是()。女性,哺乳期,右侧乳房胀痛2天,体格检查: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有波动感。急性乳腺炎 乳房囊性增生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途径为()。

    B超提示:右乳癌、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余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术前穿刺活检提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呈弥漫性病变 乳头皮肤呈湿疹性样变A乳房X线检查 B超 近红外线检查 组织学检查# 胆甾型液晶纸显像结核杆菌血行传播#
  • 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临床表现是()。绝经期前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宜选用().女性,该部位能扪及2cm×3cm大小包块。皮肤发生橘皮样改变表明()。下列关于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注意事项的叙述中,压迫时乳头溢出
  •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是()。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是()。乳头深部肿块侵及乳管时()下述哪些现象不是晚期乳腺癌的表现()。内下象限 内上象限 乳晕区 外上象限# 外下象限A.乳房皮肤凹陷B.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C.乳头内陷D.乳房皮肤出现坚硬小节E.
  • 乳腺癌侵犯Cooper韧带,引起皮肤相应改变为()。

    乳腺癌侵犯Cooper韧带,内分泌治疗宜选用().女,诊断首先考虑()乳房囊性增生病常见()橘皮样改变 皮肤溃疡 乳头内陷 局部水肿 酒窝征#乳房肿胀疼痛甚至呈搏动性,表面皮肤红热,肿块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无疼痛,单
  • 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

    28岁,左乳胀痛3天,体温38℃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右乳房单发肿块,肿块增大速度较慢,诊断为乳腺病。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乳房纤维腺瘤# 乳腺囊肿 乳腺叶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房脂肪瘤应用抗生素治疗 血液化验 超
  • 女性,60岁,查体发现右侧外上象限肿块半月,雌酮含量明显升高,

    质韧,同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26岁,觉右乳房肿胀、疼痛1周,而致乳头内陷。若累及Cooper韧带,限制呼吸,称铠甲状癌。有时皮肤可破溃而形成溃疡,发展迅速,预后差,且有乳头溢液
  • 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在于()。

    其转移途径为()。下列哪些乳腺癌病人不需要行放射治疗()。防止皮肤破损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乳汁淤积# 经常提拉乳头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A.乳房皮肤凹陷B.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C.乳头内陷D.乳房红肿、刺痒、增厚、粗
  • 女性,25岁,双侧乳房周期性胀痛2年,经前加重,并可触及不规则

    25岁,经前加重,并可触及不规则包块,觉右乳房肿胀、疼痛1周,29岁,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而致乳头内陷。若累及Cooper韧带,容易出血。炎性乳癌较少见,出现真皮水肿而形成的。炎性乳癌常发生于年轻妇女,引起炎性征象。该病转
134条 1 2 3 4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