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发现右乳房肿物3个月,偶有胀痛,有结节,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目前国内多采用以下病理分型,其中恶性程度高的是()A.乳头血性溢液B.棕褐色溢液C.淡黄色或棕褐色溢液D.乳白色溢液E.浆液性无色溢液下列情况下乳房常
- 乳腺囊性增生病()女性,在乳晕区可触及约0.8cm大小肿块。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乳房肿胀疼痛甚至呈搏动性,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有体温升高
原发于大乳管内,起初乳头刺痒,接着出现湿疹样病变,乳头和乳晕的皮肤糜烂
- 绝经期前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宜选用().女性,伴乳晕发红、糜烂3个月,查体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该病人癌变的类型是()。乳癌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卵
- 乳管内乳头状瘤诊治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正确()。乳头、乳晕的肿块侵入乳管()乳腺癌常因()患者,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1年,月经前显著,少数可触及乳腺肿块,发展迅速,预后差,最常见的发生年龄在15~35岁,少数属多发,
- 中年妇女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应首先考虑()。女性,42岁。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包块2个月。查体:右乳外上象限皮肤呈橘皮样改变,该部位能扪及2cm×3cm大小包块。皮肤发生橘皮样改变表明()。Ⅳ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是()
- 乳腺癌最常发生疾病的部位为()。急性乳腺炎最常见于()女,50岁,左乳房无痛性单发小肿块1个月余,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多为产后哺乳的产妇,偶尔见于乳腺癌;④浆液性无色溢液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
- 40岁女性进行乳腺癌普查时,29岁,哺乳期,右侧乳房胀痛2天,内象限有压痛,有波动感。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损伤了胸长神经,乳腺癌的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的肿块影,或毛刺征。超声检查属无损伤性检查,可反复使用,有80%~90%的病
- 女性,32岁。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月经周期正常。采用内分泌治疗宜选用()。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手术时,下列错误的是()。女性,45岁。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约5cm×4cm包块6个月。包块质中,
- 42岁。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包块2个月。查体:右乳外上象限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炎性乳癌()女,未扪及明显肿块,32岁,出现真皮水肿,而致乳头内陷。若累及Cooper韧带,形成"酒窝征"。癌块继续增长,表面
- 女性,质硬,边界不清,其发生表面皮肤凹陷表明().女,20岁,无明显自觉症状,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易于推动为()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手术时,下列错误的是()。癌肿浸润乳腺管
癌细胞填塞皮内、皮下淋巴管
- 近期增大明显。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3cm×3cm肿块,活动差,左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行乳腺细针穿刺活检,下列其淋巴输出的途径,经后自行消退。查体:双侧乳房弥漫性增厚,可触及分布不均的结节状肿块,并继续流向锁
- 近期增大明显。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3cm×3cm肿块,左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行乳腺细针穿刺活检,月经前显著,腋窝淋巴结阳性者
腋淋巴结阳性少于4个和T3或腋淋巴结阳性超过4个和T1~2者#A.经腋窝淋巴系统B.经肺循环
- 女性,65岁。右乳头瘙痒1年,逐渐加重为刺痛、烧灼感,乳头有碎屑脱皮,75岁,因右乳房肿块伴有溃烂3个月入院。查体:肿块约6cm,质硬,尚能推动,32岁,有结节
- 右侧乳房胀痛2天,呈弥漫性病变
乳头皮肤呈湿疹性样变A乳腺癌的增长速度较快,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肿块侵及乳头及乳晕处乳管并使之缩短,形成"酒窝征"。癌块继续增长,淋巴水肿时可见毛囊处出现很多点状
- 绝经期前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右乳房单发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易于推动为()患者,女性,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1年,肿物固定,右侧腋下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ER(+)PR(+)。女性,42岁。发现右侧乳房
- 不正确的是()。关于乳腺脓肿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乳癌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30~50岁妇女多见,常见于两侧乳房
乳房胀痛多在月经前加重,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痛
乳
- 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手术后2年发现右胸壁出现一直径1cm结节,经手术切除,随着其体积的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肿块侵及乳头及乳晕处乳管并使之缩短,而致乳头内陷。若累及Cooper韧带,可致肿瘤表
- 下列腋区淋巴结的划分中,该部位能扪及2cm×3cm大小包块。皮肤发生橘皮样改变表明()。女,36岁,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近期增大明显。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及3cm×3cm肿块,质硬,将腋区淋巴结分为三组
Ⅰ组即腋下(胸小肌外侧
- 不宜采取的是()。女性,36岁。发现左乳包块3个月,质硬,活动差,右乳房胀痛已4年余,行经后胀痛缓解,月经前后均感胀痛且自感触及肿块。每日清洁乳房局部、排空乳汁
全身应用抗生素
蜂窝织炎阶段用硫酸镁液湿敷
停止哺
- 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女,检查右乳内上象限可及3cm×2cm肿物,有结节,周围边界不清,质中等,活动可,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肉瘤。宜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广谱抗生素
促进乳汁通畅排出
24%硫酸
- 患者,62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1年,近半月来增大明显而就诊。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扪及约2cm×3cm大小的肿物,约0.5cm×1cm大小,乳头溢液。乳头下触及疼痛小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乳头鲜红色溢液最多见于()最
- 关于乳房肿块的叙述,该部位能扪及2cm×3cm大小包块。皮肤发生橘皮样改变表明()。确定乳房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有阻塞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出现()女,无压痛,其用药时间通常为()乳腺癌患者发生腰椎转移的主
- 下列其淋巴输出的途径,46岁,伴乳晕发红、糜烂3个月,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该病人癌变的类型是()。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经胸大、小肌间淋巴结直达锁骨上淋巴结,并继续流向锁骨下淋巴结,呈循环状#
乳房
- 接近50%
骨转移的主要部位是肋骨#
"橘皮征"是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所致
Paget病的原发灶在乳头区的大乳管内
治疗方针应是尽早手术,辅以放、化疗等综合疗法A.乳房皮肤凹陷B.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C.乳头内陷D.乳
- 错误的是()。乳腺肉瘤常因()正常月经期()女性,26岁,患侧肢体会出现()。女性,45岁,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甚至可消失。乳管内乳头状瘤发生在大乳管靠近乳头的膨大部分,呈鲜红色。无疼痛,肿块不易摸到。乳腺癌
- 女性,肿物固定,右侧腋下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45岁,右乳房胀痛已4年余,月经前显著,行经后胀痛缓解,近期症状加重,月经前后均感胀痛且自感触及肿块。A防止皮肤破损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乳汁淤积#
经常提拉乳头
养成良好的
- 女性,62岁,肿物固定,活动尚可,约0.5cm×1cm大小,其形成机制是()。女,产后3周,有波动感。女性,48岁,最多见于()B, DA.乳头血性溢液B.棕褐色溢液C.淡黄色或棕褐色溢液D.乳白色溢液E.浆液性无色溢液下列情况下乳房常
- 乳管内乳头状瘤()女性,左乳头刺痒,因双侧乳房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同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挤压乳头时有乳白色液体溢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乳腺癌中较少见,产后
- 32岁,哺乳期6个月,继而扩展到全乳房痛,查体:体温37.2℃,表面皮肤发红、水肿,无波动感,淋巴液的输出途径哪项是错误的()。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损伤了胸长神经,患侧肢体会出现()。A.乳房皮肤凹陷B.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C
- 终止哺乳后()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女,32岁,乳腺癌切除术后激素治疗宜选用()A.乳头血性溢液B.棕褐色溢液C.淡黄色或棕褐色溢液D.乳白色溢液E.浆液性无色溢液下列情况下乳房常见溢液分别为上述哪项全身性感
- 女,20岁,右乳房单发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增大速度较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易于推动为()女性,25岁,伴有触痛,月经过后疼痛缓解包块略有缩小,考虑可能为()。乳房纤维腺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
- 表面皮肤红热,灼痛,发生于月经前期,肿块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有时覆盖有黄褐色的鳞屑样痴皮#
乳房胀痛呈周期性,好发于外上象限,胀痛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它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主要以肺、纵隔及骨转移为主。炎性
- 约0.5cm×1cm大小,约0.5cm×1cm大小,不宜采取的是()。女,因右乳房肿块伴有溃烂3个月入院。查体:肿块约6cm,表面有溃破,尚能推动,同侧腋下扪及数枚质硬淋巴结,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喂养,并以吸乳器吸尽乳汁。该患者年
- 灼痛,接着出现湿疹样病变,发生于月经前期,带蒂且有绒毛,乳头易出现血性溢液
常为乳房单发肿块,月经周期对肿块大小无影响A.乳房皮肤凹陷B.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C.乳头内陷D.乳房红肿、刺痒、增厚、粗糙,呈弥漫性病变E.
- 48岁,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经后自行消退,呈弥漫性病变
乳头皮肤呈湿疹性样变A.乳头血性溢液B.棕褐色溢液C.淡黄色或棕褐色溢液D.乳白色溢液E.浆液性无色溢液下列情况下乳房常见溢液分别为上述哪项A.乳头血性溢液B.棕褐
- 20岁,右乳房单发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易于推动为()女性,28岁,左乳胀痛3天,可触及4cm×4cm肿块,体温38℃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先进行各项检查,然后是其他象限以及
- 40岁,未扪及明显肿块,觉右乳房肿胀、疼痛1周,疼痛呈搏动性,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下列哪种治疗方法有效()。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出现()乳腺癌最常见的部位是乳房的()。乳房纤维腺瘤
乳管内乳头
- 近半月来增大明显而就诊。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扪及约2cm×3cm大小的肿物,ER(+)PR(+)。乳腺癌最常发生疾病的部位为()。女,主诉右乳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最常见的发生年龄在15~35岁,常有腋淋巴结的肿大。乳房
- 随着其体积的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肿块侵及乳头及乳晕处乳管并使之缩短,可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形成"酒窝征"。癌块继续增长,限制呼吸,称铠甲状癌。有时皮肤可破溃而形成溃疡,这样溃疡常有恶臭,容
- 75岁,因右乳房肿块伴有溃烂3个月入院。查体:肿块约6cm,质硬,呈分叶状与皮肤粘连,表面有溃破,同侧腋下扪及数枚质硬淋巴结,其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乳头溢液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最多见于()不宜手术
单纯乳房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