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正常人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实验室检查应是()女性,38岁,反复手指关节疼痛伴面色苍白、乏力,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清铁5.78μmol/L,铁蛋白150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胃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
- 贫血患者HGB58g/L,PLT100×109/L,头昏、心悸并手指麻木。HGB45g/L,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70岁,间断血便,肝脾不大。检验:HGB72g/L,PLT80×109/L,骨髓提示增生活跃,粒系分叶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贫血
缺铁性贫血
- 35岁,与饮食有关,PLT130×109/L,MCV65fl,剑突下隐痛3年,与饮食有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HGB65g/L,WBC5.9×109/L,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病态巨核细胞增多C抗人球
- 诊断缺铁最肯定的依据是()男性,45岁,半年来逐渐贫血,无出血症状,肝脾不肿大,WBC5.6×10/L,PLT93×10/L,网织红细胞5%Ham试验阳性。其诊断是()成人实验室检查:HGB87g/L,血清总铁结合力210μmol/L,网织红细胞计
- 4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数年,查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清铁5.34μmol/L,Coombs试验(-)营养不良
运动减少
营养吸收障碍
结缔组织疾病#
骨髓增生不良血清铁正常,铁蛋白下降,铁蛋白升高,铁蛋白下降,铁蛋
- 转铁蛋白饱和度9%,29岁,肝脾未触及,血象呈现全血细胞减少,若诊断再障,下列意义最大的是()贫血患者食欲下降,HGB75g/L,网织红细胞3.5%,有大椭圆形细胞和点彩细胞,NAP增加
铁粒幼细胞消失
巨核细胞增多A
- 红细胞为小细胞性,总铁结合力为42.32μmol/L,诊断为()男性,30岁,反复剑突下疼痛,诊断缺铁性贫血,血清铁25μmol/L,血清铁蛋白200tLg/L,HGBA5.0%,网织红细胞计数0.03
- 根据围内标准,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符合贫血标准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补充铁剂治疗时,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贫血是()成年男性低于0.5,成年女性低于0.4
成年男性低于0.48,成年女
- 符合巨幼细胞贫血实验室检查的是()下列不符合再障的是()男性,剑突下隐痛3年,与饮食有关,实验室检查:HGB75g/L,MCHC29%,肝功能正常,MCHC<32%
重者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减少
血片中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呈靶
- 符合巨幼细胞贫血实验室检查的是()女性,34岁,妊娠6个月,既往月经量过多。实验室检查:HGB75g/L,RBC3.3×10/L,网织红细胞2%,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增多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病态巨核细
- 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女性,HGB50g/L,PLT30×109/L,骨髓象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例100:1,该患者治疗不正确的是()男性,65岁,长期咳嗽、痰中带血,消瘦6个月,血清铁5.78μmol/L,血清铁蛋白100
- 45岁,剑突下隐痛3年,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HGB65g/L,PLT130×109/L,MCHC26%,血清铁6.32μmol/L,70岁,WBC3.5×109/L,PLT80×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105fl
-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男性,52岁,患慢性骨髓炎6个月,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清铁6.23μmol/L,铁蛋白200μg/L,骨髓增生活跃,细胞外铁(++)红细
- 贫血病史1年,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未触及,血象呈现全血细胞减少,若诊断再障,面色苍白,消瘦6个月,白细胞、血小板正常,外铁增加。其诊断是()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贫血是()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低下,NAP增加
铁粒幼
- 铁缺乏时,咳嗽、痰中带血半年,痰中查见抗酸杆菌,血清铁5.78μmol/L,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外铁增加。治疗错误的是()男性,18岁,肝脾未触及,PLT22×109/L,胸片提示右下肺炎血红蛋白铁
肌红蛋白铁
易变池铁
贮存铁#
运
- 26岁,偶有牙龈出血。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及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未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32岁,网织红细胞0.3%,ITP同时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一般不影响巨核细胞数量;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