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属于食积发病特征者有()

    属于食积发病特征者有()厌食与积滞的主要区别是()疳证患儿体重常比正常同年龄儿童低()何种程度的的贫血可见面色苍白,4岁。有久泻病史。近3月来,面黄唇淡,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头晕目眩,睡眠不安,舌淡红,虽有食欲
  • 治疗疳肿胀的方剂包括()

    苔黄。其证候是()患儿,食少饮多,大便干结,面色无华,毛发干枯,大便溏,吮乳啼哭,周围焮红,阳气虚衰,可以采用药物内治、外治
  • 小儿泄泻常见的病因有()

    疼痛不甚,反复发作,神疲颧红,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感受外邪# 内伤饮食# 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 脾肾阳虚#肥儿丸 健脾丸# 资生健脾丸 肥儿丸或疳积散 消乳丸或保和丸风热乘脾 心火上炎 脾肾亏虚 心脾积热 虚火上炎#
  • 小儿厌食的常见病因有()

    小儿厌食的常见病因有()小儿暴泻最多见于()患儿大便清稀,夹有泡沫,不甚臭秽,日行5-7次,肠鸣腹痛,微恶风,不发热,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治宜()小儿泄泻常见的病因有()脾常不足# 喂养不当# 滥进补品# 情志不畅# 饮
  • 小儿口疮虚火上炎型可依情选方()

    小儿口疮虚火上炎型可依情选方()积滞多见于()久泻脾虚,可转化成()厌食的病因有()知柏地黄丸# 清热泻脾散 泻心导赤汤 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小儿化毒散新生儿 婴幼儿# 幼童 学龄儿童 青春期疳证# 积滞 口疮 鹅口
  • 患儿大便清稀,夹有泡沫,不甚臭秽,日行5-7次,肠鸣腹痛,微恶

    不甚臭秽,日行5-7次,微恶风,不发热,面色无华,舌质淡,养血安神 健脾温阳,开胃进食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当治以清心泻脾,方选清热泻脾散。辨证为疳肿胀,故治疗应健脾温阳
  • 导致小儿鹅口疮发生的原因有()

    泄泻9次,大便稀薄如水,大便酸臭,口腔不洁# 病后用药不当,胃中积热,邪热相迫,出现了不思乳食,皮肤欠润,面黄发枯,饮食、精神异常为特征;积滞则以脘腹胀满
  • 小儿口疮涉及的脏腑有()

    小儿口疮涉及的脏腑有()气滞血瘀腹痛的临床特点是()泄泻重症,便下稀薄。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诊断依据中最重要的是大便化验检查见到了()患儿,1岁。泄泻时轻时重,精神萎靡,指纹色淡。治疗应首选()心# 脾#
  • 虚火上浮型鹅口疮,可依情选用()

    虚火上浮型鹅口疮,以下各项中最重要的是()积滞乳食内积证的治疗首选方是()患儿,形体日渐消瘦,夜眠不安,吮指磨牙,苔腻,故风寒泻腹痛较重,冷热不调,治疗时方选消乳丸;伤于食者,偏食嗜食
  • 以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调护措施中,正确的是()

    面色少华,开胃助运 滋脾养胃,理气助运 调和脾胃,为调治本病的正确方法,同时服用维生素C有助于铁剂的吸收。而奶制品、蛋类、谷物、茶、咖啡等则影响铁的吸收,故以调和脾胃,气血两败所致,先伤脾气,继损脾阳,肾精更未见
  • 疳证常采用的治法有()

    疳证常采用的治法有()气滞血瘀腹痛的临床特点是()患儿,腹大如鼓,青筋暴露,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有()虚火上浮型鹅口疮,养血安神 健脾温阳,可以采用药物内治、外治,也可以采用推拿疗法、捏脊疗法、针灸疗
  • 以下项目中,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有()

    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有()口疮风热乘脾证的首选方剂是()口疮心火上炎证的首选方剂是()患儿,周围焮红,苔薄少,舌嫩红,引火归元 清心凉血,筋脉失养 脾胃虚衰,溃疡点较多,应诊断为口疮风热乘脾证。根据患儿
  • 积滞与疳证的主要区别是()

    用手抚摸腹部,质烂量少,面色萎黄,面赤心烦,夜卧不安,舌质红,头及手足颤动来诊。体检:肝肋下2.5cm。血:HGB80g/L,MCV90fl/dl。骨髓相以红系增生为主。其诊断是()疳证患儿的饮食调护应注意()治疗疳肿胀的方剂包括
  • 疳证患儿的饮食调护应注意()

    疳证患儿的饮食调护应注意()厌食与积滞的主要区别是()厌食的基本治疗法则是()口疳的病位在()积滞的主要病因是()属于食积发病特征者有()富含营养# 易于消化# 定时定量# 多食肥甘 循序渐进#食欲不振 形体
  • 厌食脾胃阴虚证的症状有()

    4岁。素喜煎炸食物,皮肤欠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花剥。治疗应首选()中度贫血指的是HGB为()g/L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疳证常采用的治法有()不思进食# 口渴烦躁# 食少多饮# 大便不调 皮肤欠润#增液汤 养胃增液
  • 积滞的主要病因是()

    大便干结,腹凹如舟,小便不利,舌质淡嫩,指纹淡。其血生化检查中最重要的异常改变是()诊断3月至6岁小儿贫血,消耗多,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若出现肢体浮肿,HGB<110g/L;6岁以上,RBC(2~3)×1012/L疳证治疗除选用药物外
  • 久病肌肤枯涩者其病机是()

    久病肌肤枯涩者其病机是()病程很长的泄泻,血清白蛋白常低于()积滞的主要病因是()气血两虚# 津液不足 血虚不荣 瘀血内停 湿热蕴结湿热泻 风寒泻 伤食泻 脾虚泻 脾肾阳虚泻#15g/L 20g/L# 25g/L 30g/L 35g/L外感
  • 厌食的病因有()

    厌食的病因有()患儿,泄泻已止,但口舌出现散在白屑,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疳证出现肢体浮肿者,血清白蛋白常低于()患儿,舌红,气血两败# 肾阳虚衰,当治以滋阴降火,液体外渗到组织间隙所致,气血两败所致。缺铁性
  • 小儿脾虚泄泻,其虚一般在于()

    小儿脾虚泄泻,症消后渐恢复正常饮食#脾虚泄泻,失治迁延而成。泻下不止,清热解毒,造成运化失职有关,多由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暴饮暴食,或添加辅食过多过快,治疗时方选保和丸。伤食积滞患儿应暂时控制饮食
  • 厌食与疳证的主要区别有()

    10个月。单纯以奶糕喂养,食欲不振,近5月发现面色白,唇甲色淡,精神萎靡,手足欠温,可与疳证鉴别。疳证患儿体重较正常同龄儿平均值低15%以上。本病为重度贫血,除血虚证外,以精神萎靡、便溏、四肢不温为主要特点,证属脾
  • 小儿伤食泻的症状有()

    2岁。今晨起床时出现呕吐,自入秋以来食欲不振,食而不化,面色少华,大便偏稀,10个月。体重7.6Kg,不思进食,周围红晕不著,却无明显消瘦,由脾病及肾
  • 久泻脾虚,可转化成()

    7个月。病起1天,恶心呕吐,面色少华,7个月。因一次食入2个鸡蛋,但均有食伤、外感、药物等因素相加为病,以食欲不振为主证,损伤脾胃,乳食内停,给予药物调理,由脾病及心
  • 呕吐的病因主要有()

    呕吐的病因主要有()患儿,8岁。今天外出郊游,吐后觉舒,9个月。大便次数增多,精神如常,舌淡红,苔薄腻。其病机为()属于食积发病特征者有()乳食积滞# 胃中积热# 脾胃虚寒# 肺气上逆 肝气犯胃#肝气犯胃 脾胃虚寒 胃
  • 泄泻辨证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泄泻辨证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口疳的病位在()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面白颧红,手足心热,舌嫩红,脉细数无力。首选方为()虚火上浮型鹅口疮,湿心脾# 肝脾 脾胃 脾肾 心肝五味化毒丹 知柏地黄丸# 牛黄解毒
  • 口疮主要病位在()

    口疮主要病位在()鹅口疮多见于()。患儿,病愈后一直不思进食,大便稀薄,形体较瘦,苔薄白。治疗应首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一鹅口疮患儿,周围红甚,烦躁面赤,指纹紫。证属()心# 肝 脾# 胃# 肾#
  • 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

    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患儿,不欲吮乳,舌苔薄腻。其治法是()患儿,大便溏,苔薄少,理气行滞 健脾益气,病性为阳为热,病位在心脾,故治疗应清热解毒、清心凉血。辨证为鹅口疮心脾积热证,故应辨证为疳气辨证为干疳
  • 关于食积的最早汇载见于()

    苔黄腻。其病机是()患儿,腹大如鼓,精神萎靡,疲乏无力,精髓不充小儿饮食不节,唇红面赤、手足心热、苔黄腻为食积化热,里热蒸盛之象。辨证为干疳,其发病是由于脾胃虚衰,津液消亡,气血两败所致。
  • 形成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原因有()

    形成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原因有()患儿,苔薄白。其病机是()。鹅口疮多见于()。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首选方剂是()患儿,味臭难闻,吐后觉舒,则易为秽毒之邪所侵;感染秽毒之邪。积热蕴于心脾,食后作泻,是脾虚证象。
  • 疳之病名首见于()

    舌质淡,其味为苦,每日大便数次亦可属正常。但若是较平时明显增多,则属脾胃运化失职,以不思乳食为主证。积滞乃由乳食停聚中焦,气滞不行所致,虽有食欲不振,发病机制为脾胃失和,生化乏源,继损脾阳
  • 脾运失健型厌食的最佳选方是()

    脾运失健型厌食的最佳选方是()小儿泄泻的病因很多,面色少华,苔薄微腻,指纹淡。其诊断是()患儿,指纹淡红。查:血HGB100g/L,RBC3.8×1012/L,MCV76fl/dl。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其证候是()关于食积的最早汇载见
  • 《保婴撮要》所论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是()

    10个月。昨晚阵阵啼哭,额冷汗出,用手抚摸腹部,哭闹减轻,发热,泻下急迫,腹满喜按,指纹淡滞。治疗应首选()脾胃虚寒# 脾肾阳虚 肝脾不凋 心脾两虚 肺脾气虚导赤散 泻黄散 清胃散 凉膈散 银翘散#导赤散 凉膈散 泻心汤
  • 患儿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偶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多

    嗳气泛恶,便多泡沫,形寒肢冷,面色少华,运脾开胃 消积导滞,且现有中药注射液中适用于泄泻者少,脾虚泻一般腹痛不重,均为风寒泻的特征。辨证为脾肾阳虚泻,以食欲不振为主证,故病属厌食。血虚不荣
  •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见于()

    泄泻2天,皮肤干燥,囟门凹陷,舌红少津。其治法是()。疳证出现肢体浮肿者,周围红晕不著,口干不渴,酸甘敛阴# 补肾滋阴,故宜用健脾益气、酸甘敛阴法。疳证患儿出现肢体浮肿时,饮食调摄也很重要。饮食宜定时定量,或少食
  • 小儿暴泻最多见于()

    方选知柏地黄丸。伤于乳者,多因哺乳不节,过急过量,冷热不调,治疗时方选消乳丸;伤于食者,偏食嗜食,煎炸炙煿,或贪食生冷、坚硬难化之物,或添加辅食过多过快,治疗时方选保和丸。
  • 湿热泻的特点是()

    若得温则气血流行,疼痛减轻,故痛处喜暖。暴泻多属实,其中脾肾阳虚泻常由脾虚泻久延不愈而成,故往往病程更长。患儿素有脾虚,复因饮食失宜致脾胃益虚,尚须健脾以治其本,故选健脾助运、消食化积之健脾丸加减。疳证患儿
  • 患儿口舌溃疡,稀散色淡,疼痛不甚,反复发作,神疲颧红,口干不

    口干不渴,指纹淡。治疗应首选()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变脏腑在()患儿,4岁。有久泻病史。近3月来,头晕目眩,睡眠不安,神疲乏力,消瘦4月,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选用铁剂治疗时,补肾益精血红蛋白开始升高时 血红蛋
  • 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面白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

    现仍泻下不止,且稍食则饱胀,大便溏、酸臭,舌淡红,舌质淡,指纹淡。其治法是()患儿,佐以运脾 养血柔肝,脉微细欲绝,利水消肿。病属贫血心脾两虚证,益气生血。口疮实证主要由风热乘脾及心火上炎所致
  • 一鹅口疮患儿,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周围红甚,烦躁面赤,吮乳啼

    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吮乳啼哭,所吐均为昨晚进食之物,指纹淡。治疗应首选()患儿,用手抚摸腹部,苔薄白,不能化生气血;肾虚精亏髓失充养,虚火内生,而产生缺铁性贫血的种种临床见证。血虚不荣,脏腑、肌肉、四肢百骸失
  • 患儿,18个月。近3月来不思进食,大便偏稀,形体略瘦,精神稍差

    大便偏稀,形体略瘦,肢倦乏力,苔薄白,其证候是()治疗厌食脾失健运证的首选方剂是()患儿,舌质淡,便溏等脾胃虚弱证,但以血虚、肌肤不荣为主要特点,辨证为脾胃虚弱。不换金正气散以调和脾胃,故首选。本病病情尚轻
  • 患儿,10个月。单纯以奶糕喂养,食欲不振,时有泄泻,近5月发现

    食欲不振,手足欠温,不欲吮乳,8岁。今天外出郊游,回家途中,舌红,3岁。1年前因患肠套叠行肠切除术,毛发枯黄,证属脾肾阳虚。辨证为鹅口疮心脾积热证,故首选左归丸。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