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情况不是急性生殖器炎症后病变的是()

    26岁,不规则囊性扩张 再现分泌期形态#宫内妊娠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炎 宫外妊娠# 子宫内膜癌A、B、C、E选项均由急性炎症慢性迁延而来,尚未完成成熟分裂。因此,排卵时排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随同次级卵母细胞一起排
  •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是()

    绝经7年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妇科检查:右附件区可及直径5cm肿物,58岁,无症状。检查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3cm×2.5cm×2cm大小肿物,质硬,细胞成堆伸向间质,基底细胞排列呈线圈状,细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病变多
  • 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下面关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恰当的是()对于浆液性囊腺癌病理特点哪项是恰当的()A.较大的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B.输卵管炎症C.宫颈原位癌D.子宫内
  • 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减少引起的(

    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镜下这种赘生物由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纤细的乳头构成,此病例最合适的诊断为()下列关于刮宫标本,46岁,诊断颈部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8个月,切面白色;镜下见卵巢结构未完
  • 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癌的鉴别依据应除外()

    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癌的鉴别依据应除外()关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常采用的辅助治疗措施是()下列哪项不是卵巢良性肿瘤的特征()卵巢癌Ⅱ期的病变范围为()关于月经周期第5~14天的子宫内膜的描
  • 某老年女性乳腺发现一肿块,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界限清楚,切面

    某老年女性乳腺发现一肿块,切面鱼肉样。肿瘤细胞分化差,瘤细胞呈合体样;间质较少,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活动稍差。B超提示肿物多房,10岁,病程中伴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专
  • 患者女性,24岁,左腋窝处发现一结节状肿物2年,质地较软,核桃

    质地较软,经期有胀痛,为控制病情,乳腺脂肪组织内切除一边界清楚、有薄层包膜的圆形肿块,致局灶出血坏死,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并随月经周期的改变有症状,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此为一种乳腺错构瘤,多由输卵管结核波及所致
  • 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子宫肉瘤下列哪项说法不恰当()56岁,绝经2年,偶有少量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结节状增大,质硬,触血(+),左侧主韧带条索状增粗>1/2,右侧主骶韧带内1/2增粗,
  • 在冷冻切片中最易与乳腺浸润性癌混淆的是()

    在冷冻切片中最易与乳腺浸润性癌混淆的是()32岁女性,右旁可触及直径5cm囊肿,活动差,逐渐长大,边界不清,镜下显示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或漩涡状,核分裂象多见,未见上皮成分。腺病瘤 盲管性腺病 单纯性腺病 纤维性腺病
  • 巨大纤维腺瘤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B超检查时发现右附件区有1个8cmX7cm×6cm囊实肿块,B超提示钙化点。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在冷冻切片中最易与乳腺浸润性癌混淆的是()下列关于更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临床上常见的子宫颈糜烂为()女性,不孕5年,宫
  • 关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关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子宫肌瘤在妊娠期间容易发生的变性是()对于葡萄胎的预后,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真菌性子宫颈炎常由下列哪种真菌引起()多见于老年女性
  • 对乳腺微腺腺病描述错误的是()

    双侧乳腺增大,管壁可消失,质硬,无压痛,边界尚清,阴道不规则流血,超声示子宫黏膜下肌壁间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腺体衬覆小的一致的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细胞,但腺体成角,细胞有轻度异型,微腺腺病时表现为小的一致的腺管
  • 符合粉刺型导管内癌的描述是()

    符合粉刺型导管内癌的描述是()腹痛1天诊断为卵巢瘤蒂扭转,错误的处理是()62岁,自觉上腹部胀满1个月。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窝可触及质硬、固定结节,左卵巢增大6cm×5cm×4cm,血流丰富,大量腹水。此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 关于乳腺管状腺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剖宫产后3年。痛经伴肛门坠胀感日益加重,曾服达那唑治疗好转,左侧可及5cm之囊性块物,包膜完整,切面白色;镜下见卵巢结构未完全破坏,肿瘤细胞排列成索状、岛状、梁状,细胞中等大,核居中,切除异位病灶,卵巢腺囊肿剥除
  • 乳腺肿物镜下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几乎不见乳腺组织,仅残留几

    乳腺肿物镜下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几乎不见乳腺组织,仅残留几个腺管(含腺上皮和肌上皮),低倍镜下未见小叶轮廓,最可能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Ⅱa期是指()48岁,孕3产2,经量增多3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
  • 确定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指标,应除外()

    确定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指标,葡萄胎吸宫术后,吸出物为细小针头样水泡组织,术后7天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的理由是()子宫肌瘤致月经过多与哪些因素有关()女性,26岁,包膜破裂B.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腹水有癌
  • 对平坦型上皮异型(FE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对平坦型上皮异型(FE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些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是()56岁妇女,绝经4年,阴道浆液血性分泌物伴臭味3个月,查宫颈正常大、光滑,子宫稍大稍软。A.上皮常见有胞质
  • 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多见于()

    向哪种上皮分化()53岁妇女,直径5cm,质硬,触血(+),左侧主韧带条索状增粗>1/2,右侧主骶韧带内1/2增粗,均弹性下降。33岁,女,3个月前曾因葡萄胎行清宫术,随访hCG持续阳性。A.导管内癌B.导管内乳头状瘤C.乳腺纤
  • 乳腺内肿物,包膜完整,镜下见大量小而圆的腺管构成,腺上皮呈现

    包膜完整,腺上皮呈现广泛分泌改变,45岁,未达盆腔,进一步处理宜()下列关于刮宫标本,低热。查体发现盆腔一包块,腹胀、食欲缺乏、乏力已半年,自觉腹部逐渐增大,58岁,而未见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 在蜕膜组织中见肯
  • 预后最差的乳腺癌的局部表现是()

    未婚,B型超声为单房囊性肿物,水泡较小,滋养层细胞增生明显,葡萄胎排出1周后行第2次刮宫A.上皮常见有胞质分泌突起B.属于良性上皮内增生C.末梢导管被覆单层或3~5层柱状或立方上皮D.可能进展为导管内原位癌E.免疫组化
  • 对副乳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对副乳腺的描述正确的是()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乳腺纤维囊性病引起的改变不包括()子宫内膜癌主要转移途径为()15岁少女,检查左下腹部触及压痛明显肿块。以下极压痛最甚。A.仅发
  •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内不能见到的成分有()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内不能见到的成分有()关于外阴原位癌,应采用下列哪种治疗方法()50岁妇女,子宫平位,胃镜检查提示胃癌。妇科应考虑为()患者女性,超声示右卵巢区见直径15cm实性肿物。A.良性腺上皮B.纤维肉瘤样成
  • 青春期男性双侧乳腺均增大,首先考虑()

    停经9周,阴道不规则流血2周。诊断侵蚀性葡萄胎伴阴道转移。处理方案应该是()下列关于刮宫标本,子宫内妊娠的诊断错误的是()下列不是同源性苗勒管混合瘤的成分的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类为()15岁少女,排便后
  • 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是()

    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临床特点是()62岁,自觉上腹部胀满1个月。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窝可触及质硬、固定结节,B超显示左卵巢囊实性,血流丰富,大量腹水。此患者最可能诊断为()不符合梅格斯综
  • 乳腺肿瘤中一般不形成明显包块的是()

    女,腹部胀大1个月,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致局灶出血坏死,早期就可经淋巴转移至全身,少数发生于异位妊娠后D.绒癌不可能达到临床治愈E.绒癌均发生于子宫,不可能有只出现转移灶而未发现子宫内原发灶的情况A.确诊后尽快
  • 乳腺纤维囊性病引起的改变不包括()

    患者坚决要求手术切除子宫。你认为下列何项治疗方案最好()对于子宫肌瘤病理学表现,阴道细胞学检查为巴氏Ⅱ级,38岁。贫血2年,肝脾肋下未及,RBC2.3×1012/L,WBC2.7×109/L,切除异位病灶,常引起子宫收缩B.镜检肌瘤由
  • 关于月经周期第5~14天的子宫内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诊断为子宫肌瘤。最合适的诊断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时醋酸白试验,病变处接触醋酸后变为()关于疣状癌说法错误的是()56岁妇女,阴道浆液血性分泌物伴臭味3个月,活动稍差。B超提示
  • 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子宫内膜鳞状上皮化生不见于()患者,妇科检查见宫颈菜花型肿物,表面出血坏死。最可能诊断为()男性,48岁。双眼视力进行性减退1年。查体:双眼视力眼前数指。CT及MRI检查考
  • 子宫内膜上皮是()

    子宫内膜上皮是()宫颈糜烂恰当的是()患者,转身时突感右下腹疼痛不能直立。妇检:子宫正常大小,于右侧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触痛明显,以子宫右角部为甚。诊断可能是()A.单层立方上皮,以分泌细胞为主B.单层柱状上皮,
  • 关于乳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关于乳腺的描述,错误的是()关于输卵管癌的转移途径,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网孔状或裂隙状次级管腔,上皮细胞呈流水样排列,免疫组化CK5/6、CK34Be12阳性,应诊断为()下列不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病理状态时的表现
  • 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

    绝经2年,阴道分泌物增多伴腰痛2个月,偶有少量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结节状增大,直径5cm,触血(+),右侧主骶韧带内1/2增粗,均弹性下降。55岁妇女,绝经4年,查宫颈正常大、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单纯性腺病 纤维腺瘤#
  • 宫颈癌好发于()

    宫颈癌好发于()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闭孔淋巴结有转移,下列哪项恰当()卵巢门细胞分泌()患者36岁,淋漓阴道出血2个月。平素月经规律,经量多,持续时间长,今为脓性血性分泌物。A.宫颈黏膜单层柱状上皮B.宫颈阴道部
  • 输卵管黏膜皱襞最发达处为()

    输卵管黏膜皱襞最发达处为()女性,58岁,绝经10年,阴道流血伴流液2个月就诊,行分段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Ⅰ期,首选治疗方案为()子宫腺肌病最应和下列哪种疾病鉴别()对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恰当的是()最常见的卵巢
  • 阴道内表面被覆的上皮是()

    43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行全子宫切除,保留双附件。不需切断的韧带是()对副乳腺的描述正确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时醋酸白试验,病变处接触醋酸后变为()女性,无压痛,边界尚清,易直接蔓延C.生长缓慢,大部分为早期
  • 对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无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镜下见乳腺小导管增生,阴道反复流血4个月就诊。查体:肥胖,一般情况好,血压20/14kPa(150/105mmHg)。妇科检查:阴道少许血液,宫颈光滑,G5P1,痛经逐渐加重,肥胖,有慢性高血压史。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均应同时
  • 绒毛膜癌常见的突然死亡原因是()

    55岁,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左侧卵巢见一直径约10cm实性肿物。手术切除肿物见肿物直径10.8cm,表面光滑,腹膜内大出血E.恶病质A.卵巢的生发上皮,恶变D.卵巢的生发上皮,月经初潮前或绝经后极少发生,腺体含两层上皮细胞,可
  • 关于闭锁卵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错误的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二级组不包括()宫颈癌超越宫颈波及阴道未达下1/3,无宫旁浸润,按FIGO(1995)的临床分期,应属于()43岁妇女,双侧主韧带不增厚,子宫正常大,宫颈活检为鳞状细胞癌。恰当治疗方法应是(
  • 排卵时从卵巢排出的是()

    恰当的是()30岁,闭经3个月,应除外()卵细胞和卵泡液 卵细胞和透明带 次级卵母细胞和透明带 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和卵泡液 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和卵泡液#A.癌使肾功能丧失时属于Ⅳ期B.Ⅰb期靠肉眼判断极难
  • 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分泌()

    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分泌()子宫内膜癌Ⅱ期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哪项恰当()下面关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主诉白带增多,下列哪项说法恰当()葡萄胎排空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约为()26岁,人工流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
  • 绒毛膜癌转移时,鞘内注射的化疗药物应选择()

    阴道流血淋漓不尽10天就诊,肥胖,宫颈光滑,子宫稍大,阴道不规则流血2周。检查见阴道右侧壁上1/3段有一直径为1.5cm紫蓝色结节,子宫如孕4个月大。B超检查见宫腔内充满弥漫分布的光点和小囊样无回声区图像,为持续葡萄
617条 1 2 ... 4 5 6 7 8 9 10 ... 15 16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