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子宫得以维持正常位置主要依靠()。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4对韧带、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
子宫4对韧带对子宫的维持
主要靠阔韧带
主要靠子宫骶骨韧带和
-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关于骨产道的描述正确的是()。使子宫肌层对缩宫素敏感性升高#
抑制输卵管蠕动
使宫颈黏液减少、变稠
使排卵后的基础体温升高
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骨盆由骶骨、耻骨、尾骨组成
真骨盆
- 子宫动脉来自于下列何种动脉()。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腹主动脉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阴道动脉
肾动脉C
- 促进卵泡发育与成熟的激素是()。关于女性第二性征是指()。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促卵泡素释放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促卵泡素#音调变化
乳房丰满而隆起#
出现阴毛和腋毛#
体重增加
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的发育#
- 输卵管结扎术的常选部位在()。妇女一生中最长的阶段是()。子宫部
输卵管峡#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新生儿期
幼儿期
青春期
更年期
性成熟期#
- 耻骨角的正常值为()。输卵管由内向外依次为()。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峡部、壶腹部、伞部、间质部
间质部、壶腹部、峡部、伞部
间质部、伞部、峡部、壶
- 患者,女性.28岁。因月经过多就医,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血小板的寿命明显缩短为()。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1~3d#
3~5d
5~7d
7~9d
7--11dA
- 关于雌激素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妇女身体矮小、匀称,骨盆测量数值如下:髂棘间距21cm,髂嵴间距23cm,骶耻外径16cm,出口横径7cm,对角径11cm。孕妇骨盆为()。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输卵管蠕动
使阴道上皮角
- 患者,女性,初潮13岁,周期24~28d,经期4~5d,应简写为()。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13(4~5)/(24~28)天#
13(24~28)/(4~5)天
13/(4~5)(24~2
- 正常骨盆的形态是()。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骨盆的3个假想平面均呈横椭圆形
骨盆的3个假想平面均呈纵椭圆形
骨盆的入口和中骨盆平面为纵椭圆形,出口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孕激素#
促卵泡素
雌激素
雄激素
黄体生成素两块耻骨,两块坐骨,一块尾骨
两块坐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两块髂骨,一块尾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两块耻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 关于雌激素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雌、孕激素的周期变化,哪项是错误的()。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输卵管蠕动
使阴道上皮角化现象消失
使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而稀薄#
对下丘脑和垂体仅产生负反馈作雌激素在周期
- 张女士,29岁,于3年前经阴道自然分娩一健康男婴,现进行妇科查体,其子宫颈正常,则形状应该是()。下列哪对韧带与维持子宫位置有关系()。圆形
横椭圆形
横裂状#
纵椭圆形
梯形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骨盆漏斗韧带#
- 与盆底组织一起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不包括()。某妇女,50岁,6个月前开始月经紊乱,并且出现潮热潮红,易于激动,那么,她处在生命中的()。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子宫骶骨韧带
骨盆漏斗韧带#青春期
生育期
性成熟期
- 若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多少天黄体开始萎缩()。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源于()。7~8天
8~9天
9~10天#
10~11天
11~12天子宫肌层
致密层
基底层#
海绵层
功能层
- 患者,女性,32岁。新婚3个月未孕,妇科检查阴道正常,那么对其解剖的叙述,正确的是()。输卵管由内向外依次为()。阴道腔上窄下宽
前穹隆顶端为腹腔最低处
位于膀胱和尿道之间
开口于阴道前庭前半部
阴道后穹隆顶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