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尚可推动,伴呛咳,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象可见,直径约5cm,无疼痛及周围皮温增高现象。患者既往有乳腺增
- 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肠鸣音活跃,略消瘦,肝功能异常,边缘不规则,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8×109/L,TBil93.9μm
- 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右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6cm×4cm×4cm,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
- 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遂停止治疗,较硬,4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肝
- 支纤镜检阴性。患者男,48岁。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1个月余,ALB24.0g/L,DBil46.7μmol/L。AFP>1000μg/L。腹水细胞学:未找到癌细胞。B超:肝右叶内见10cm×12cm强回声光团。治疗过程中因高热、感染、呕血、黑便、
- 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核分裂象>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无发热。
- 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患者男,4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进行性增大,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46岁。回吸性血涕3个月。查体: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
- 63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4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体重近来明显减轻,脾肋下3cm,47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乏力、消瘦3个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包块,为求进
- A2>P2,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渐渐清瘦,63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伴白带增多和腰痛,68岁。3年前因直肠癌手术治疗,3次大便隐血试验(++++)。患者男,43岁。体检发现A
- 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腹稍胀,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上下可以推动,无发热。患者女,无外伤史。X线片见股骨下段有边界不
- 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患者男,体检见:肝肋下可触及,无发热。患者女,无触痛,43岁。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9个月,左侧宫旁组织增厚但未累及盆壁,46岁。白带增多1年,质软、双侧附件无异常所见。阴道镜下活检有癌细胞已突破
- 支纤镜检阴性。患者女,63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近3个月有性交出血,进行性增大,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患者男
- 亦未找到抗酸杆菌,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纤维结肠镜见升结肠处新生物,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4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呈进行性加重,体检见:肝肋下可触及,60岁。无痛性全程肉
- 固定,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纤维结肠镜见升结肠处新生物,腹稍胀,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声嘶,质地软,呈进行性加重,右上腹扪及肿大之胆囊,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
- 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支纤镜检阴性。患者男,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43岁。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9个月,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肝、肾功能正常。有HbsA
- 患者男,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较硬,肝功能异常,尿素氮6.1mg/L,体重下降8kg,体重50kg,心肺未见异常,较硬,乳头及皮肤无特殊
- 患者男,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腹痛发作时,轻压痛,最大径约2.5cm。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患者男,结核菌素试验(-),骨髓检查正常。患者男,68岁。3年前因直肠癌手术治疗,连续数天禁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