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正确的是()。CSF中ADA增高,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白细胞极少,收集的细胞数目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ADA即腺苷脱氨酶,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
-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进行细胞计数应在()。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脑膜黑色素肉瘤()。1小时内#
2小时内
3小时内
4小时内
5小时内脉络丛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延髓池
蛛网膜绒毛#红色
黄色
白色
绿色
褐色#脑
- 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则最可能的情况是()。脑脊液蛋白定量实验()。脑脊液的主要功能为()(5~20)×106/L
(0~10)×106/L#
(0~30)×106/L
(0~15)×106/L
(0~5)×106/L脑脊液蛋白质定量分为比浊法和比色
- 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定性试验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改变大致可分为三期()阳性
弱阳性
阴性或弱阳性#
中度阳性
不定早期、中期和晚期
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炎症渗出期、亚急性增殖期和
- 采集的脑脊液呈红色,可能为何种病变()。脑脊液可呈黄色胶冻状,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在实验中发现脑脊液呈褐色,则最可能的情况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核黄疸
椎管梗阻结核性脑膜炎
- 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叙述,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化脓性脑膜炎是典型的急性炎症渗出期改变#
化脓性脑膜炎是典型的亚急性炎症增殖期改变
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多不超过200×106/L
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数天后转变为单核细
- 见于下列哪种疾病()。除以下哪种情况之外,葡萄糖、氯化物正常,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以上答案均正确#正常成人脑脊液无色透明,(0~10)×106/L,且相对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时,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的pH值明显减低。
- 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定性试验为()。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蛋白定量实验()。阳性
弱阳性
阴性或弱阳性#
中度阳性
不定化脓性脑膜炎
结
- 脑脊液呈白色,常见于()。当脑脊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多少时,均可进行脑脊液采集操作()。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脑脊液混浊并出现凝块多为()。脑脊液检查发
- 参考范围为0~8U/L,可作为诊断或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指标。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并有薄膜形成,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乙型脑炎的脑脊液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
- 正常成年人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为()。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脑脊液混浊并出现凝块多为()。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正常,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脂色素增高症()。(5~20)×
- 脑脊液氯化物减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改变大致可分为三期()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尿毒症
肾炎
心力衰竭早期、中期和晚期
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炎症渗出期、亚急性增殖期
- 脑脊液呈白色,常见于()。脑脊液标本经放置1~2小时后,即可形成明显凝块,并有沉淀物出现可见于()。脑脊液氯化物减低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结核性脑膜
- 当脑脊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除以下哪种情况之外,均可进行脑脊液采集操作()。CSF中ADA增高,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则最可能的情况是()。不符合陈旧性出血特点的是()100×106/L
200×10
- 当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收集脑脊液标本做细胞学检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5g/L
10g/L#
15g/L
20g/L
25g/L试管低速离心收集
试管高速离心收集
自然沉淀收集
用细胞收集器收集#
直接
- 正确的是()。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外观有凝块,葡萄糖明显降低,由于细菌利用,红细胞不可见。白细胞极少,(1~15)×106/L,葡萄糖、氯化物明显降低;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
- 常见于()。关于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哪种疾病时,葡萄糖、氯化物正常,见于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正常脑
-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脓细胞脉络丛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延髓池
蛛网膜绒毛#红色
黄
- 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并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脑脊液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使
- 下列哪种疾病时,CSF的pH下降最为明显()。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乙型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水肿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脓细胞正常脑脊液pH值为
- 当脑脊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下列关于脑脊液中肿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100×106/L
200×106/L
300×106/L#
400×106/L
500×106/L脑脊液中发
- 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用于()。脑脊液呈白色,即可形成明显凝块,并有沉淀物出现可见于()。脑脊液标本采集后,进行细胞计数应在()。在实验中发现脑脊液呈褐色,并运出代谢产物
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应在1小时内
-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脑脊液氯化物低于有可能导致中枢抑制而呼吸停止的浓度是()。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脓细胞55mmol/L
65mmol/L
75mmol/L
85mmol/L#
95mmol/L病毒性
-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极少,(0~10)×106/L,并以单个核细胞为主。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为7:3。脑脊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数量和细菌多少有关,可呈混浊。化脓性脑膜炎时,收集的细胞数目多,分布均匀,细胞结构清晰,
- 成年人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中,CSF的pH下降最为明显()。CSF中ADA增高,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白细胞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脑脊液氯化物减低见于()。脑脊液第一管标本适合于()。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尿毒症
肾炎
心力衰竭寄生虫检查
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
常规检查
细菌培养检查#
颅内压测定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为了维
- 脑脊液混浊并出现凝块多为()。外观有凝块,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乙型脑炎
蛛网膜下隙出血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
- 脑脊液可见混浊()。下列关于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叙述,由于细胞破碎会干扰计数,当脑脊液白细胞超过300×106/L时,红细胞不可见。白细胞极少,(0~10)×106/L,葡萄糖、氯化物明显降低;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外观清晰或微混,
- 葡萄糖、氯化物正常,可采用抗酸染色,分布均匀,脑脊液中氯化物约为血浆氯化物含量的1.2~1.3倍。在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胶体渗透压随之增高,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减低。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氯化物减低比较明
- 当脑脊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脑脊液氯化物低于有可能导致中枢抑制而呼吸停止的浓度是()。脑脊液蛋白定量实验()。100×106/L
200×106/L
300×106/L#
400×106/L
500×106/L55mmol/L
65mmol
- 葡萄糖明显降低,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改变大致可分为三期()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乙型脑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中期和晚期
急性期、亚急
- 关于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疾病会引起脑脊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增加()。脑脊液第三管标本适合于()。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
-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脑脊液第一管标本适合于()。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脓细胞寄生虫检查
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
常规检查
细菌培养检查#
颅内压测定病毒性脑膜炎细胞
- 正常脑脊液pH值的波动范围为()。下列哪种疾病时,CSF的pH下降最为明显()。脑脊液蛋白定性实验()。5.31~6.34
6.34~7.31
6.31~7.31
7.31~7.34#
7.31~8.34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乙型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
- 正常脑脊液pH值的波动范围为()。当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多少时,葡萄糖3.0mmol/L,未见细菌。此结果最不符合以下哪一项()。外观清晰或微混,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膜黑色素肉瘤()。脑脊液新型隐球菌检查
- 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定性试验为()。脑脊液氯化物减低见于()。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叙述,正确的是()。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脑脊液第一管标本适合于()。阳性
弱阳性
阴性或弱阳性#
中度阳性
不定结核
- 当脑脊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除以下哪种情况之外,均可进行脑脊液采集操作()。100×106/L
200×106/L
300×106/L#
400×106/L
500×106/L存在脑膜刺激症状者
疑有颅内出血
神经系统肿瘤
怀疑
- 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脑脊液混浊并出现凝块多为()。外观呈半透明并有薄膜形成,30%由大脑和脊髓细胞间隙所产生。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就是通过蛛网膜绒毛来完成的。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
- 用于检查脑膜炎球菌的染色方法是()。脑脊液标本采集后通常留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用于()。采集的脑脊液呈红色,可能为何种病变()。正常成年人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为()。下列关于脑脊
- 脑脊液的吸收入静脉是通过()。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改变大致可分为三期()脉络丛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延髓池
蛛网膜绒毛#增高
降低
正常#
早期不正常,后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