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实际上,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稀硫酸和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再减去稀硝酸的生成热,就是()。贮气瓶使用到最后,瓶户应保留有一定压力,一般不低于()。()是控制天平工作和制止横梁及秤盘摆动的。GB475-83中确定炼焦精煤
- 采用复式法测定煤炭挥发分产率时,需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900±10)℃下,隔绝空气加热()分钟。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弓数.再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作为挥发分产率。国发23号文件规定
- 在使用缓慢灰化法时,要求马弗炉能保持温度为()℃,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烟囱。在处理含氟化物废液时,加人()当量的CaCl2或CaO,使其生成CaF2沉淀倒掉。A、815±30
B、800±20
C、815±10#
D、800±15A
- 煤中的矿物质来源有()种,其中的外来矿物质可用洗选的方法除去。贮气瓶使用到最后,瓶户应保留有一定压力,一般不低于()。A、2
B、3#
C、4
D、5A、0.1MPa
B、0.2MPa
C、0.4MPa
D、0.5MPa#
- 测定煤的灰分时,需称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人马弗炉或快速灰分测定仪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工业分析指标中对煤的着火特性影响最大的是
- 煤的全水分按国家标准规定中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GB475-83中确定炼焦精煤的精确度标准为()。A、±2%
B、±1.5%
C、±1.0%#
D、±2.5%
- 用空气干燥法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时,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干燥箱内,于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煤中的()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压力表和各连接部分不慎
- 宏观煤岩成分包括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是用肉眼可以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元。其中,()外观像木炭,颜色灰黑,具有明显的纤维状结构和丝绢光泽。在以下测定项目中,()不是采用重量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的。在一般洗涤
- 《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的日期是()A、2002.6.29
B、2002.11.1#
C、2000.1.1
D、1999.1.1
- 我国发电用煤以()火力发电厂为主,年用煤量约占全国商品煤销量的40%以上,是煤炭的第一大工业用户。在煤质试验中,一般用(),采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来制取。使用柑涡时,钳上不应沾有腐蚀性物质及污物,应保持端头钳
- 在测定全水分之前,首先应检查装有煤样的容器的密封情况,然后将其表而擦拭干净,用工业天平称准到煤样和容器总质量的(),并与容器上标签所注明的质量进行核对。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在一个整班的采煤过程中采出的,能代表
- 在我国,煤以低水分煤和中等水分煤为主,二者共占61.90%;()次之,约占22%;其他水分级别的煤所占比例均很小。测定分析煤样中的水分,采用的是()。记录分析结果时,只应保留()可疑数字。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煤中矿物
- 我国煤以()居多,约占30%;其次为高挥发分煤,约占24%;其他挥发分级别的煤所占比例均不大。调整天平平衡点(零点)时,人坐在天平的()位置上,()也称天平的大梁,是天平的主要部分,它起着杠杆的作用。A、低挥发分
- 在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灰分分级中,低灰煤的灰分范围是()。氮在煤中的含量较少,其质量分数一般为()。在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时,根据所使用仪器的准确度,注意在所保留的有效数字中,只有()数字是可疑数字。下列性
- 我国以()和高热值煤为主,两者共占63.60%;其他发热量级别的煤所占比例均较小。采用复式法测定煤炭挥发分产率时,需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900±10)℃下,隔绝空气加热()分钟。以减少的质
- 在煤炭的分级中,()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煤质指标。下列分析方法中,()不属于容量分析法。马弗炉初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后恢复使用时,应先进行烘炉,烘炉温度为200一600℃,时间为()。()是可燃性物质导致燃烧的最关键
- 在动力煤的灰分分级中,特低灰煤的灰分范围是()镍铬一镍铝热电偶在测温范围为()℃时,则只能短期置于马弗炉炉膛进行监测。A、≤10.00%#
B、10.01%~16.00%
C、16.01%~29%
D、>29.00%A、900-1100#
B、900-1200
C
- ()也称天平的大梁,是天平的主要部分,它起着杠杆的作用。加热沸点在60一80℃间的苯、乙醇、氯仿等可用()的水浴加热;煤的外在水分是指()。A、立柱
B、横梁#
C、制动系统
D、悬挂系统A、50℃
B、60一80℃
C、120℃
D
- 结焦性是评价炼焦煤的主要指标,炼焦煤中以()的结焦性最好。在煤质化验室常用的是鼓风对流式干燥箱。此干燥箱内部温度更加均匀,一般温差不超过()℃。A、气煤
B、肥煤
C、瘦煤
D、焦煤#A、0.5#
B、0.4
C、0.3
D、0.
- ()是中国煤中煤化程度最低的一类煤,外观呈褐色到黑色,光泽暗淡或呈沥青光泽,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在空气中易氧化,发热量低。在煤质分析中采用的各种“基”的符号中,“ad”表示()我国以()和高热值
- 在我国煤炭类型中,()是煤化程度最高的一类煤,挥发分低,含碳量最高,光泽强,硬度高,密度大,燃点高,无黝结性,燃烧时无烟。煤的外在水分是指()。A、贫煤
B、无烟煤#
C、焦煤
D、肥煤A、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B、
- 从1975年起,煤炭部和冶金部的生产、使用和科研单位经过近10年的共同研究,在1985年提出了“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并于()由当时的国家标准局批准并发布,在全国试行。在化验室常用的试剂中,属于化验纯试剂,适用于工厂
-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将中国煤分为()大类。结焦性是评价炼焦煤的主要指标,炼焦煤中以()的结焦性最好。马弗炉应当平稳地安装在室内水泥台面上,水泥台一般要求离地面()cm。灭火器粉末无毒,一般情况下
- 煤是由古代植物经过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等几个变化过程而形成的,所以它又具有一些固态胶体性质,如煤的润湿性、内表面积、气孔率等,这些性质叫做()。氮在煤中的含量较少,其质量分数一般为()。A、物理
- 同一种煤在空气介质和油介质中的反射率是不一致的,但它们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即随煤化程度的提高,反射率递增。特别是当煤的碳含量大于()时反射率急剧增加。对滴定管进行读数时,必须精确到最小分度的()
- 煤的硬度除主要取决于()。发热量测定中对量热温度计的基本要求是:至少有()的分辨率,有好的线性度,每一测温点的测温误差不大于0.002℃。化验室常用试剂中,一级品用符号()表示。煤在干镏时体积发生膨胀或收缩的
- 煤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煤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以J/(g•℃)为单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煤中矿物质的来源的是()。A、0.5℃
B、1℃#
C、2℃
D、3℃A、原生矿物质B、次生矿物质C、外来矿物质D、杂物
- 煤的真相对密度随矿物质含量的增高而()。校准电子天平时,需备一套二等标准砝码或天平自带的()砝码。A、降低
B、增高#
C、不变
D、有时增高,有时降低A、10g
B、50g
C、100g#
D、150g
- 从宏观来看,有的煤发亮,有的煤却暗淡。所谓光泽的强弱,是指煤的断面对可见光的反光能力。一般()光泽最强。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将中国煤分为()大类。A、丝炭
B、亮煤
C、暗煤
D、镜煤#A、10
B、12
C、
-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在()时,煤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不包括煤的内外表面孔隙)水的质量之比。“SP”在化验室常用试剂中表示()。()是可燃性物质导致燃烧的最关键条件,是化验室人员最易忽略的,同时也是预防和消灭
- 所谓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在()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的内部孔隙、裂隙)煤的质量和同温度、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以符号TRDd来表示。A、10℃
B、20℃#
C、25℃
D、30℃
- 氮在煤中的含量较少,其质量分数一般为()。电力用煤中占比重最大的煤种是()。煤中灰分越高,可燃成分相对越少,发热量()。A、0.2%-1.0%
B、0.4%-2.0%
C、0.5%-3.0%#
D、0.6%-4.0%A、烟煤#
B、无烟煤
C、褐煤
D、
- 煤的元素组成是指煤中有机组分中的主要元素。它们是碳、氢、氧、氮、硫等五种元素。其中,煤中的()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挥发分测定时,压饼机可以压制煤饼的直径为()。A、碳#
B、氢
C、氧
D、硫20mm
- 半暗型煤由暗煤及亮煤组成,常以()为主。特点是光泽比较暗淡,硬度和韧性较大,密度较大。A、丝炭
B、亮煤
C、暗煤#
D、镜煤
- 在煤炭分类中,把烟煤共分为()类。A、12#
B、14
C、16
D、18
- 宏观煤岩类型中,光亮型煤主要由镜煤和亮煤组成,光泽很强。显微镜下观察镜质组一般在()以上。煤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煤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以J/(g•℃)为单位。对活塞滴定管进行试漏时,先关闭活塞,装人纯
- 所谓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在()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的内部孔隙、裂隙)煤的质量和同温度、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以符号TRDd来表示。煤的真相对密度随矿物质含量的增高而()。标准煤样给出的数值属于()。机械天平横
- 煤质分析中所用的煤样,除有特殊要求(如需用大粒度煤为试样)外,一般都应是经过破碎和缩分处理后的()煤样。A、空气干燥基#
B、收到基
C、干燥基
D、干燥无灰基
- “干燥无灰基”在煤质分析中的符号应表示为()。制取实验室用水的最理想水源是()。A、ar
B、ad
C、daf#
D、dA、井水
B、池塘水
C、河水
D、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