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患者男,65岁。慢性咳嗽、咳痰30年,双下肢水肿5年。查体:颈静脉怒张,口唇发绀,桶状胸,心界不大,P2>A2,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血常规和尿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缩窄
- 隐性肺动脉高压是指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至少大于()慢性肺心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是()5mmHg
10mmHg
15mmHg
20mmHg
30mmHg#支气管感染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缺O2肺小动脉收缩、痉挛#
肺静脉压增高
肺小血管炎肺
- 有长期咳嗽史病人,重度顺时钟向转位.RV1+SV5≥1.05mV,PⅡ>0.22mV,68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10年,咳黄痰,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可闻及干、湿啰音,P2亢进
- 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5年,心悸、气促、下肢间歇性水肿3年,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体检:T38℃,呼吸急促,双肺叩诊过清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重度水肿。假设该病例呼吸困难突然进一步加重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慎重使用的药物是()。电轴右偏,右室肥厚,P波高尖>0.25mV()抗生素
祛痰药
解痉平喘药
呼吸兴奋剂
镇静剂#肺心病#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原发性心肌病
冠心病
- 今晨出现兴奋躁动,PaCO260mmHg,PaO250mmHg,pH7.5,血Cl-64mmol/L,56岁,诊断肺源性心脏病3年,2天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痰加重,肝肋下3cm
- 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女患者,30岁,活动后呼吸困难,无慢性病史。心电:右室肥大胸片;肺动脉段突出,测mPAP=33mmHg,最可能的诊断()急性广泛心肌梗死
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 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首要措施是()。女患者,30岁,活动后呼吸困难,无慢性病史。心电:右室肥大胸片;肺动脉段突出,测mPAP=33mmHg,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改善呼吸功
- 患者,女,呼吸困难,胸痛,有大咯血史,抗核抗体阳性,经多家医院诊治已排除支扩、肺栓塞、肺癌、肺结核和心脏病等,下一步应进行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肺功能检查
纤支镜检查
右心导管术测mPAP#
血气分析
血生化检查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代偿期的表现中,下述哪项是错误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时选择抗生素的原则下列哪项不恰当()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
干、湿啰音提示支气管内有感染
三尖瓣区听到收缩期
- 肺心病时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女患者,其母患IPH,近日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咯血,为确定其是否也患有IPH,最可靠的检查为()右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左心房+左心室肥大血液分析
心电图
胸片
- 58岁,反复咳嗽、咳痰15年,呼吸减弱,剑突下心尖冲动明显,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该例最可能的诊断为()。电轴右偏,P波高尖>0.25mV()慢性支气管炎(慢支)
慢支+肺气肿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慢支+风湿性心瓣膜病
- 呼吸困难,抗核抗体阳性,经多家医院诊治已排除支扩、肺栓塞、肺癌、肺结核和心脏病等,气短10年,咳黄痰,夜间不能平卧而入院。查体:BP160/90mmHg,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触诊语颤减弱,剑突下见心脏搏动
- 早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性酸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措施()。长期肺、支气管疾病史
发绀
双肺干、湿啰音
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征象#
高碳酸血症输碳酸氢钠
应用抗生素
改善呼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