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从输送煤气主管道上,用胶皮管引煤气点火或取暖。氧气呼吸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检查()。干式柜除生产照明外还应设以下照明()。应该
可以
禁止#
必须A、氧气瓶压力,压力在10Mpa以上#
B、手动补给阀是否起作用#
- 当氧气浓度降到()%时,工作时将引起喘息、心跳和呼吸困难。干式柜除生产照明外还应设以下照明()。12
15
17#A.事故照明B.检修照明C.楼梯及过道照明D.景观照明#
- 煤气爆炸绝大多数情况属于()压力爆炸
机械爆炸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 ()CO含量含5%~9%。氧气呼吸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检查()。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转炉煤气A、氧气瓶压力,压力在10Mpa以上#
B、手动补给阀是否起作用#
C、面具有无破损#
D、气囊有无破损#
- 盲板垫圈应放在()侧。重度煤气中毒者的症状为()。停气吹扫
煤气来源#A、全身疲软无力。
B、并发脑水肿,而呈深度昏迷,#
C、呼吸循环衰竭。#
D、肺水肿、消化道出血。#
- 高炉煤气中除CO外()也可致人死亡。高炉煤气的重度为()。N2#
O2
H21.295kg/NM3#
0.7—0.8kg/NM3
1.08—1.125kg/NM3
0.45kg/NM3
-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有()途径。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装置,静电集聚产生静电放电或遭雷击后会引起()事故。煤气管道的排水器着火时,应()然后再处理排水器。三条#
四条
五条
六条泄漏
中毒
窒息
着火#立即补水至溢
- 在一般缺氧危险作业和特殊缺氧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普通口罩
防毒口罩
过滤式防毒面具
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 充填泵应每隔()全面检查一次。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炉内()层是碳与氧化剂在该层起剧烈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可供吸热反应所需。煤气事故的类型有()。1年
半年#
3个月
3年干燥
还原
C,氧化#A、着火#
B、轻
- 冶金企业在生产中常用到氧气,其理化性质为无色无味,分子量为32,重度1.429Kg/Nm3;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时,可发生氧中毒。30%
35%
40%#
45%
- 煤气管道和附件的连接可采用法兰,其他部位应尽量采用()连接。煤气设备(管道)动火作业时,应()。进行有煤气危险的作业或停送煤气应在()为宜。焊接#
阀门
螺栓A、设专人监护#
B、备好灭火用具#
C、CO检测合格,
- 燃烧器发生不完全燃烧时()。容易使锅底形成炭黑#
有时也会引发中毒
在回火现象中是经常发生的
容易造成脱火
- CO检测报警装置由()等组成。煤气加热炉存在的主要危险物质是()。传感器、信号处理线路板、指示器CO#
SO2
NOX
O3
- ()具有十分可靠的优点,适用于缺氧、严重污染等有生命危险、过滤式防毒面具无法发挥作用的工作场所。隔绝式呼吸器
- 进入煤气区域,应遵守的安全要求有观察()。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人员要()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高炉煤气的重度为()。在一般缺氧危险作业和特殊缺氧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上风侧、携带报警
- 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年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重度煤气中毒者的症状为()。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装置,静电集聚产生静电放电或遭雷击后会引
- 切断煤气来源、抢救、疏散人员、加强警戒、控制火源是正确处理()的内容。煤气爆炸泄露事故
- 正确处理排水器压窜的方法有()。煤气的可靠切断装置有()关闭下降管阀门、快速水封注水、联保互保作业、使用防护设备A、V型水封
B、隔断装置
C、盲板#
D、V型水封与隔断装置并用#
- ()CO含量26%~31%。煤气爆炸绝大多数情况属于()煤气柜使用()进行间接置换,不会产生爆炸和污染,是安全可靠的方法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转炉煤气压力爆炸
机械爆炸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惰性气体#
空气
- 湿式煤气柜操作室内应设有()和压力计、流量计、容积上、下限声光讯号装置、联系电话等。高度指示计
- CO报警仪使用前要检查其有效期是否()、电池电量是否()、检测口是否被()、电源开关是否在‘()’的位置。气柜置换时煤气进气流速应小于()m/s,以防摩擦产生静电煤气作业的照明应在()m以外使用投光器。过期;
- 在设备内部作业完毕后,应及时确认()后,方可封闭人孔和手孔。眼镜阀操作的三个步骤依次为()。清除杂物、遗漏工具、清点人数松开、翻转、夹紧#
翻转、夹紧、松开
翻转、松开、夹紧
- 日常检查、维护煤气排水器的内容有()和()、设备润滑维护。带煤气作业时,距工作场所()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观察液位、保温;防腐、定期清污10
20
30
40#
- 干式煤气柜的活塞上部应备有()报警装置、()呼吸器。重度煤气中毒者的症状为()。()CO含量26%~31%。CO;空气A、全身疲软无力。
B、并发脑水肿,而呈深度昏迷,#
C、呼吸循环衰竭。#
D、肺水肿、消化道出血。#
- ()CO含量高达50%~70%。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转炉煤气#
- ()是炼焦过程中煤在高温干馏时的气态产物,经过回收、加工提取焦油、氨、萘、粗苯、硫化氢等产品,并获得()。带煤气作业时,应()焦炉煤气;净焦炉煤气A、铜质工具#
B、铁质工具
C、铁质工具涂黄油#
D、没有太多要
- 煤气中的()杂质在遇到冷凝水时溶解于水中发生电离,电离出H+,从而使冷凝水呈酸性。布帘式煤气柜活塞应设调平装置以及()装置,防止气柜发生冒顶事故。二氧化碳
中性
碱性
酸性#紧急放散#
油水分离
着床
检测
- “三不动火”指的是没有()、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动火证不动火;不动火
- 应急预案可分为()方案。下列哪种毒气是无色无味的()。中度煤气中毒时的症状为()。燃烧器发生不完全燃烧时()。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氯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硫化氢A、全身疲软无力。#
B、初期意识清
- 发生炉煤气中对管路造成腐蚀的物质主要有()等。关于CO的描述,正确的是()。煤气设备(管道)动火作业时,应()。冶金企业在生产中常用到氧气,其理化性质为无色无味,分子量为32,重度1.429Kg/Nm3;在常压下,吸入氧
- 硫化氢属()级毒物,是有臭鸡蛋味的无色透明的气体。Ⅱ
- 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点是()、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煤气爆炸的三要素是()。造成煤气着火事故的条件是(),缺一不可。压力急剧升高A、可燃物质、助燃物、明火或高温#
B、N2气、明火,空气
C、CO2、明火,空气
D、明火
- 工厂的煤气管道在设计和建设中,设置的补偿方式有()。煤气设备设施和管道泄爆装置泄爆口,不应正对建筑物的门窗,且必须要有()。自然补偿、膨胀器补偿保温设施
警示标识#
防护措施
报警提示
- 身上着火后,灭火方法有()、用()覆盖压灭火苗、跳到水中。煤气发生炉工作状态下料层自下而上分为五层,依次顺序为()。就地打滚;厚重衣物还原层#
灰层#
干馏层#
氧化层#
干燥层#
- 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及设施内的煤气,最安全的介质为()。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毫克。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帕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
- 应急演练的类型有()。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装置,静电集聚产生静电放电或遭雷击后会引起()事故。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泄漏
中毒
窒息
着火#
- 大多数煤气中均含有CO,CO是一种()的气体,但CO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俗称()。氧气呼吸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检查()。无刺激性、无色、无味;煤气中毒A、氧气瓶压力,压力在10Mpa以
- 净化后的发生炉煤气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泄漏后不易散开。吹扫合格后,进入设备作业时,氧气含量应不低于()%。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装置,静电集聚产生静电放电或遭雷击后会引起()事故。剧毒、易燃、无
- 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则发生稳定式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 处理煤气小泄漏时的注意事项有()。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电除尘器应设有当高炉煤气含氧量达到()%时,能自动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