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男,56岁,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颗粒管型(+),男,65岁,尿常规PRO示(++),可见少量红细胞及管型,血肌酐正常
- 一般的认为,肾病无()。气淋之虚证,女,35岁,反复尿频、,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腰膝酸软,舌质淡,寒浊上犯型关格的主方是()。寒证
热证
里证
虚证
实证#心气虚
肺气虚
肾气虚
脾气虚#
肝血虚A无比山药丸合黄连温胆
- 女,本次发作5天,舌淡红,65岁,或夹有凝块,舌红,面色少华,白细胞3~5个/HP,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光镜下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
光镜下表现为受累节段的硬化,肾间质纤维化
- 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脉濡数。患者,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或少量而短赤灼热,脉数#
全日总尿量极少或点滴不通,咽干,脉细涩
时欲小便不得出,小腹坠胀,脉沉细而弱球蛋白及其他大分子蛋白漏出增多
B2微球蛋白、溶菌酶
- 关格的治疗应遵循"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提出的著作是()。脾肾亏虚湿热内蕴型关格的治则是()。《证治准绳》#
《伤寒论》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以上都不是健脾益肾,清热化浊#
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滋补肝
- 15岁,1个月前患急性扁桃体炎,尿蛋白(++),28岁,尿痛,查体:肾区叩击痛,病势较急,滋肾填精#
补益心脾
益肾宁神
调补心脾,滋阴清热《辨证录·种嗣门》
《黄帝内经》#
《伤寒论》
《备急千金方》
《金匮要略》生育年龄
- 治疗膏淋实证的代表方剂是()。肾元亏虚偏肾阴者,可表现为()。尿浊的发病机制,主要责之于()。癃闭肾阳衰惫型的治法是()。治疗命门火衰型阳痿的主方是()。急性肾小球肾炎为()。程氏萆解分清饮#
无比山药丸
- 尿浊与膏淋的区别在于()。对癃闭的辨证,首先应分清()。在《淋证》篇中指出"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愈胀,血得补愈涩,热得补愈盛。"是哪位医家的观点()。治疗膀胱湿热型癃闭的主方()。肾小管性蛋白尿见()。
- 淋症的病因,认为是"热在下焦"的著作是()。当GFR为10~20ml/分钟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尿浊的发病机制,主要责之于()。《金匮要略》#
《证治要诀·淋闭》
《灵枢》
《素问》
《千金要方》0.6g/(kg·D.#
20g/
- 平素易头晕、头痛、眼花、乏力,近日出现多尿症状,至今未愈,尿PRO(+),自此以后出现乏力、腰痛、食欲不振伴低热等症状,此次以长期低热,肾X线示:肾外形凹凸不平且两肾大小不等。治疗石淋宜选用()。越婢加术汤
麻黄
- 下列除哪项外都属阳水范畴()。《金匮要略》将水肿称为()。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属于()。风水泛滥
脾阳虚衰#
水湿浸渍
湿毒侵淫
湿热壅盛水
水气#
石水
风水
黄汗淋证
癃闭#
膏淋
石淋
以上均不
- 《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至今未愈,查BPl60/95mmHg,尿PRO(+),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早期出现少尿性肾衰竭为特征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
- 首先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的著作是()。湿毒侵淫型水肿的舌脉是()。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属何病证()。早泄之名始见于()。能完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化验中必有
- 尿液不能被酸化,男,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寒战高热,腰痛,尿沉渣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尿蛋白(+),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光镜下通常以广泛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端肾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