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测点选定后,将三脚架支稳,采样头正面迎向含尘气流,高度以距底板()为宜。划分矿井瓦斯等级的主要依据是()矿井粉尘主要危害人身体的部位是()。1.2m
1.5m#
1.6mA、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B、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C
- 采样盒和滤膜夹不干净时,应用()擦干净。氨气是无色,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气体,其最高允许浓度()。抹布
棉布
酒精棉球#
棉纱A、0.75%
B、0.004%#
C、0.01%
D、0.5%
- 测尘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以上煤矿井下工作经验,方可从事测尘专业工作。测尘工采集的2个平行样品的粉尘浓度不超过()时,为有效样品。永久性挡风墙四周槽深在煤中应不小于()m。煤层瓦斯含量包括游离瓦斯
- 采样时滤膜要选准确;使用粉尘采样器测尘时,若采样后的滤膜被污染或粉尘失落应作废,应重新进行采样。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末端20m除外),接头要反压边,无反接头,胶质风筒可用双反压接头或三环接头,插接时要()。
- 新测尘工必须在师傅带领下工作()以上,考试合格,方可独立工作。矿井漏风的主要危害包括()。掘进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高于()。两个月
三个月
四个月#
六个月A、漏风使工作地点风量减小#
B、使矿井通风
- 测尘工负责绘制矿井防尘系统图,编制(),分析整理测尘资料和管理防尘图牌板。称量滤膜的光学分析天平,精确度为()。测尘措施
测尘报告
测尘报表#A、千分之一
B、万分之一#
C、十万分之一
D、百万分之一
- 其他产尘场所采样时,在不妨碍工人操作的条件下,采样地点应尽量靠近工人作业的呼吸带。《规程》规定:暖风道和压入式通风的风硐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道防火门。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
- 呼吸性粉尘,采掘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地点每6个月测定1次。下列不是连续分布的漏风()。《规程》规定:对人体最适宜的空气温度一般为()°C。《规程》规定: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最高允许风速()m/s。生产矿井
- 采样时所需流量为15~30L/min,并保持流速稳定,采样流量应在开始采样时迅速校正到10L/min的规定值。热球风速计测量的是某点的()。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高允许风速()m/s。装载点防尘设
- 转载点采样时,应在其回风侧距转载点5m处进行。矿尘粒度依据可见性和沉降状况分为三类,其中显微尘粒的粒径范围为()。掘进工作面的最优排尘风速范围是()m/s。正确#
错误A、大于10微米
B、0.25um~10um#
C、小于0.2
- 粉尘分散度,每年测定1次。抽放煤层瓦斯可以(),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措施之一。正确#
错误A, B, C
- 采煤机落煤测点应选择在回风侧5~10m处;司机操作采煤机及液压司机移架的测点应选择在司机工作点。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文件,制定的《煤矿安全规程》。矿尘粒度依据可见性和沉降
- 分析天平要避免阳光直射和空气涡流侵袭或单面受冷或受热,分析天平罩内应放置干燥剂;分析天平感应量应不大于1/10000g;防尘供水系统应安设过滤净化装臵,必须保证水质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mg/L,煤矿作业场
- 抽出式通风测点应选在产尘点与除尘器吸尘罩间粉尘扩散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内;其它工序选在作业人员工作范围内;打锚杆眼及打锚杆的测点在作业点回风侧5~10m处。下列哪些些情况是外部漏风()。矿尘的主要性质()。
- 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游离SiO2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m/min。封孔用的水泥沙浆的水、灰、沙比例应为()。《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10%时,最高允许浓度为总粉尘10mg/m3,呼吸性粉尘3.5mg/m3。ACH-1型呼吸性粉尘测定仪能够测定()四大类呼吸性粉尘的的质量浓度。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层时,
- 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要每月测定2次。《规程》规定: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其最高允许浓度()。掘进工作面第一排隔爆水
- 测尘工负责防尘水源、水质的(),并交由有资质的部门测定水样及水压、流量分布情况的测定。以()为测算零点而测得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在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时,应考虑测点间的压差不小于()Pa。掘进巷道不得采用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次数每班不少于()。1次
2次
3次
不确定#
- 我国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在转载点采样时,应在其回风侧距转载点()m处进行。无煤柱开采沿空送巷和沿空留巷时,应采取防止从巷道的()向采空区漏风的措施。巷道掘进爆破时,要严格执行()不在爆破员
- 滤膜固定:旋开滤膜固定圈,可先用酒精棉球擦净。采样地点设在回风侧,每个测尘地点连续测定的数据不小于()个,并取其平均值。粉尘采样时,采取高度在人的呼吸带,一般在()米左右。行人用的风门《规程》规定是()正
- 井下测尘工必须经过三级以上资质安全培训机构培训,考试合格并获得《安全资格证》、《操作资格证》,《专业技术作业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非呼吸性粉尘的粒径一般在()μm以上。正确#
错误2
3
4
5#
- 风流没有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之前,其成分变化不大,称为()。采样时所需流量为15~30L/min,并保持流速稳定,采样流量应在开始采样时迅速校正到()的规定值。新风#
乏风
新鲜空气
回风10L/min
20L/min#
15L/mi
- 用镊子夹取已称过的滤膜,毛面向上平铺在锥形环上,再将固定盖套上并拧紧。瓦斯检查仪器按原理可分为()。正确#
错误A、光干涉式#
B、热效式#
C、热导式#
D、便携式
-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m3。测风员人体所占面积通常取()m2。选择测尘位置时,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样时,应在采煤机回风侧,距采煤机()m处进行。《规程》规定:主要进、
- 空气的标准状态是指气温20℃、气压()、湿度60%的条件下的状态ACH-1型呼吸性粉尘测定仪其测量范围有0~10mg/m3及()mg/m3二档。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年修订1次。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
- 测尘工检查仪器是否具有“MA”标志和校验日期,可以带无“MA”标志或过期未校验的仪器下井。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样时,应在采煤机回风侧、距采煤机()米处进行。选择测尘位置时,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样时,应在采煤机回风
- 测尘工认真检查测尘仪器,做到外表清洁、附件齐全、按键或旋转按钮灵敏可靠。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井筒时,风速不得超过()。直接顶是采煤工作面的主要()对象。煤矿瓦斯爆炸的三个因素是瓦斯的浓度、()、充足的
- 测尘工班前根据测尘地点和采样数量准备好使用仪表、工具及其附件。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用风表测风时同一断面应连续测风()次,测量
- 检查安装的滤膜有无皱褶与漏缝,如有要重新固定。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煤尘堆积:是指井下巷道有厚度超过(),连续长度超过()的煤尘。主要进回风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原设计断面的()。测尘仪
- 测尘要详细记录时间、地点、生产工序及防尘措施等,做到准确无误。各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的职工()。()不是透水事故的预兆。正确#
错误A、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
B、尊重病人意愿,是否继续从事粉尘作业
C
- 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年测定一次,变更工作地点时要测1次。以下哪些应是禁止的事项()。测风时要同时测定瓦斯和()的浓度和温度。《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C以上。正确#
错误A、风
- 测尘仪下井前检查流量是否符合要求,电量是否充足,利用秒表检查定时器,与仪器同时启动工作,反复三次,每分钟误差不超过±2秒。按具体功能不同,可将煤矿防尘措施分为()。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测
- 每个测尘地点连续测定粉尘浓度不少于2次,并取其平均值。用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定粉尘浓度时,对测定的数据要进行换算。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检查流量是否符合要求,电量是否充足,利用秒表检查定时器,与仪器同时启动工作,反
- 测尘工了解煤矿有关职业卫生健康和煤尘爆炸的知识。矿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成分的不同,可划分为()。下列哪些情况是内部漏风()。选择测尘位置时,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样时,应在采煤机回风侧,距采煤机()m处进行
- 根据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采样时的流量及采样持续的时间来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年修订1次。正确#
错误A、4年
B、5年#
C、6年
- 测尘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半年以上煤矿井下工作经验,方可从事测尘专业工作。掘进通风又称局部通风。其方法有()。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撤出一切设备、材料,并进行()。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的含
- 根据采样点粉尘浓度大小,选用不同的滤膜采样。预估粉尘浓度小于100mg/m3时,选用直径40mm的滤膜样;粉尘浓度在100mg/m3以上时,选用直径75mm的滤膜样。正确#
错误
- 风硐不宜过长,断面不宜过大,风速不超过()。A、5m/s
B、10m/s
C、15m/s#
- 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必须装备()套同等能力的通风机和电动机,其中1套备用。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时,相时误差小于等于()结果可以用,否则应检查原因或局部重测。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