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面哪个不是蕾铃期主要害虫。()棉花结铃期主要的虫害有()下列属土壤习居菌的是()。棉铃虫
盲蝽蟓
斜纹夜蛾
地老虎#棉铃虫、盲蝽蟓、白粉虱#
棉铃虫、红蜘蛛、黄萎病
蚜虫、枯萎病、红蜘蛛
红蜘蛛、白粉虱、炭
- 从出苗到第一个棉铃成熟吐絮,叫生育期,为()天左右。烘箱法烘验棉样,在达到预烘时间后,每隔15min称样一次,直至前后两次称样重量差异不超过后一次重量的()时,则后一次的重量视为烘干重量。100
130#
180
210A、0.05
- 棉花伏前桃是指()7月15日后所结的成铃
7月16日前后所结的成铃
8月16日后所结的成铃
7月15日前所结的成铃#
- 棉花高抗黄萎病、抗黄萎病、耐黄萎病、感黄萎病病指分别为()。从出苗到第一个棉铃成熟吐絮,叫生育期,为()天左右。小于5.1、5.1-10.1、10.1-20、大于20.
小于5、5.1-10、10.1-20、大于20
小于10、10.1-15、15.1-2
-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苗龄一般是()片真叶。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的寄主范围极广,但一般()不受侵害。陆地棉纤维长度陆地棉一般在()。1-2
2-3#
3-4
4-5向日葵
高粱#
茄子
西瓜20-25mm
21-33mm#
33-35mm
35-37mm
- 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枯萎病、耐枯萎病、感枯萎病病指分别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的“棉花科学学院”于8月24日在()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集棉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学学院。棉花整枝的
- 引起棉黄萎病的病原属()。原棉与周围大气达到吸湿平衡时测得的回潮率称().中国棉区大致可划分为()大棉区。()不是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不是棉苗猝倒病病原菌菌丝特点的是()。子囊菌
担子菌
轮枝菌#
镰刀
- 棉花营养钵育苗面积一般为移栽棉田的()%左右。5
10#
15
20
- 棉花苗期气温(),相对湿度()以下时,最适宜棉蚜繁殖。目前,我国重点推广的棉花品种类型是()。棉花结铃期主要的虫害有()棉花植株叶片小,叶脉间缺绿,成杯状,提示棉株缺乏()10~15℃,65%
18~24℃,75%
25~30℃,80%#
- 全球棉花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巴西
- 金针虫是农作物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它是哪种害虫的幼虫?()GB1103-2007规定,必须主体品级、长度级、()相同,回潮率相差不超过1%,含杂率相差不超过0.5%。棉花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尖孢镰刀菌主要在
- 棉花花芽分化,按花器官的结构,由外向内的顺序向心分化,可分为()个时期。按照GB 1103-2007规定,下列可以判定为异性纤维的,有()等。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采用烘箱法测得的试样烘干重量须考虑以下()等因素,通过公式
- 棉花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尖孢镰刀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在病株残体内存活()。5-8个月
0.5-3年#
6-10年
无
- 棉花施()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CAT活性(叶龄30、45、60d),降低POD活性(叶龄30、45d),提高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按照GB 1103-2007规定,下列可以判定为异性纤维的,有()等
- 棉花黄萎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GB1103-2007对公定重量的定义是()。梨孢属
镰孢属
轮枝孢属#
弯孢霉属A、准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
B、净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
C、准重按棉花实际回潮率折算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的“棉花科学学院”于8月24日在()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集棉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学学院。山东省东营市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新疆自治区阿拉尔市#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
- 棉花整枝的最佳时期是()。在棉花产量形成过程中,从现蕾至有效铃终止期主要决定()。棉株出现1—2个果枝#
棉株出现3—4个果枝
棉株出现5—6个果枝
棉株出现7个以上果枝单位面积株数
单株有效铃数#
铃重
衣分
- 棉叶螨的防治指标是红叶率达到()。在棉花产量形成过程中,从现蕾至有效铃终止期主要决定()。1%
2%
3%#
4%单位面积株数
单株有效铃数#
铃重
衣分
- 生产棉花种子至少要求空间隔离()米。熟料窑在倾斜度一定的情况下,窑转速越快,则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棉花营养钵育苗面积一般为移栽棉田的()%左右。25#
30
40
50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转速与停留时间
- 下列哪一种方法最能表示棉花的早熟性。()棉花种子的腹面可观察到一条略微突起的纵沟,称为()。从播种到第1个蕾出现的天数。
从播种到第1个铃吐絮的天数。
第1次收花吐絮铃数占总收花吐絮铃数的百分数。
第1、2次
- 棉花种子吸水量必须达自身重量的()以上时才能发芽。烘箱法烘验棉样,在达到预烘时间后,每隔15min称样一次,直至前后两次称样重量差异不超过后一次重量的()时,则后一次的重量视为烘干重量。棉花花芽分化,按花器官的
- 下面哪一项属于我国棉花检疫性有害生物()黄萎病菌
枯萎病菌
扶桑绵粉蚧#
棉铃虫
- 棉花结铃期主要的虫害有()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规定,HVI大容量纤维测试仪在校准马克隆组件时,需选择两只HVICC马克隆校准棉样,一只为3.0及以下马克隆值,另一只为()及以上的马克隆值。棉花枯萎病又称
- 中国棉区大致可划分为()大棉区。GB 1103-2007规定,按批检验抽样,棉花加工单位可以从皮棉滑道上抽取。在整批棉花的成包过程中,每10包抽样1次,每次随机抽取约()样品,形成批样,供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和含杂率检验
- 属于棉花生理性病害的是()GB 1103-2007规定,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棉花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尖孢镰刀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在
- 棉花各生育时期所需最低温度是多少?()GB 1103-2007规定,成包皮棉公量检验以批为单位,逐批称量、记录毛重。称量衡器精度不低于()。种子发芽10.5-12度出苗10-13度开始现蕾15-18度
种子发芽10.5-12度出苗16-17度开
- 危害棉铃的主要病害有()纤维引伸器用于制作试验棉条。它主要由()组成。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
棉铃虫、枯萎病、炭疽病
炭疽病、疫病、灰霉病#
立枯病、灰霉病、炭疽病A、开松滚筒
B、牵伸机构#
C、混合机构#
D
- 棉花植株矮小,叶片黄花,果枝和果节少,是由于缺少什么元素造成的?()棉花种子吸水量必须达自身重量的()以上时才能发芽。从出苗到第一个棉铃成熟吐絮,叫生育期,为()天左右。氮#
磷
钾
硫30%
40%
50%
60%#100
130
-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首创的棉花基因工程方法()。影响棉花枯萎病的侵染和为害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棉花植株矮小,叶片黄花,果枝和果节少,是由于缺少什么元素造成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 faciens)
- 影响棉花枯萎病的侵染和为害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气候条件
棉花生育阶段
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
- 棉花苗期主要病虫害有哪些?()下列哪一项是我国首创的棉花基因工程方法()。河北省棉花播种时期如何确定?()属于棉花生理性病害的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适宜苗龄是()。立枯病,红腐病,锈病
炭疽病,红腐病
-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脱落、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影响棉花枯萎病的侵染和为害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棉花果枝与叶枝的区别错误的是()。正确#
错误气候条件
棉花生育阶段
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果枝是
- 影响湖南棉花蕾铃脱落的最主要的天气因素是()熟料窑在倾斜度一定的情况下,窑转速越快,则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根据GB/T6499-2007有关原棉含杂率检验取样数量的规定,当批量在400包以上时,称取()个100g试验试样
- 棉花果枝与叶枝的区别错误的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的“棉花科学学院”于8月24日在()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集棉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学学院。棉花种子吸水量必须达自身重量的()以
- 下列关于棉酚说法正确的是。()棉花植株矮小,叶片黄花,果枝和果节少,是由于缺少什么元素造成的?()棉酚具有杀虫作用。
棉酚具有防腐、抗氧化、抗聚合作用。
棉酚具有镇咳作用。
以上都对。#氮#
磷
钾
硫
- 河北省棉花播种时期如何确定?()GB1103-2007规定,籽棉大垛采取在不同方位、多点、多层随机取样方法,取样深度不低于()。棉花施()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CAT活性(叶龄30、
- 棉花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GB1103-2007对公定重量的定义是()。GB 1103-2007规定,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陆地棉纤维长度陆地棉一般在()。正确#
错误A、准重按棉
- 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双价抗虫棉的国家()一般7月16日至8月15日期间开花的成铃称为()相对稳定美国
中国#
日本
英国伏前桃
伏桃#
早秋桃
晚秋桃
- 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单位面积的铃数、每铃籽棉重(单铃重)、子指。HVI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测试原棉杂质采用()检测。()不是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正确#
错误A、激光扫描
B、光电透射扫描
C、高分辨率摄像机扫描#
- 用药防治棉花盲椿象应在上午9:00以前或下午17:00以后。GB 1103-2007规定,成包皮棉公量检验以批为单位,早熟陆地棉为()。正确#
错误A、0.5%
B、1%
C、1‰#
D、0.1‰出苗始期
出苗期
现蕾期#
花铃期立枯病,红腐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