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实验流行病学中盲法的应用是为了()。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减少选择偏倚
减少信息偏倚#
减少混杂偏倚
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传染期#
临床症状期
恢复期
病原携带
- 某中学为了解学生近视的患病情况,在6个年级56个班3000人中抽取600人进行视力检查,最合适的随机抽样方法是()。下列哪些疫苗为我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疫苗()。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分层整群抽样
- 在临床试验中,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某镇10万人口,2001年全死因死亡1000例。该年结核病患者总数为200人,其中男120人,女80人;结核病死亡40人,其中24例为男性。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匹
- 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前瞻性研究,必
-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某一特定的筛检试验,当用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时,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普查
抽样调查
队列研究#
现患调查
生态学研究疾病的患病率#
疾病的治愈率
灵敏度#
特异度#
Kappa值
-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应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1天
1个星期
1个月#
6个月
1年随机
对照
前瞻
匹配#
干预
- 推断某一因素是否与某种疾病有因果关联时,下列哪一条不适合()。关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连续传播,说法正确的是()。该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足够大
对关联进行统计学检验时得到的P值
暴露于该因素与疾病
- 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
易感者与土
- 属于垂直传播的是()。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胎盘传播#
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
机械传播
- 疾病高危人群的筛选是医学预防中的重要任务,采用以下哪个指标进行筛选能发现最早期发病人群()。多因子遗传病的发病有以下规律()。内暴露剂量
早期生物效应分子#
生物作用剂量
出现靶器官细胞凋亡
测量易感基因再
- 某乡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乡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为()。某乡有人口2万人约5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其中2000人进行某病的调查。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D发
- 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乳腺结节的频率指标应选用()。在临床试验中,非试验因素会影响疗效,需排除的非试验因素为()。发病率
发病专率
罹患率
时点患病率#
期间患病率年龄#
免疫水平#
病情#
病程#
其他疗法#
- 奈曼偏倚(Neymanbias)其实就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诊断怀疑或暴露怀疑偏倚
纳入或排除偏倚
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志愿者偏倚
检出症候偏倚空气传播
经水传播
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经食物
- 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用筛检来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充分病因
间接病因#
同机制有关的近因
必要病因
直接病因发病率或死亡率高#
病死率或复发率高
具备亚临床期的检测方法#
发
- 为了尽量减少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应该选用下列哪种病例最为理想()。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死亡病例
重症病例
新发病例#
现患病例
治愈病例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 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某中学为了解学生近视的患病情况,在6个年段72个班级4568人中抽取800人进行视力检查。诊断怀疑偏倚
人院率偏倚
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易感性偏倚
测量偏倚#D
- 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
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
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
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
- 某镇10万人口,2001年全死因死亡1000例。该年结核病患者总数为200人,其中男120人,女80人;结核病死亡40人,其中24例为男性。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
- 患病率指标来自()。研究疾病与职业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住院病例资料#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现况调查资料
门诊病例资料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暴露机会#
民族
劳动条件#
精神紧张强度#
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