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个指标()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常见潜伏期这个时间段内,则可断定此暴发为()RR
AR
OR
SMR#
AR%连续传播性流行
同源暴发#
混合型暴发
多次暴露
持续
- 高血压诊断标准中"临界高血压"标准为()评价某疾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阴性预测值的定义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哪一组病例最好()某地对麻疹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价,今年的伤寒发病率为10/10万
-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感染霍乱后免疫力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有()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对3个区8个不同地段抽取5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5800人进行调查
- 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氧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方法是()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包括()母亲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可提供哪类免疫()霍乱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下列不属于我国计划免
- 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现况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的描述正确的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引起流感流行属于()水源水的漂白粉消毒属()用一种筛选宫颈癌的试验,筛检结果
- 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氧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方法是()确定某因素与疾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
- 考察疫情,应计算哪个率()队列研究中()以下哪些符合"间接接触"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其随访结果见下
- 在一项研究某暴露因素和某病的联系的调查中发现:暴露者中发生该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9,据此可推断()下列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实验性研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故须慎重考虑()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2.2~4.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罹患率适用于()回顾性调查时()紫外线灭蚊灯属于()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混杂因素
无关因素
以上均不是慢性病
疾
- 某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区间为1.1~2.8.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死亡率的定义是()以下哪一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
- 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流感病毒中哪种病毒型别除存在于人外还存在于动物中()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是(
-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可信区间为0.8~1.8,此因素可能为()实验性研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故须慎重考虑()以下哪些符合"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 抽样单位为群体,再从群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称为()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性不包括()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失访偏性#
无应答偏性
回忆偏性
测量偏性
调查员偏性阳
-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以下哪些符合"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统计效率
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控制混杂偏倚#
控制选择偏倚
控制信息偏倚以散发为主
有周期性
儿童多见
有季节性
发病
- 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手段是()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在1000名已证实患宫颈癌和1000名未患宫颈癌的妇女中,同时随访30年,而话务员只有4例收缩压≥160mmHg,<95mmHg#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5mmHg,舒张
- 一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进行现况调查时,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
有严格的周期性
流行地区很局限
病例分布很集中
以上都对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
- 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目的不包括()作为疟蚊的条件不包括()肺癌的分布有以下特征,除外()传播途径是指()水源水的漂白粉消毒属()判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查明某地区、某人群某病的感染状况
探讨血清中某种成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