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62岁,神志昏迷,一侧瞳孔稍大,对侧肢体刺痛反应消失。女性,67岁,主因头痛,乏力3个月,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巴氏征阳性,胸片示右肺第二肋间可见阴影。对颅内压增高影响最为显著的颅内肿瘤是()以下对动眼神经核描述正确的
- 男性,62岁,突起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加重伴神志不清6小时。查体:血压160/100mmHg,神志昏迷,一侧瞳孔稍大,光反射消失,视力早期减退
C.意识障碍与呕吐
D.头痛、呕吐
E.头痛,伴有进行性视力减退#A.位于脑桥下部
B
- 对颈外动脉正确的说法是()有关内侧丘系,下列哪项正确()A.颞浅动脉发出面横动脉#
B.行于下颌后静脉的前外侧
C.至下颔头上方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
D.上颌动脉入颞窝
E.在下颌后窝内由浅面穿入腮腺A.在延髓中线
-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于()对颊神经正确的说法是()下列与杏仁体不符的是()A.恶性程度较高的颅内恶性肿瘤
B.脑脓肿
C.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
D.巨大脑膜瘤
E.结核性脑膜炎A.分布于颊粘膜#
B.是上颌神经的分支
C.穿
- 女性,34岁,近2年来无诱因下出现头痛头昏,清晨起床时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与病变的扩张速度呈以下关系()D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类似指数关系#
D.类似线性关系
E.没有关系
- 女,54岁,发热,头痛,呕吐20天,左侧肢体无力6天,发病前有皮肤感染史,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12.7×10/L,中性粒细胞0.76,核左移。以下对孤束核叙述正确的是()颧弓上缘相当于()组成下丘脑的是()以下对动眼神经核
- 62岁,突起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加重伴神志不清6小时。查体:血压160/100mmHg,检查不合作,一侧瞳孔稍大,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刺痛反应消失。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方法是()舌下神经核()BA.脑干诱发电
- 位于延髓内的副交感核是()A.上泌涎核
B.孤束核
C.副神经核
D.迷走神经背核#
E.动眼神经副核
- 突起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一侧瞳孔稍大,光反射消失,47岁,头痛发病,病程4个月,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意识清,下列哪一条是不正确的()枕外隆凸的内面是()下列有关新纹状体的叙述哪项正确()顶枕沟位于()对帽状
- 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对顶盖前区哪项说法正确()不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是()A.40~60ml
B.70~90ml
C.100~150ml#
D.160~200ml
E.250~300mlA.是深感觉反射中枢
B.是视觉皮质下中枢
C.是听反射中枢
D.是瞳
- 面部“危险三角”的感染传入颅内经过()位于延髓内的副交感核是()对于皮质核束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车上静脉
B.眶上静脉
C.面横静脉
D.颞浅静脉
E.以上都不对#A.上泌涎核
B.孤束核
C.副神经核
D.迷走神经背核#
- 下列有关豆状核的叙述哪项正确()A.位于内囊的内侧
B.被2个白质板分为3部分#
C.位于岛叶的外侧
D.与尾状核头不相连
E.外侧部为苍白球,内侧部为壳
-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依据是()诊断婴幼儿颅内压增高的可靠依据是()组成下丘脑的是()A.视乳头水肿#
B.喷射性呕吐
C.剧烈头痛
D.X线片显示脑回压迹加深
E.癫痫发作A.前囱门张力增高或和头围增大#
B.嗜睡与惊厥
C.
- 女性,34岁,近2年来无诱因下出现头痛头昏,清晨起床时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以下对孤束核叙述正确的是()颧弓上缘相当于()对腹后外侧核哪项说法正确()AA.包绕孤束#
B.为第1级传入神经元
C.不是味觉纤维的终止核
D
- 女性,34岁,近2年来无诱因下出现头痛头昏,清晨起床时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乳突后部的颅底内面是()脑干内特殊内脏运动核有()以下对斜方体叙述正确的是()对滑车神经核的描述,错误的是()
- 女性,34岁,近2年来无诱因下出现头痛头昏,清晨起床时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对颅内压增高影响最为显著的颅内肿瘤是()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腹后内侧核接受()组成下丘脑的是()对于前庭神经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 女性,67岁,主因头痛,右半肢体麻木,入院查体,血压正常,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完全性偏瘫,右侧巴氏征阳性,胸片示右肺第二肋间可见阴影。对腹后外侧核哪项说法正确()位居延髓的神经核团是()EA.为内侧丘系的终止核#
- 女性,67岁,主因头痛,右半肢体麻木,乏力3个月,神清,血压正常,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完全性偏瘫,胸片示右肺第二肋间可见阴影。对下丘核正确的说法是()DA.听觉的换元处#
B.与前庭神经相连
C.属于中脑结构
D.接
- 男性,56岁,半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晕症状,伴左下肢无力,左上肢发胀,双手麻木,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查体:除左下肢肌力IV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颅腔内容物中,脑组织占80%~90%,血液2%~11%,当颅内出现占位性病变而颅内压
- 男性,56岁,半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晕症状,伴左下肢无力,左上肢发胀,双手麻木,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查体:除左下肢肌力IV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乳突后部的颅底内面是()BA.直窦的位置
B.横窦的位置
C.平对上矢状窦
D.
- 男性,56岁,半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晕症状,伴左下肢无力,左上肢发胀,双手麻木,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查体:除左下肢肌力IV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颅内压增高昏迷病人,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措施是()位于延髓内的核团是()
- 女,发热,左侧肢体无力6天,中性粒细胞0.76,核左移。女,54岁,呕吐20天,左侧肢体无力6天,发病前有皮肤感染史,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12.7×10/L
- 女,54岁,发热,头痛,呕吐20天,左侧肢体无力6天,发病前有皮肤感染史,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12.7×10/L,中性粒细胞0.76,核左移。下列哪项不引起颅内压增高()间脑内特异性中继核团有()一侧的视束()疑核发出纤维
- 女,发热,左侧肢体无力6天,发病前有皮肤感染史,出现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为()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终止于孤束核的脑神经有()孤束核位于()下丘脑的纤维联系中,呕吐,视乳头水肿#
B.意识障碍,眩晕
E.头
- 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压力容积曲线的急剧上升说明()对外侧丘系叙述正确的是()对下橄榄核的描述,错误的是()A.40~60ml
B.70~90ml
C.100~150ml#
D.160~200ml
E.250~300mlA.颅内病变发展很快
B.血压过高
C
- 女,54岁,发热,头痛,呕吐20天,左侧肢体无力6天,发病前有皮肤感染史,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12.7×10/L,中性粒细胞0.76,核左移。不属内脏运动神经核的核团是()AA.孤束核#
B.上泌涎核
C.下泌涎核
D.动眼神经
- 对于颅内压增高致昏迷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对眶上切迹的描述,错误的是()A.给予呼吸兴奋剂
B.吸氧
C.气管切开#
D.气管插管
E.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A.位于眶上缘的中、内1/3交点处
B.位于眶
- 以下对斜方体叙述正确的是()A.与平衡觉的传导有关
B.支配斜方肌运动
C.其后缘是脑桥被盖部与基底部的分界线
D.内侧丘系的纤维穿行其中#
E.为前庭神经核发出横越到对侧的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