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添加剂,分子比,极距,阴极电流密度,槽寿命,阳极效应系数,电解质内杂质含量,两水平。电解槽热收入小于热支出。电解槽就走向冷行程,生产中称为()。预焙槽换阳极采取的方法是按()。电解
- 铝工业上的阴极包括(),边部炭块,(),阴极导电棒。电解质添加氟化钙能使氧化铝溶解度()。底部炭块;炭素内衬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 炭阳极在电解过程中参与电化学反应而连续消耗,炭阴极原则上只()而不消耗。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中,阳极上的电解产物是()。破损A、铝液
B、CO2气体
C、CO气体
D、CO2和CO气体#
- 极上氧化铝的目的是保温、防止阳极氧化和()。在破损电解槽中,常发现有一层类玻璃体层,这是由于()渗入到保温层中时发生一种腐蚀作用而形成的。降低铁炭压降A、电解质
B、铝液
C、铝液和电解质#
D、钠离子
- 铝电解阴极副反应主要有钠的析出、铝的溶解损失和()的生成。哪种添加剂会明显提高电解质的导电度()。碳化铝A、氟化锂#
B、氟化镁
C、氟化钙
D、氟化铝
- 决定直流电耗的两个因素是电流效率和()。在电解槽的生命周期里,钠对阴极的侵蚀速度是()为了保护炉帮和炉底新开槽在通电前装炉时必须先向炉帮四周辅撒一层()平均电压A、均匀的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A、冰晶
- 原铝中杂质主要有两类,一类属于金属杂质,另一类属于()。铝液的比重要比电解质的重,一般两者相差()g/cm3。非金属杂质A、0.05
B、0.2#
C、0.4
D、0.6
- 熄灭AE前应检查效应电压,槽控箱是否处于自动,()是否打开等情况。装炉时必须使用的物料有()。砂状氧化铝呈球状,其中α—Al2O3含量在()。下料气阀A、氟化镁
B、氟化铝
C、氟化锂
D、氟化钙#A、25%以下#
B、50%左右
- 提出残极后,应检查槽内()情况、()情况、炉底情况以及两水平等项目。氧化铝在电解质中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有关()优质品率指的是()炭渣;邻极A、电解温度和电解质成份#
B、电解质水平和炉膛
C、电流与电压
D、极
- 测量电解温度的方法主要有()和光学高温计测温法。电解质中传导电流的主要离子是()表面张力大,湿润性()。热电偶测温法A、Al3﹢
B、O2-
C、AlF63﹢
D、Na﹢#A、差#
B、好
C、影响不大
D、无影响
- 外取电解质或铝液时,工具先要充分(),防止爆炸。电解质同炭素界面上的表面张力越大,说明电解质中的Al2O3的含量()。铝电解过程中的阴极副反应有()。当阳极效应发生之后,应该()GB/T1196-93中Al99.85的铝锭其颜
- 发生漏炉时除集中力量抢修外,还必须有专人(),防止断路事故发生。看管槽电压
- 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把()控制在最佳的运行状态。铝电解对氧化铝的要求,首先是它的(),其次是化学纯度。电解质同炭素界面上的表面张力越大,说明电解质中的Al2O3的含量()。电解槽A、比表面积
B、氧化铝含量
C、粒
- 电解生产工艺技术参数主要有系列()、槽电压、()、分子比、()、阳极效应系数等。铝水平升高后侧壁散热()。发生针振槽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体系中加入AlF3的作用是()。电流强度;电
- 铝电解槽烟气净化分()和湿法净化两种方法。干法净化
- 电解槽生产初期,焙烧和()好坏是引起阴极内衬早期破损的关键环节。启动质量
- 我国铝行业现阶段电解槽的焙烧启动方法有铝液焙烧、()、()三种。当阳极效应发生之后,应该()电解槽启动后期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电解槽尽快进入正常稳定的生产阶段。焦粒焙烧;燃气焙烧A、立即向电解质中补
- 阳极设置过高或过低则会造成(),致使阳极偏流发红,导致电压摆。在其他条件相等时,阳离子电位越正,则它在阴极上放电的可能性越()。铝电解中,垂直磁场影响铝液波动,减弱垂直磁场主要是()。铝水平升高后侧壁散热(
- 铝电解通常所说的三场指(),(),()。下面的()是压槽。预焙槽换阳极采取的方法是按()。磁场;温度场;气体流动场A、极距过低#
B、极距过高
C、电压过高
D、槽温过高A、自然数顺序法
B、交叉法#
C、随机抽样
D
- 论上用1安培电流,电解1小时可在阴极上析出()克铝。最合适电解生产的氧化铝是()氧化铝。新启动电解槽为形成规整稳定的炉膛,在启动后期应()0.3356A、粉状
B、砂状#
C、中间状
D、微粉A、保持低电解质水平
B、保
- 电流强度是决定槽型和()大小的主要因素。铝电解的极化电压包含()。修补破损位置常用的物料有()由电流空耗造成的电流效率损失达()生产能力A、分解电压与阳极过电压
B、阳极过电压与阴极过电压
C、分解电压与
- 工业铝电解槽通常由(),上部结构,(),电气绝缘四大部分组成。其中上部结构包括承重椼架,打壳下料装置,阳极母线,集气排烟装置。160KA系列电解生产中,电流效率是92.5%,阳极消耗量为556Kg/t-Al,则阳极消耗速度约是(
- 铝电解槽按阳极结构可分为()和自焙槽。预焙槽
- 氧化铝—冰晶石熔体电解时,99%的电流是由()传导的。电解质中氧化铝过剩的特征之一是()。效应电压高低和稳定情况,可反映出电解槽()。Na+A、效应提前发生
B、效应滞后发生#
C、电解质水平下降
D、以上答案都不对A
- 同样大小槽壳的预焙槽与自焙槽相比可提高铝产量30%—40%,这一方面由于提高了();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槽膛内阳极的填充率。电解槽炉底返热,铝水温度高于电解质温度,电解质水平适当,要想把炉底温度降下来必须采取()
- 熔融电解质开始有固体析出时的温度,叫()。114.5KA预焙槽分5个工作状态,石墨焙烧时,它处于()铝电解过程是在()中进行的。初晶温度A、状态1#
B、状态2
C、状态3
D、状态4A、铝液
B、电解质#
C、铝液和电解质
D、
- 电解质的分子比是指氟化钠与氟化铝的()的比值。摩尔分子数量
- 常见的病槽有冷槽、热槽、()和碳化铝的生成、阳极长包、难灭效应、()、阳极断裂。在晶体分析法检查电解质成份的方法中,对试料的要求是:()为了保护炉帮和炉底新开槽在通电前装炉时必须先向炉帮四周辅撒一层(
- 电解槽的极距是指阳极底掌到()之间的垂直距离。电解槽烟气净化用的吸附剂是()。铝液镜面A、AlF3
B、NaF
C、Na3AlF6
D、新鲜Al2O3#
- 氧化铝是铝电解所用的原料,又是()的吸附剂。分子比降低使电解质的挥发损失()。电解槽工作电压包括以下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铝电解过程中,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增加,电流效率将会()。烟气净化A、增大#
B、减小
C
- 主要的含铝的矿物有高岭土、()、明矾石 。生产每吨原铝需在理论上消耗氧化铝()公斤。在计算机控制的中间下料电解槽上,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一般应控制在()。铝的电化当量是()。铝土矿A、6320
B、1889#
C、1920
- 生产中,电解质的损失除了挥发外,还有氧化和()损失。下面关于难灭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铝的电化当量是()。减小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的添加剂有()。水解A、难灭效应通常发生在沉淀多及电解质水平偏低的电
- 铝是一种()倾向极为强烈的金属,所以自然界中很少有以游离状态出现的铝。铝属于()金属。铝的理论产量公式是()氧化A、轻#
B、重
C、稀有
D、贵A、电流×电压×时间
B、0.3355×电流×时间×槽台数#
C、0.3355×电流×电
- 影响直流电耗的主要因素有()和()。杂质中含有下列物质混入电解原料中,能影响原铝质量的有()平均电压;电流效率A、氧化镁
B、氯化钠
C、氧化钙#
D、二氧化硅
- 电解生产中,电解槽内连接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称为电解质。阳极更换采用()熔盐体A、交叉法#
B、交替法
C、顺序:A1-A8B1—B8
D、对等法
- 解质水平有电解槽“()”之称,在电解过程中起着熔解(),导电和保持热量的作用。某系列中部一台电解槽炉底压降320mv,单点测量炉帮厚度5cm,阳极导电正常,可判断()血液;氧化铝阳极座的过深
炉帮空#
炉底沉淀多
阳极
- 电解槽的各项技术条件选定之后,运行中必须依此建立起稳定的()和(),使技术条件保持稳定,这是确保电解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关于电解质粘度不正确的是()氧化铝电解过程中,E极化=E分解()E过。热平衡;物料平衡
- 理想的槽膛内型是()均匀,规整地分布在阳极()周围,铝液被挤在槽中央部位,铝水波动很小。常用母线材料多采用()。在破损电解槽中,常发现有一层类玻璃体层,这是由于()渗入到保温层中时发生一种腐蚀作用而形成的
- 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的方针。950℃时,氧化铝的理论分解电压为(),而实际生产中实际分解电压一般在1.55~1.7V之间,二者之间的差别为过电压预焙槽换阳极采取的方法是按()。正常生产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换极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流效率、()和原铝质量。下面关于过热度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电耗A、过热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电解槽电流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B、过热度一般控制在10~20度之间。
C、初晶温度控制主要与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