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槽4天取样分析一次电解质分子比,若本次分子比比上次突然升高了许多()。A、槽子转热,炉膛化,炉帮中较碱组分回到电解质中#
B、投入了多量的ALF3
C、槽子转冷,而且较严重
D、电解质萎缩
- 预焙阳极的消耗速度与()有关。分子比降低使电解质的挥发损失()。A、电流密度#
B、极上保温料
C、母线行程
D、铝液高度A、增大#
B、减小
C、不改变
D、为零
- 阳极电流密度减小,电流效率()分子比降低使电解质的挥发损失()。下列关于焙烧作业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无关系A、增大#
B、减小
C、不改变
D、为零通电64小时左右以后可拆除软连接#
通电6
- ()都增加电解质的挥发损失。砂状氧化铝呈球状,其中α—Al2O3含量在()。A、温度升高#
B、分子比降低#
C、温度降低
D、分子比升高A、25%以下#
B、50%左右
C、80%以上
D、大于50%
- 减小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的添加剂有()。修补破损位置常用的物料有()A、氟化铝#
B、氟花锂#
C、氟花钙#
D、氟化镁#镁砂#
氟化镁
结壳块#
镁砖#
- 分子比是()的比值。下列添加剂中最能提高电解质导电率的是()耐火度不低于()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A、电解质与铝水
B、氧化铝
C、氟化铝与氟化钠
D、氟化钠与氟化铝#A、LiF#
B、NaF
C、CaF2
D、AlF3A、1580℃#
B
- 降低分子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提高电解质密度的添加剂有()。A、降低电解质初晶温度
B、增加氟化盐挥发损失
C、提高电解质导电度#
D、提高Al2O3溶解度A、氟化铝
B、氟花锂
C、氟花钙#
D、氟化镁#
- 在化验分析中,检查电解质成分通常采用既简便迅速,又比较准确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损失是()。A、热滴定法
B、肉眼观察法
C、晶形分析法#
D、酸碱滴定法A、铝的溶解损失#
B、电流空耗#
C、钠离子放电#
D、氧化
- 交接电解槽技术条件时,特别要交接好()引起难灭效应的原因是:()A、铝水平
B、极上保温料
C、换极情况
D、电解质高度#A、电解质含碳#
B、效应电压高
C、效应电压低
D、电解质氧化铝含量太低
- 盘存电解槽中在产铝量所选择的惰性指示剂必须满足()。铝电解采用低分子比电解质生产,电解质导电率会()。A、在铝液中易于溶解和扩散均匀化#
B、不进入阳极和电解质中#
C、由原料带来的惰性指示剂量基本稳定#
D、
- 电解槽启动后期是指()。A、从开始启动到停槽之间
B、从启动结束到停槽之间
C、从启动结束到正常生产之间#
D、从正常生产到停槽之间
- 氧化铝的熔点是()电解槽启动后期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电解槽尽快进入正常稳定的生产阶段。某系列中部一台电解槽炉底压降320mv,单点测量炉帮厚度5cm,阳极导电正常,可判断()A、1000
B、1050
C、2000
D、2050#A
- 分子比降低使电解质的挥发损失()。A、增大#
B、减小
C、不改变
D、为零
- 燃气焙烧法与铝液焙烧法、焦粒焙烧法相比较的优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焙烧速度快
B、焙烧能量利用率高#
C、焙烧效果好#
D、操作简单
- 外加到两极上能够长期进行电解并析出电解产物的最低电压叫()。A、工作电压
B、平均电压
C、极化电压#
D、分解电压
- 当阳极效应发生之后,应该()电解温度每降低10℃,电流效率可提高:()A、立即向电解质中补充氧化铝
B、立即用木棒或大耙熄灭
C、视效应的情况决定加料时刻和熄灭时刻#
D、立即降电压熄灭A、2%
B、1%#
C、2.5%
D、0.5
- 铝液的比重要比电解质的重,一般两者相差()g/cm3。铝电解生产电能利用率为()。A、0.05
B、0.2#
C、0.4
D、0.6A、20~30%
B、40~50%#
C、60~70%
D、80~90%
- 电解槽出现针振时可适当()。A、降低电压
B、抬高电压#
C、降低铝水平
D、降低电解质水平
- 设备一级保养是以()为主,以维修工人辅导进行。A、操作人员#
B、管理人员
C、设备部门
D、公司设备管理员
- 下面三种焙烧方法中,对阴极内衬热冲击最大的是:()出铝后若槽膛畸形严重,铝液过浅,槽底又有大量沉淀,容易造成()铝在金属中属于()A、铝水焙烧#
B、碳粉或石墨焙烧
C、燃料焙烧
D、铝屑焙烧A、难灭效应#
B、滚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