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DIC()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白血病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vWF#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前列环素
硫酸乙酰肝素
血栓调节蛋白血清溶菌
- 10岁,低热,有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30%,原始细胞50%,血小板20×109/L,骨髓穿刺显示:原始细胞56%,涂抹细胞增多,POX(-)。断裂
数目畸变#
易位
缺失
重复E
-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期()FAB分型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DIC外周血涂片染色可见()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
贮存铁更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
- 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关于NAP的临床意义,哪项是错误的()锚蛋白
收缩蛋白
肌动蛋白
跨膜糖蛋白#
肌球蛋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时则增强
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增加,而病毒
-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NAP积分增高
尿红细胞生成素减低#
血浆红细胞生成素增高
胎儿血红蛋白增高
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
- 下列组合哪项不符合PNH的实验室检查()区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试验是()PNH--蔗糖溶血试验阳性
PNH--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PNH--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PNH--属于红细胞膜异常溶血性贫血
PNH-
- 3~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某男,加重伴皮肤黄染1个月。检验结果: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53×109/L,网织红细胞18%;蔗糖溶血试验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 下列哪项叙述符合PNH()女性,血红蛋白55g/L,MCV74fl,MCH20pg,MCHC30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红细胞淡染区扩大,初步诊断缺铁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主要受累的是红细胞
为大细胞正色素性或低
- 红细胞起源于()缺铁性贫血的检验结果有()原始红细胞
肝
骨髓造血干细胞#
巨噬细胞
早幼红细胞铁降低#
总铁结合力降低
铁饱和度降低#
铁蛋白降低#
贮存铁升高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
- FAB分型将ALL按细胞大小分为()说明红细胞代偿性增生()3型#
4型
5型
6型
7型网织红细胞数增多#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Coombs试验阳性
Ham试验阳性
血间接胆红素阳性,尿胆原、粪胆原增加目前国际通用FAB形态学分型,即
- 收缩蛋白的a链用限制性胰蛋白酶消化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有关含铁血黄素尿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下列哪种体液因子对造血起到抑制作用()4个肽段
5个肽段#
6个肽段
3个肽段
2个肽段慢性血管
- 人类最早的造血地点是()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个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4.25×109/L,Hb134g/L,WBC19.1×109/L,以淋巴细胞系增生为主,淋巴细胞7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不属于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是()关于溶血性贫血机制不包括()多见于男性
常有家族史
遗传形式多为不完全X染色体性连锁隐性遗传,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大细胞性贫血#
部分
- 有关血小板膜的结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关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导致下列哪些情况发生()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含糖蛋白
含单层磷脂#
含Ca2+-Mg2+-ATP酶
含有关受体
含Na+-K+-ATP酶
- 抑制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因子是()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于()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促红细胞生成素
集落刺激因子
血小板生成素
乳酸铁蛋白#
淋巴因子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白血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Waldenstram巨球蛋白血症的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好发于老年人
溶骨性病变较多见#
可多年无症状
可有神经系统损害
血液黏滞度增高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患病后临床发展缓慢,可多年无症状。大量的高分子巨球蛋白导致血
- 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主要与哪种功能有关()细胞凋亡是在基因调控下的自我消亡过程
细胞凋亡质膜完整
细胞凋亡细胞器完整
细胞凋亡核DNA随机不规则断裂#
细胞凋亡无炎症反
- 染色体结构畸变不包括()女性,35岁,左上腹胀伴纳差,消瘦乏力两个月。有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度压痛,脾脐下4cm。白细胞250×109/L,分类中有较多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改变。断裂
缺失
嵌
-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改变是()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再障常累及的部位是()骨髓增生活跃
巨核细胞减少
粒红比例降低
粒细胞系统成熟停滞于早期阶段#
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
- 患者,男,45岁,确诊慢性肝病10年,反复鼻出血及皮肤瘀斑半年。体检面色灰暗,皮肤瘀点,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腔积液征阴性。PT为18s(对照为12s),单核细胞<20%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再障的发病机制是与
- 某患者诊断为(G-6-PD)缺乏症伴血管内溶血。下列哪项不是该患者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尿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网织红细胞升高#
血浆结合珠蛋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