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为()女,14岁,肝、脾肋下1cm,N0.3,L0.2,原始细胞0.5,急性白血病的贫血属哪种贫血()在用ELISA法测定β-TG时,PAS反应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状,底色不红
ACP染色呈阳性,且不被L酒石
- 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是()下列哪种疾病常无脾肿大()符合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是()PS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而促进了血栓的发生,PS的意思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5a型具有的染色体核型是()诊断多
- 如经过化疗后,认为急性白血症病人已达到完全缓解,但下列哪项指标除外()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是()转铁蛋白增高常见于()临床上无浸润的症状和体征
血象恢复,无白血病细胞
原始细胞<5%
骨髓
- 73岁,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85/L,白细胞2.1×109/L,骨髓检查分类不明细胞约占8%。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缺铁性贫血可见()属于血管壁检验的是()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形态分为四型,15岁,怀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 以下对诊断早期B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特异而敏感的免疫标记是()不属于药物免疫性溶贫的是()下列说法哪项符合纤溶系统理论()急性白血病时,推测原始细胞的归属时应结合观察()各期粒细胞均呈阴性的化学染色是(
- 既往体健,近2周出现皮肤成片淤斑,经常鼻出血;查体:贫血面貌,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活动受限。上、下肢皮肤各有2处3cm×3cm大小的新鲜出血斑,29岁,既往体健,经常鼻出血;查体:贫血面貌,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活动受限
- 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分类基本正常,POX强阳性CML急变后髓细胞变其免疫表型多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NEC),且较细小,NEC中原始细胞
- 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呈阳性反应见于()5%~10%#
5%~15%
10%~15%
10%~20%
15%~20%收缩蛋白
锚蛋白
带3蛋白
4.1蛋白
以上全部#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
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纤溶系统
- 下列哪项不符合毛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反应()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CLL早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占()女,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发热伴鼻腔出血、齿龈出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CLL血象特点()属于纤溶活性测定的是()符合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血清抗HTLV-1抗体是诊断下列哪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
- CML早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列哪项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M()。明显升高
正常或稍高#
轻度降低
中度降低
重度降低MCV82f1,MCH29pg,MCH36pg,MCHC410g/L
MCV71f1,MCH27pg,MCHC340g/L
MCV61f1,MCH22pg,MCHC
- CM()。下列哪项符合骨髓的有关叙述()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的属()下列哪项不符合红细胞膜的病理生理特征()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
- 12岁,伴头晕、乏力、食欲欠佳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2g/L,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浆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能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急性单核细胞白
- 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核染色质较粗,核仁小而不清
以中淋巴细胞为主,核仁小而清晰
以大淋巴细胞为主,核染色质疏松,核仁大而清晰
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核染色质较疏松,其他染色从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
- 其中有明显空隙的阶段是()颗粒常覆盖在细胞核上的是()在肝脏受损早期即出现活性减低的凝血因子是()女,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发热伴鼻腔出血、齿龈出血10日。查体见皮肤弥漫淤点和大片淤斑;检验结果:血红蛋白
- 关于凝血因子的描述,病程短
NAP积分明显下降或为零分
骨髓中找到吞噬细胞性组织细胞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胞质中特异性颗粒的分布、颜色以及类型
胞质的颜色和量的多少
核染色质的形态特点以
- 下列说法哪项符合纤溶系统理论()急性白血病时,推测原始细胞的归属时应结合观察()用于显示溶血检验的是()CML可见()戈谢病()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改变()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几
- 下列哪项不符合抗凝血酶生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未受累部位穿刺骨髓,30岁,因面色苍白,气短,肝脾未及,红细胞2.0×1012/L,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而引起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STP是指()AT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
A
- 检验结果正确的是()女,12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食欲欠佳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原始细胞占84%,粪排出<60%
组织胶负荷试验,手脚麻木
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
外周血中
- 下列哪项不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是()下列疾病中存在骨髓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的是()正常骨髓象中,阻止FM的交联
碎片Y和D可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
碎片E可以抑制凝血
- 首选试验是()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M0型和M1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显著区别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选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Ⅻa#
Ⅴa
Ⅶa
T
- 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可能几天、几周,且被NaF抑制
PAS染色红系呈强阳性反应
AS-DCE染色呈阳性
POX多呈阴性反应,底色不红#
ACP染色呈阳性,核仁多个而明显,核染色质较疏松,核仁小而清晰
以大
- 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是下列哪一组()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以瀑布学说为基础的传统凝血过程()骨髓特点是骨髓中原始细胞≥90%(NEC),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符合此特征的白血病是()属于血管壁检验的是()骨
- 下列哪项与血栓前状态的发生无关()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不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型()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血小板被激活或功能亢进
凝血因子含量增
- 下列哪项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室检查不符()不符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的是()APTT和PT都正常多见于()男,20岁,心肺无异常,肝在肋下1.5cm,脾在肋下1cm;血象:Hb60g/L,WBC2×109/L,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冷
- 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纤溶亢进症的诊断标准()抗因子Ⅹa活性用于监测()属于缺铁性贫血缺铁早期的特点的是()以下情况中会出现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CML血象检验中贫血呈何种类型()下列哪一型多发性骨髓瘤易并发
- 其他疾病均可引起贫血()M1型白血病,主要是指()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的属()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活跃最有意义的血象改变为()符合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PLT、原发性纤溶减低,DIC升高
F
- 血友病A、B分别缺乏下列哪两种因子()女,14岁,白细胞4×109/L,N0.3,原始细胞0.5,血小板20×109/L,POX阴性反应。诊断可能为()下列关联描述正确的是()Ⅴ、Ⅷ
Ⅸ、Ⅷ
Ⅷ、Ⅸ#
Ⅸ、Ⅺ
Ⅷ、ⅪITP(急性型)
恶性淋巴瘤
急性
- DIC的出血特征是()为了鉴别CML与类白血病反应,首选试验是()女,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发热伴鼻腔出血、齿龈出血10日。查体见皮肤弥漫淤点和大片淤斑;检验结果: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3.
- APTT正常和PT延长多见于()下列哪项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室检查不符()在部分恶性组织细胞病病例的血象中找到异常组织细胞是在()男,29岁,肝肋下1cm,胸骨轻度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验结果:血红蛋白1
- APTT和PT都正常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在临床上病程进展最快()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3cm×3cm肿块而且质硬;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6g/L,
- 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可见于下列况,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右下肢皮肤可见3cm×3cm肿块而且质硬;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6g/L,部分原始细胞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CML巨核细
- 皮肤淤点、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单核细胞0.5,发烧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2cm×2cm),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ALP积分5分,α=-NBE(-)。据此,甚至几个月#
采用压迫止血或
- 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的筛检试验是()巨核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30岁,油漆工人,伴下肢反复淤点2年就诊,心率120次/分,血红蛋白6%/L,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心肺正常,无破溃属于血管壁检验的是()细胞膜结构有两个最基本
- 近2周出现皮肤成片淤斑,巩膜不黄,心肺正常,腹软,脾肋下2.0cm,无压痛,而颗粒之间的胞质呈红色,前者为≥90%,后者为30%~89%,故骨髓增生以原始单核细胞为主
- 20岁,心肺无异常,脾在肋下1cm;血象:Hb60g/L,PLT20×109/L。该患者最可能是什么疾病()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特点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选用()多发性骨髓瘤()女,18岁,胸骨压痛(+),全部来自血液,来自血液和
- 一期止血缺陷是指()APTT正常和PT延长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实验室诊断依据不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3cm×3cm肿块
- 既往体健,巩膜不黄,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胸骨压痛(++),心肺正常,肝肋下1.5cm,无压痛,无破溃CML巨核细胞变其免疫表型多显示()骨髓纤维化尤其要注意与下列哪种疾病加以鉴别()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颗粒或块
- 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以瀑布学说为基础的传统凝血过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选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本特征是()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
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内外两
- 在TXB2或6-酮-PGF10ELISA法测定中,以OPD显色常选择的比色波长为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活性测定中,待测血浆与乏因子基质血浆混合后测定的项目是()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共同点是()区分AML与CML的主要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