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绿色开采技术”中()形成“保水开采”技术。按地测标准化要需具备的地质台帐有:井田大中型构造台帐、井筒石门见煤点台帐、()()就是上区段采动影响稳定后,紧贴上区段废弃的巷道,在煤层边缘的煤体内重新掘进一条巷
- 在支架的性能曲线中,活柱下缩时,工作阻力的增长率由急剧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的转折点处的工作阻力称()。初工作阻力#
支护阻力
始动阻力
摩擦阻力
- 在顶板压力作用下,活柱开始下缩的瞬间支柱上所反映出来的力称为()。()在具有一定的工作阻力的同时还具有可缩性,将支架内力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既能保持围岩的稳定,又能避免支架的严重损坏。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巷
- 由开切眼到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安装锚杆时通过拧紧螺母产生的锚杆托板对围岩的预紧力,以及锚杆托板阻止围岩向巷道内位移对围岩施加的径向支护力称为()。局部冒顶
老顶断裂
直接顶初次垮落
老
- 支架支设时,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柱的()。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四个等级,中等突水点突水量为()m3/h。A、初撑力#
B、初工作阻力
C、支架载荷
D、支护阻力≥1800
>600~1800
≤60
>60~600#
- 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或滑落失稳,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将刚达到充分采动状态的采空区尺寸称为临界开采尺寸,如果采空区尺寸小于临界开采
- 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局部冒顶
周期来压#
直接顶初次垮落
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 观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指标有顶底板移近量、支架载荷量和支柱()下缩量,一般称为“三量”。一类井田的极限布孔密度不超过()个/km2纯中性水的PH值为()采集数据时采集器与支架压力分机的距离不得超过().活柱20
10
- 位于未经采动的煤体内,巷道两侧均为煤体,称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发现漏水情况,()。缓倾斜煤层直接顶分类基本指标τr≤8为()顶板
- 根据钻屑量预测冲击矿压危险时,常采用钻出()与正常排粉量之比,作为衡量冲击危险的指标。“绿色开采技术”中()形成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技术。锚杆杆体是锚杆的主体,杆体屈服强度σs<340MPa为()。巷道
- 实际测定表明,采场顶板下沉量与()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就是上区段采动影响稳定后,紧贴上区段废弃的巷道,在煤层边缘的煤体内重新掘进一条巷道。采深保留老巷部分断面沿空掘巷
双巷掘进
完全沿空掘巷#
留小煤墙沿
- 与回采空间在同一层面的巷道称为()。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不得小于().使用锚杆拉力时,加压应缓慢均匀,一般不超过其额定压力或拉力值的多少?()增压区内的应力()原岩应力。本煤层巷道A、10米
B、15米
C、20
- 在上下区段之间,上区段采空区形成的残余支承压力与下区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叠加,在煤层向采空区凸出的拐角,形成很高的叠合支承压力,应力增高系数可达()。综采工作面两顺槽行人侧宽度不小于().5~7A、0.5米
B、0
- ()是监测顶板锚固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变化趋势的一种监测装置。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应力场称为()。顶板离层指示仪局部冒顶
周
- 锚杆支护通过锚入围岩内部的杆体,它的受力状况以及它对围岩的作用方式比棚式支架复杂得多。国标GBJ86—85将锚固力定义为锚杆对围岩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均是()断裂失稳导致的。软岩的特性是()。约束力A、直
- 顶板下沉速度这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支架活柱下缩量通常是指().综采端面距要求()下面哪一种端头支护不符号《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回采工作面每次采集数据间隔时间不小于几小时。()顶底板移近量A、一个循
- 为了区别于其他煤层,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煤层开采引起回采空间周围岩层应力重新分布,还会向底板
- 无论采用液压自移支架还是单体支柱,第二分层工作面的支架载荷要比第一分层()。锚杆锚固力试拉应分几次进行试拉().防止煤壁片帮或片帮使起遮蔽作用的装置是()。小A、2次#
B、3次
C、4次A、护帮装置#
B、侧护装
- 开采解放层是防治冲击矿压的有效和带有根本性的()防范措施。一个煤层(或分层)先采,能使临近煤层得到一定时间的()。区域性;卸载
- ()支护这种布置方式的截深是顶梁长度的一半。每进一刀,隔一架棚挂一根梁。将对顶板仅起掩护作用的液压支架称为()液压支架。采掘工作面风流中C02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错梁式支撑式
垛式
纯掩护
- 在实际应用中定义:巷道开掘前所处位置的最大主应力与巷道围岩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为()。巷道稳定性指数
- 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机电峒室允许的最高温度分别是:()25℃和30℃
26℃和30℃#
26℃和29℃
25℃和29℃
- 锚杆锚固力试拉应分几次进行试拉().回采工作面每次采集数据间隔时间不小于几小时。()A、2次#
B、3次
C、4次A、1
B、2#
C、3
- 综采乳化液泵站压力要求: ().支架工作阻力的单位应是().A、≥26MPa
B、30MPa#A、KN#
B、MPa
- 悬吊理论认为:锚杆支护的作用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岩层悬吊在上部稳定岩层上,增强较软弱岩层的()。锚杆杆体是锚杆的主体,杆体屈服强度σs≥600MPa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
- 在我国煤矿中较常应用的是留小煤墙的()。矿井地质报告应多长时间修编一次。()由于围岩深部与浅部变形的差异,锚杆通过粘结剂对围岩施加()来抑制围岩变形。沿空掘巷方式8~10#
9~10
7~9
6~8粘锚力#
切向锚固力
残
- 强烈冲击矿压抛出煤量在()以上,震级在2级以上的冲击矿压。50t
- 回采工作面每次采集数据间隔时间不小于几小时。()A、1
B、2#
C、3
- 放顶煤开采时()往往反映顶煤破碎充分,破碎的块度小,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易于放出。综采乳化液泵站压力要求: ().顶煤累计位移量A、≥26MPa
B、30MPa#
- 巷道观测的项目有()工作面沿倾斜和仰斜方向及开切眼一侧煤体上形成的支承压力,在工作面采过一段时间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称为()。下面哪一种端头支护不符号《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A、围岩表面位移#
B、围岩
- 回采工作面支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性: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二是必须具有良好的()。围岩运动包括()形式。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将突水点划分为四个等级,中等突水点突水量为()m3/h。可缩性;支撑性能A、两帮#
B、
- 底板巷道与上部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尽可能选择在距煤层一定距离的较坚硬的岩层内,但通常不超过()。()一般用两片竹片制成30mm×20mm?的矩形截面杆体,楔缝因竹片自然形成,内外锚头均采用木楔。50m普通树脂锚杆
高
- ()一般用两片竹片制成30mm×20mm?的矩形截面杆体,楔缝因竹片自然形成,内外锚头均采用木楔。普通树脂锚杆
高强度树脂锚杆
超高强度树脂锚杆
普通竹锚杆#
- 巷旁支护是指()范围以外,与采空区交界处架设的一些特殊类型的支架或人工构筑物。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在支架的性能曲线中,活柱下缩时,
- 摩擦式锚杆是通过钢管与孔壁之间的摩擦作用达到锚固的目的,多为()。锚杆杆体是锚杆的主体,杆体屈服强度σs<340MPa为()。全长锚固式普通树脂锚杆#
高强度树脂锚杆
超高强度树脂锚杆
注浆锚杆
- 总的来说,煤的强度大,弹性好,冲击矿压的倾向性就()。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支架活柱下缩量通常
- 放顶煤开采时煤层的硬度系数越低,顶煤始动点超前距离越大,累计位移量越大,()越充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在()上。()与力源有关,软岩在构造应力、地下水、重
- 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相邻区段巷道保留下来,供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使用的巷道,称为煤体-无煤柱()巷道。沿空保留
- 预应力锚索与普通锚杆相比锚索长度(),能锚入深部较稳定的岩层中,同时施加较大的预应力。较长
- 端面距为1m时的端面破碎度称为顶板冒落敏感度,我国称为()。()与力源有关,软岩在构造应力、地下水、重力、工程偏应力作用下,体积扩胀。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夹α角()25°~30°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