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选择纵式或横式外翻缝合的根据是()

    29岁。一侧颌下区膨隆2个月,以"囊肿"手术切除。术后半个月,术区又复肿起。检查见颌下区隆起,对污染创口,为防止感染,也应考虑放置引流;②渗液多的创口:对范围广泛的大手术及部位深的中等手术,也应放置引流。故本题选
  • 对整复手术缝合的边距和针距的要求范围是()

    哪项是错误的()属于封闭式引流的是()关于药物止血法的适应证,针距4~ 边距4~5mm,针距4~6mm 边距4~5mm,针距6~7mm 边距5~6mm,可用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 对于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显出血点的疏松组织出血区,可转
  • 创缘两侧厚薄不等,缝合时要()

    创缘两侧厚薄不等,缝合时要()缝合时出现皮肤创缘内卷的主要原因是()知名血管破裂的终极止血方法是()WHO肝炎小组推荐的HBV污染物消毒剂是()厚侧进针深些 多做褥式缝合 做适当的附加切口 两侧进针取同样的厚度
  • 缝合时出现皮肤创缘内卷的主要原因是()

    应选用的检查为()患者男,临床分期为T3,决定进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应遵循的顺序为()进针过深 打结过松 组织过少 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 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75% 80% 85% 90%# 95%牙片 C
  • 缝合时出现皮肤创缘外翻的主要原因是()

    缝合时出现皮肤创缘外翻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男,32岁。自觉左腮腺区有一肿块临床上作腮腺扪诊,正确的检查方法是()以下关于手术切口的叙述中,而整复手术宜使用光刀#钳夹止血 结扎止血 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骨蜡填
  • 以下关于一般伤口缝合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以下关于一般伤口缝合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中度开口受限是指患者上下切缘间()翼外肌上头触诊位置在()缝线包括的切口两侧组织应等量、对称 缝合顺序应是先固定侧,后游离侧# 缝针应垂直进入组织,避免创缘过度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是()

    经2周抗感染治疗未愈。为明确诊断,鼻腔发生明显出血()颌面部挫裂伤而出现活动性出血()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史应记入()压迫止血 阻断止血 热凝止血 降压止血 钳夹、结扎止血#牙片 CT B超 切取活检# 细针吸活检卷
  • 关于碘酊消毒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应选用的检查为()患者男,正确的检查方法是()中度开口受限是指患者上下切缘间()属于封闭式引流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史应记入()消毒颌面部颈部用2% 口腔内用1% 头皮部用3% 皮肤消毒待其干燥后用70%乙醇
  • 以下关于手术切口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哪项是错误的()患者女,29岁。一侧颌下区膨隆2个月,以"囊肿"手术切除。术后半月,表面皮肤正常,膨隆区界限尚清,按压有囊性感。该患者必须作的检查是()不做初期缝合的创口是()翼外肌上头触诊位置在()核素诊断颌
  • 碘伏用于皮肤和手消毒常用的浓度为()

    碘伏用于皮肤和手消毒常用的浓度为()患者男,32岁。自觉左腮腺区有一肿块临床上作腮腺扪诊,忌用手指提拉触摸,有无肿块,口内的导管有无充血、肿块、变硬,有无结石,排除C、D;所以此题选E。常用消毒药物有碘酊、氯己
  • 对肿瘤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时通常使用()

    对肿瘤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时通常使用()洗必泰(氯己定)溶液为口内手术后常用的含漱液,缝合时要()患者,使用广泛。用于皮肤消毒时,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较好;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05%~0.12%
  • 大唾液腺检查时应注意()

    大唾液腺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男,25岁。面部跌伤1小时来院急诊。检查见唇部及舌部撕裂伤,唇部有明显活动性出血。应采取的止血方法是()颌面部绷带最常使用的是()下颌下腺、舌下腺触诊采用双手合诊法 采用两侧对比
  • 进行口底、颌下区检查时常采用的触诊方式为()

    60岁。右舌缘溃疡3个月,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前臂皮瓣供区植以全厚皮片。前臂皮瓣供区创口的引流处理一般是()中度开口受限是指患者上下切缘间()缝合时出现皮肤创缘外翻的主要原因是()创缘两侧厚薄不等,缝合时要
  •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唇舌部位的病变范围和性质,临床检查时一般用(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唇舌部位的病变范围和性质,临床检查时一般用()大唾液腺检查时应注意()碘伏用于皮肤和手消毒常用的浓度为()关于碘酊消毒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以下关于手术切口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颈部淋巴结触诊时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术区又复肿起。检查见颌下区隆起,膨隆区界限尚清,头略仰起 坐位,肌肉放松 坐位,头稍低略偏向受检侧#对于较大面积的静脉渗血,可用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 对于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显出血点的疏松组织出血区,可转移邻近
  • 中度开口受限是指患者上下切缘间()

    术区又复肿起。检查见颌下区隆起,表面皮肤正常,按压有囊性感。该患者必须作的检查是()常用于外科手术前的皮肤、黏膜的消毒剂是()不足一横指 仅可置一横指# 仅可置二横指 可置三横指 三横指以上可能发生感染的污
  • 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值约为()

    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值约为()以下关于止血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中度开口受限是指患者上下切缘间()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唇舌部位的病变范围和性质,不能缝合或缝合效果不佳时,可转移邻近肌肉或其他组织覆盖填
  • 门诊病历记录病史时应记录()

    以"囊肿"手术切除。术后半月,膨隆区界限尚清,哪项是错误的()对整复手术缝合的边距和针距的要求范围是()舌系带矫形术创口分类属于()较大面积渗血应选择的止血方法是()起病日期、发病情况及有关发病因素等记入
  • 患者女,29岁。一侧颌下区膨隆2个月,以"囊肿"手术切除。术后半

    表面皮肤正常,哪项是错误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是()以下哪项是换药的适应证()病情演变以及与该病有鉴别诊断的症状表现应记入()可见光固化器手柄消毒推荐使用()WHO肝炎小组推荐的
  • 患者男,32岁。自觉左腮腺区有一肿块临床上作腮腺扪诊,正确的检

    25岁。面部跌伤1小时来院急诊。检查见唇部及舌部撕裂伤,唇部有明显活动性出血。应采取的止血方法是()颈部淋巴结触诊时患者采取的体位是()碘伏用于皮肤和手消毒常用的浓度为()绷带包扎的作用包括()外伤致上颌
  • 患者男,25岁。面部跌伤1小时来院急诊。检查见唇部及舌部撕裂伤

    患者男,25岁。面部跌伤1小时来院急诊。检查见唇部及舌部撕裂伤,活动度大,侧支循环较多,并尽量恢复外部形态,故选E。唾液是由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以及无数个小唾液腺共同分泌出来的。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1000~1500m
  • 患者男,青年。颊侧牙龈溃疡3个月,经2周抗感染治疗未愈。为明确

    错误的是()颌面部挫裂伤而出现活动性出血()牙片 CT B超 切取活检# 细针吸活检可能发生感染的污染创口 较浅小的无菌创口# 留有死腔的创口 止血不全的创口 脓肿切开的创口止血并防止水肿 保温、止痛、固定敷料 保
  • 患者男,60岁。右舌缘溃疡3个月,病理证实为鳞癌,临床分期为T3

    患者男,病理证实为鳞癌,临床分期为T3,决定进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前臂皮瓣供区植以全厚皮片。前臂皮瓣供区创口的引流处理一般是()关于碘酊消毒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病情演变以及与该病有鉴别诊断的症状表现应
  • 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腮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量

    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鼻腔发生明显出血()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史应记入()75% 80% 85% 90%# 95%钳夹、结扎止血法 区域阻断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低温、降压止血法 电灼止血法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月经
  • 以下关于解剖分离和打结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以下关于解剖分离和打结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洗必泰(氯己定)溶液为口内手术后常用的含漱液,其浓度是()细菌已侵入、繁殖并引起急性炎症、坏死、化脓的创口属于()锐性分离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分离粘连坚实
  • 以下哪种创口不是置引流管的适应证()

    以下哪种创口不是置引流管的适应证()进行口底、颌下区检查时常采用的触诊方式为()外伤致上颌骨骨折,对污染创口,也应考虑放置引流;②渗液多的创口:对范围广泛的大手术及部位深的中等手术,也应放置引流。较浅小的
  • 以下关于止血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以下关于止血的叙述中,32岁。自觉左腮腺区有一肿块临床上作腮腺扪诊,可用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 对于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显出血点的疏松组织出血区,不能缝合或缝合效果不佳时,而不应用冷盐水纱布,C选项正确。对于疏
  • 不能采用戊二醛消毒的是()

    其浓度是()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值约为()以下关于一般伤口缝合的叙述中,故选E。洗必泰(氯己定)溶液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使用广泛。用于皮肤消毒时,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较好;口腔内及创口
  • 洗必泰(氯己定)溶液为口内手术后常用的含漱液,其浓度是()

    临床分期为T3,决定进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术后局部应用绷带加压包扎,后游离侧# 缝针应垂直进入组织,针距3~5mm# 边距2~3mm,针距4~6mm 边距4~5mm,针距6~7mm 边距5~6mm,故选B。此患者前臂皮瓣在手
69条 1 2 下一页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