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要严格按图施工,做到自检和互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有一个2400N的重物,被6根绳子的滑车组吊着,则每根绳子受力为物重的()。结构吊装梁柱脚手架的宽度不得小于(),两侧必须绑两道护身栏,满铺脚手板。
- 物料提升机外侧宜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木脚手架1000平方米,单排架高10米,杉杆长6米,约用拉杆()根。木脚手架小横杆伸出立柱部分不得小于()毫米。钢丝绳夹头固定方式用()方式连接,连接力最强。脚手架作业层
- 如果知道某一个四门滑车的容许荷载为240kN,则其中一个滑轮的容许荷载为60kN。木井架立杆间距最大不得超过(),纵向水平杆间距为1.2~1.3m,最下一步纵向水平杆离地为1.7~1.8m。屋面用的挑檐脚手架,在使用时必须严格
- 各种杆件端伸出扣件盖板长度应木脚手架板厚不小于()毫米。当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在24—50m之间时,连墙件必须按两步三跨进行设置,每道连墙件覆盖的面积不超过()m2。采用双管立杆方式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
- 滑行法,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铺设搭接脚手板时,要求两块脚手板端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柱子起吊时,防止柱子在吊运时晃动或挤人,强度为每平方毫米1400~2000N的高强度钢丝捻成。单机旋转法起吊柱子时,在预制柱
- 在吊装每一构件时,都有绑扎、起吊、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等几个操作工序。高层建筑中当建筑物层高低于3m,房屋的柱、梁、剪力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选用()。如果起吊时没有选择好(),则在起吊后由于钢丝
- 横杆搁入墙内不小于24cm。吊装工字形截面的柱子,使搭设时斜杆的底端能支承住,挑架子的挑出宽度不大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中,角度相交的杆件用()扣件。当高压线电压为10-35KV时,脚手架与高压线之间的水平和垂直
- 单排架横杆进墙的脚手眼应选择适当位置,下列哪些部位不能留脚手眼()。(1)土筑墙,1/2砖墙和柱。(2)宽度小于1米的窗间墙。(3)砖过梁上和过梁成60度的三角形范围内。(4)梁及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mm的范围内。A
- 工地上的种类坑、槽、洞口,夜间均应设置警示灯。木杆搭接绑扎时,绑扣不得少于()道。钢丝绳中有断股者应()。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宜靠近门架的横梁设置,距横梁最大不宜大于()mm。正确#
错误A、2
B、3#
C、4
D
- 为了防止拔杆两脚在受负荷后向外滑移,要求用8号铅丝把人字拔杆两脚拉住。在滚运物体时,要使物体沿直线前进,必须使滚道()。用手扳葫芦升降吊篮时,必须增设一根直径为12.5mm的保险钢丝绳,以保证手扳葫芦发生打滑或(
- 安装的网面垂直于水平面,防止人或物坠落的安全网叫平网。立杆承受的荷载是()。在起吊时,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能小于()。正确#
错误A、轴心荷载
B、偏心荷载
C、轴心荷载和偏心荷载#A、30°#
B、40°
C、45°
D、60°
- 木脚手板对接平铺,接头处应设两根小横杆,两板外伸长度之和应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超过()米。脚手板铺设悬空部分不得大于()毫米。脚手架作业层挡脚板高度为()。.门式钢管脚手架沿墙面纵向的垂直偏差应
- 其基本有三种形式()。高处作业使用单面梯时,梯与地面夹角以()为宜,禁止两人同时在梯上作业。搭设双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度30m,立杆对垂直线的容许偏差应不大于其高度的1/200,其垂直容许偏差为()。A、回转扣件,
- 用于支撑模板和承受砼浇筑荷载而临时搭建的结构架叫模板支架。抱杆全长内,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总支承长度的()。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栏杆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按落地的形式可分为()手架。作用在截面上的拉应力属
- 人字拔杆是在距离圆木或钢管1m左右的交叉处,用直径为12.5mm钢丝绳捆绑而成,并在交叉处悬挂起滑车组。为了防止框式钢管脚手架倾倒,要每相隔()榀框架高、4个跨间设置连墙杆,并与墙拉接牢固。竹、木脚手架立杆搭接长
- 升板结构的柱子滑模施工时,其尺寸位置的控制常常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屋架翻身和起吊的各支吊索拉力合力的作用点(绑扎中心)要高于()。门式钢管脚手架的里立杆应距墙面()cm。正确#
错误A.上弦节点处
B.下弦节点
- 有关普通脚手架下面有几种说法,从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搭设高层建筑扣件式钢管挑架子时,其离墙面距离为()。A、单排脚手架立杆离墙1.5米为宜,且不得大于1.8米,双排脚手架里皮立杆离墙400—500毫米,外边立杆离墙以2
- 下列运输设备既能水平运输,又能垂直运输的设备有()。木脚手板对头铺设时,在每块板的端头下必须要有小横杆,小横杆离板端的距离应不大于()。搭设双排杉槁脚手架时,如遇地面较硬,立杆无法埋深时,可以直接立在地面上
- 有关井架知识,其特点:稳定性好,运输量大,可以搭设较大的离度。#
B、井架安装好后要在顶部拉一道缆风,缆风下端应固定的专用地锚上。
C、井架搭设时,其垂直偏差度不得超总高度的1/200。
D、在安装蟛架时,其高度一般与
- 不准在()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天气从事露天作业,不准用运料井字架、吊篮载人上下。屋架安装时,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翻身扶直时不宜小于60°,起吊时不宜小于()。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A.30°
B.35°
C.
- 飞模施工的顺序是:飞模就位、涂刷隔离剂、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脱模和降落。用钢管为立杆的吊篮,立杆间距不准大于()。框组式脚手架搭设时,必须调整好脚手架的()和水平度,这对于确保脚手架的承载性能至关重要
- 升板工程施工,当风力超过六级时,则应停止施工。柱的稳定验算一般是按六级风荷载考虑的,以提高柱的稳定性。有一个四门滑车的容许荷载为200kN,每一个滑轮能承受的容许荷载为()。挑架子的保安期限为()。人字拔杆是
- 里架子的保安期限为()。液压滑升模板中的操作平台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内墙和山墙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外墙为预制墙板或砖墙的建筑中常采用大模板的()方案。A.内墙砌墙开始到一层墙砌完
B.内墙砌墙开始到该
- 不准在()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天气从事露天作业,不准用运料井字架、吊篮载人上下。搭设烟囱脚手架,其主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并要绑三道铅丝,接头要互相错开,不能在同一步架内。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
- 滑车组上下滑车之间的最小距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A.300~400mm
B.400~500mm
C.600~700mm
D.700~1200mm#
- 竹、木脚手架搭设,不允许一扣绑扎3根杆件。正确#
错误
- 可以在厚度为了保证马道的结构稳定,在戏剧性道的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应设()安全网的有效负载高度一般为()。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为()。下列哪些脚手架是按脚手架功能类型划分的功能脚手架()。以下哪些是刚
- 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工作时最少应保留()圈。简支梁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在梁的中部存在()。荷重超过()公斤/平方米的脚手架应该进行设计。木脚手架的立杆小头直径不小于()毫米。A、3
B、4
C、5#
D、6A
- ()的作用在于防止脚手架内倒外倾,而且可以加强立杆的纵向刚度。高度超过()米或荷载较大的脚手架应进行设计计算。密目式安全网每10mm×10mm=100mm2面积上有()个以上的网目。脚手架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取值共
- 钢管脚手架压栏子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立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并在下脚处垫木板或金属板墩。钢丝绳的拉力不仅与构件的重量有关,而且与钢丝绳的水平夹角有关,钢丝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一般为()。如墙上无窗口时,应
- 木脚手架拆除,一定要将杆件小头朝下进行传递。脚手架在门洞通道处,应使部分立杆排空,并加设()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工作时最少应保留()圈。起重机在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当输电线电压为154KV时,它的垂直安全距离
- 构件堆放过程中裂缝或断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1)构件强度不够,支垫不符合要求(2)堆放支座地基沉陷(3)构件重叠层数过多(4)临时加固不牢在结构吊装施工中常用的钢丝绳是由()和一根绳芯捻成,绳股是由许
- 木杆搭接绑扎时,绑扣不得少于()道。吊装柱子,柱间支撑应用()吊装。A、2
B、3#
C、4
D、5分件流水法#
节间综合法
平行流水法
- 大模板建筑的结构类型有:全现浇、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现浇与砌筑相结合三种。正确#
错误
- 滑模系统装置中的吊脚手架高度一般为1.5m,可以设双层或三层。吊脚手架要有可靠的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屋面用的挑檐脚手架,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一般每平方米不得超过(),如需承受较大荷载时,应采取加强措
- 作业层的脚手板应满铺,但必须用对接方式铺设。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正确#
错误A、大于150mm#
B、小于150mm
C、大于300mm
D、小于3
- 看工业厂房平面图先看()。井字架、龙门架等的进料口要有活动的开关门。天轮点高度至少高于建筑物(),并在滑道上距顶4m处加卷扬限位器。A.柱子布置及形式
B.定位轴线#
C.吊车的设置情况
D.门窗布置A.3m
B.4m
- 若高层房屋围护结构采用砖砌体,装饰工程贴面砖等施工荷载较大时,宜用()。A.扣件式钢管架子形式#
B.吊篮架子形式
C.框式钢管架子形式
D.桥式架子形式
- 有一搭设架子用的杉槁,一头大一头小,其重心位于()。建筑施工剖面图上的层高是指()。门式钢管脚手架可以作为()。A.杉槁中间
B.杉槁的几何中心上
C.中向截面的圆心上
D.偏向大头一端#A.由本层地坪至本层顶
- 木井架立杆间距最大不得超过(),纵向水平杆间距为1.2~1.3m,最下一步纵向水平杆离地为1.7~1.8m。两木搭制作时,其两根桅杆的相交角度不宜太小和太大,一般为()左右。角度太小,两木搭就不稳定;角度太大,桅杆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