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不是曲面立体术语的是()。全剖视图选用的是()剖切面。素线
纬圆
椭圆#
轴线单一
几个平行的
几个相交的
都可以#
- 当机件的外形比较简单,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时,可选用()来表达。一个点的两面投影都在同一条直线的同两面投影上,则该点()直线上。在正等轴测图中,圆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图形为()两等直径圆柱轴线正交相贯,其相贯
- 在拆画零件图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ф30±0.01的公差值为()mm。A.拆画零件图时,要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重新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表达方案B.画装配图时被简化的零件上的某些结构,如倒角,在零件图中无须表示出来C.
- 在绘制主轴零件图时,可用()来表达零件上一些细小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已知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2.5mm,齿数z=25,则齿轮分度圆的直径为:()当需要表示位于剖切平面前的结构时,这些结构按假想投影的轮廓线用:()在物
- 当需表达机件内部部分结构,需选择()来表达。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是()。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mm,则其()误差必不大于0.08mm。无论图形放大还是缩小,在标注尺寸时均应按()
- 双点划线的主要用途是()。根据国标(GB/T14689—1993)的规定基本幅面共有五种。其中幅面最大的图幅为()。一个点的两面投影都在同一条直线的同两面投影上,则该点()直线上。A.断裂处的边界线B.假想轮廓线的投影C
- Ra6.3um的含义是()。()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机械加工工艺结构()A.尺寸精度为6.3μmB.光洁度为6.3μmC.粗糙度为6.3μmD.位置精度为6.3μm零件图#
装配图
展开图
轴测图起模斜
- 平面截割圆锥时,当截平面通过锥顶于圆锥体相交时,截交线为()半剖视图中,外形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应是()垂直于v投影面的平面称为()圆或椭圆
等腰三角形#
抛物线
双曲线点划线#
实线
虚线侧垂面(W面)
上垂面
- 绘制()零件时,一般以工作位置和最能确定反映形体特征的一面作为主视图。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是()。下列特征代号中表示管螺纹的是()回转体的曲面(回转面)是由一条动线(直线或曲线)围绕轴
- 圆跳动公差与全跳动公差的根本区别在于()。在标注球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A.圆跳动的公差数值比全跳动的公差数值小B.圆跳动公差带为平面上的区域,全跳动公差带为空间的区域C.圆跳动
- 当机件的结构对称或基本对称,且其内、外部结构相对复杂时()来表达。φ40H7/s6的配合性质为()A.三视图B.全剖视图C.半剖视图D.局部剖视间隙
过渡
过盈#
无法配合
- 平面截割圆柱时,当截平面平行于圆柱的轴线时,截交线为()。已知轴承的型号为6305,则轴承的内径尺寸为()装配图中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方。矩形#
圆
椭圆
都有可能A、5mm
B、25mm#
C、305mm
D、6305m
- 绘图铅笔分硬、中、软三种。其中中等硬度的铅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一个不属于铸件工艺结构()A、2H
B、HB
C、BH
D、HB#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
平键顶面
- 根据尺寸在图样上的布置特点,尺寸标注形式可分为链式、坐标式和综合式三类。其中关于坐标式标注,()描述是错误的。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来表达设计意图。φ40H7/s6的配合性质为()A.同一方向的一组尺寸从同
- 图形画法中的已知圆弧是圆心具有()定位尺寸的圆弧。A、零个
B、一个
C、两个#
D、三个
- 国标(GB/T14691-1993)对字体的要求应写为()。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来表达设计意图。过盈配合的特点是()。已知点A(20,8,8),与点A对称于H面的点B的坐标值是()视图通常包括()平行于H面,而与v、W面
- 绘制()零件时,应把能较多地反映零件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方向。已知立体的主、俯视图,判断正确的左视图是()。Ra6.3um的含义是()。下列不是曲面立体术语的是()。()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 按剖切范围分,剖视图可分为()、()和()剖三类。在螺纹的尺寸标注中,M36×2表示的螺纹是()全剖;半剖;局部粗牙普通螺纹
细牙普通螺纹#
梯形螺纹
- 尺寸标注中缩略词C的意义为()。基孔制中的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A、直径
B、半径
C、45度倒角#
D、倒角h
H#
A
a
- 图样中书写汉字字体号数,即为字体()。双点划线的主要用途是()。已知点M(10、0、5)、N(10、15、0)、E(15、10、0)F(10、0、20),属于重影点的是()。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时,可以省
- 进行制图工作,须有制图工具及用品。下面为制图常用的用品为()。在半剖视图中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来表达设计意图。主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后视图的()。A、三角板
- 国标(GB/T14690-1993)对比例的术语含义为()。A、图中实物与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B、图中实物与图形尺寸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C、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D、图中图形与实物尺寸要素的
- 根据国标(GB/T14689—1993)的规定基本幅面共有五种。其中幅面最大的图幅为()。在斜二等轴测图中,取一个轴的轴向变形系数为0.5时,另两个轴向变形系数为()A、A0#
B、A1
C、A2
D、A3
E、A4A、0.5
B、1#
C、2
- 国标(GB/T17450-1998、GB/T4457.4-1984)规定了粗实线在图上的应用表示为()。绘图铅笔分硬、中、软三种。其中中等硬度的铅笔为()。半剖视图中,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相
-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为:()()()()()()。孔的上偏差代号为()。下列哪个不是尺寸基准()投影法可分为()主视图;俯视图 ;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EI
ES#
es
ei制造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平行
- 根据尺寸在图样上的布置特点,尺寸标注形式可分为链式、坐标式和综合式三类。其中关于链式标注,()描述是错误的。国标(GB/T17450-1998、GB/T4457.4-1984)规定了粗实线在图上的应用表示为()。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
- 零件图由图形、尺寸线、()和标题栏组成。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来表达设计意图。ф30±0.01的公差值为()mm。A.形位公差要求B.表面粗糙度要求C.热处理要求D.技术要求三视图
剖视图
剖面图
轴测图#+0.01
-0.
- 组合体相邻的表面可能形成()、()和()三种关系。下列比例当中表示缩小比例的是()三视图是采用()得到的普通螺纹的特征代号为()。垂直于W面的平面称为()共面;相交;相切1:1
2:1
1:2#A、中心投影法
B
-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是形体分析法、()、()、()画底稿、检查、描深、标注尺寸、完成全图。下列局部剖视图中,正确的画法是()。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物体的三视图中,左视图反映物体的()
- 与正面垂直的直线,与其它两个投影面一定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正垂线
- 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虚线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粗实线,尺寸界线采用细实线线,轴线,中心线采用()。画正等轴测图时,一般使()轴处于垂直位置。在正等轴测图中,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标注形式
- 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这种性质叫()性,当直线垂直投影面时,这种性质叫性,当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缩短的直线(原图的类似行),这种性质叫()性。绘制()零件时,一般以工作位置和最能确定反映形
- 字号指字体的(),图样中常用字号有()号四种。国标(GB/T14691-1993)对字体的要求应写为()。用5:1的比例画机件,若图纸上该机件长30㎜,则该机件实际长度为()。有时根据零件的功能、加工和测量的需要,在同一方
- 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不可见轮廓线用()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画出。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过盈配合的特点是()。在剖视图上为了表示已
- 与一个投影面垂直的直线,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不可见轮廓线采用()来绘制。()是机件在被剖去局部时断裂处的边界线的投影。垂直线A.粗实线
B.虚线#
细实线细实线
裂纹线
波浪
- 尺寸标注由()、()和尺寸数字组成。公差值是()。《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规定,机件表达的基本视图有()。尺寸界线;尺寸线正值#
负值
零值
可以是正、负或零三个
六个#
不一定
一个
- 汉字应用()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体或()体。标题栏一般位于图纸的()仿宋;斜;正右下角#
左下角
右上角
- 空间平面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投影面的平行面、投影面的垂直面()。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与本部件的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可采用()。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一般位置平面
- 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简称(),用字母()表示,俯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简称(),用()字母表示。左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简称(),用字母()表示。φ38H7/f6的配合性质为()正立投影面;正面;V;
- 常用图线的种类有()等八种。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是()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直线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直线的()。实线、虚线、间隔画线、点划线、双点划线、三点画线、点线4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