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由于钢件淬火后强度明显增加,所以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也明显增加()正确#
错误
- 亚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中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对于黑色金属,布氏硬试验力保持时间是()。宏观浸蚀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金属结晶的条件包括()。正确#
错误5~10秒
10~15秒#
15~20秒
- 白点是钢铁产品中不允许有的缺陷。()各相同性非金属夹杂物,在正交偏振光下观察,旋转载物台时,其光示特征为()金属按其性质、特点通常分为()正确#
错误明暗没有变化#
发生四次明暗变化
发生色彩变化有色金属#
黑
- 材料断裂时在整个断面上或者都是沿晶断裂,或者都是穿晶断裂。()钢中奥氏体和珠光体的相结构是()正确#
错误两者均为固溶体
两者均为混合物
前者是固溶体,后者是混合物#
- 晶界是指晶粒间的交界面,在二维空间的是一条规则的线。()目前轴承合金中能承受力较大、导热性好、转速可较高、耐磨性较好、制造较易的合金是()。含碳量1.2%的钢,当加热至AC1~ACm时,其组织应是()。马氏体转变时
- 中心疏松的低倍组织特征是在酸浸试片的边部位呈集中分布的空隙和暗。()贝氏体产生在()后的组织中。晶体在()作用下,其中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位移的现象叫滑移。退火可消除钢的()并
- 最常出现的金相组织缺陷是树枝状偏析和魏氏组织两种。()奥氏体过冷到50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正确#
错误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索氏体
屈氏体#
- 含碳量等于0.8%,经退火后组织为珠光体的钢,称为共析钢。()在正常加热情况下,随着含量的增加亚共析纲的C.曲线()。一般认为共析钢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为()正确#
错误右移#
左移
不变
上移铁素体
渗碳体#
奥氏体
- 金相照相时,若用全消色差镜头时,不可用黄、绿、蓝色滤光片。()孔径光阑的作用是()。正确#
错误调节入射光束的粗细#
调节视场的大小
提高映象的衬度
增加照明效果
- 珠光体中碳化物是连续的,而不连续的相是铁素体。()下列属于宏观组织的检验项目有()。钢中含洛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金属结晶的条件包括()。正确#
错误中心疏松#
脱碳
晶粒度
带状组
- 灰铸铁中随单位面积内共晶团数量的升高抗弯强度升高。()低合金钢按()分为普通质量低合金钢和优质低合金钢以及.特殊质量低合金钢。低倍检验分为()两种方法。正确#
错误主要质量等级#
化学成分
合金元素含量
用
- 显微镜使用后,物镜、目镜不必卸下,盖好绸布即可。()铁素体的晶格类型是()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下面描述正确的有()正确#
错误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体心立方#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原来的等轴晶粒将逐渐
- 因为金属在晶界上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较差,处在晶界上的原子具有较高的自由能,所以晶界处较易浸蚀而呈沟壑。各晶粒之间也由于晶粒取向不同,溶解速度有差别,而造成颜色反差。()钢中奥氏体和珠光体的相结构是()化学分
- 物镜的放大率决定于物镜透组的焦距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正确#
错误
- 金相试样两次磨削之间,磨削方向应尽可能互相垂直,以观察前一道磨痕是否磨掉。()当非金属原子的半径与过渡族原子半径之比()时,其结构很复杂,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配制宏观浸蚀剂时,必须考虑浸蚀剂的()。马氏体
- 物镜的数值孔径越大其鉴别能力越高。()材料中的空洞、夹杂物等原子偏离周期排列的三位缺陷通常被称为()。正确#
错误点缺陷
线缺陷
面缺陷
体缺陷#
- 金相试样细磨使用砂纸更换原则应是粒度逐渐由粗到细。()断面收缩率(Z),乃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的百分比。正确#
错误原始标距
原始横截面积#
原始直径
原始试样长度
- 总的来说,金相试样的截取必须考虑样品的代表性.一般应在图纸和技术标准中指定部位截取金相试样。()铁素体不锈钢有三个脆性加热温度范围,475℃脆性是在400~500℃温度范围内长时加热的结果;σ相析出脆性是在500~700
- 冲击载荷下材料的塑变抗力提高,脆性倾向减小。()金属按其性质、特点通常分为()正确#
错误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
无色金属
重金属
- σB是低碳钢拉伸时断裂时的应力。()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正确#
错误莱氏体#
珠光体
共晶渗碳体
- 热处理过烧是()。当观察奥氏体等温分解产物(细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的弥散时,采用较好的照明方法为()。含碳量1.2%的钢,当加热至AC1~ACm时,其组织应是()。不锈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可通过退火矫正的
- 引起钢中白点缺陷的主要因素是()。硫
磷
氢#
氧
- 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刚度的指标。()洛氏硬度以()表示。正确#
错误HS
HB
HR#
HM
- 低合金钢按()分为普通质量低合金钢和优质低合金钢以及.特殊质量低合金钢。马氏体转变温度Mf的含义是()当非金属原子的半径与过渡族原子半径之比()时,其结构很复杂,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主要质量等级#
化学成分
- 在常用的化学分析中,比色法和容量法因其准确性较高是两种有效的标准分析方法。()金相检验按工艺规定采用试样检验时,试样必须是()的试样。照片过于灰黑,其原因有()。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包括()。正确#
错
- 同素异构转变与液态结晶的不同之处()。同素异构转变时,新相往往是在旧相的晶界或某些特定部位形核#
同素异构转变时过冷倾向比液态结晶大得多#
同素异构转变时过冷倾向比液态结晶小得多
同素异构转变往往产生较大的
- 扫描电镜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显微形貌分析和确定成分分布。()低碳马氏体的碳原子偏聚在()附近。在正常加热情况下,随着含量的增加亚共析纲的C.曲线()。纯铁在700℃时具有的晶格类型是()。正确#
错误孪晶界
位错线
- 锻造折叠,其折纹两侧有严重的氧化脱碳现象。()正确#
错误
- 蓝脆指在450~650℃之间回火出现的第二类回火脆性。()印相的步骤顺序是()正确#
错误感光——显影——定影——水洗——上光#
定影——显影——感光——上光
感光——定影——显影——上光
- 缩孔是一种外观似海绵,有时呈枝晶状或重叠的孔洞,一般位于冷却最慢的断面上。()孔径光阑的作用是()。正确#
错误调节入射光束的粗细#
调节视场的大小
提高映象的衬度
增加照明效果
- 酸浸试验是显示钢铁材料或构件微观组织及缺陷的最常用的试验方法。()点缺陷包括()。关于面心立方晶格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间隙原子#
空位#
晶界
置换原子#原子数为2
原子半径为1/4A
配位数12#
至密度0.7
- 暗埸照明优点之一是可提高显微镜的实际分辨率。()AL、ACl、Arl三者关系是()在钢的各种组织中,白点敏感性下降的顺序是()一般认为共析钢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为()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改组是依靠()进行的。
- 不锈钢和耐热钢金相试样的抛光,最理想的是采用电解抛光。()按标准,渗碳淬火的效硬化层深度指用9.8N的负荷测维氏硬度,由试件表面一直到()处的垂直距离。奥氏体过冷到50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分解得到()。氧化膜
- 内氧化是碳氮共渗时,钢中合金元素及铁原子被氧化的结果。()显微硬度值的标识方法是()当非金属原子的半径与过渡族原子半径之比()时,其结构很复杂,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正确#
错误xxxHB.S10/3000
xxxHV0.2#
xxHR
- 白心可锻铸件是白口毛坯经石墨化退火后获得全部铁素体或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正确#
错误
- 高速钢淬火后的正常组织是隐针马氏体+碳化物+较大量残余奥氏体。()屈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高倍放大看()。正确#
错误分辨不出其内部构造;只看到总体是一团黑#
可清晰看到铁素体薄层和碳化合物薄层交替重叠的复相组
- 在铸铁中,磷共晶作为一种低熔点组织,总是分布在晶界处和铸件最后凝固的热节部位。()钢中含洛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正确#
错误铁素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铁
- 钢的淬裂倾向是随含碳量的增多而减少。()含碳量0.3%以下的低碳钢,其马氏体强度主要来源于()高速钢和Cr12型模具钢测定碳化物不均匀性应在()状态下进行。过共析钢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的分布形式是()。钢中含
- 下贝氏体形态与高碳马氏体的形态很相似,都呈片状或针状,但是由于下贝氏体中有碳化物存在,较易侵蚀,在光镜下颜色较深黑。()关于包晶转变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包晶转变不是恒温转变
包晶转变是恒温转变#
包
- 铝、铜及其合金的质地较软,可用转速高的砂轮切割机切割试样。()酸蚀试验中仲裁检验方法是()()基体的热强钢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再结晶温度。宏观浸蚀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正确#
错误冷酸蚀
热酸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