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煤层注水时通常超前时间需要()天。A、5~10
B、10~15#
C、20~30
- 在支承压力带参数的测定中,一般多采用()探测。冲击地压是由于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隔爆设施安装工应完成下列工作()。A、电磁辐射法
B、钻屑法#
C、微震监测法A、突然#
B、急剧#
C
- 在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段,优先采用()进行预测。煤层顶板自上而下分为()。A、钻屑法#
B、经验类比法
C、电磁辐射法老顶#
直接顶#
伪顶#
破碎顶
- 我矿发生的第一次冲击地压事故为()。铵梯炸药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防爆检查新员工必须在师傅带领下工作()个月以上,考试合格,方可独立工作。A、“1.3”事故
B、“6.1”事故#
C、“11.19”事故A.硝酸铵#
B.梯恩梯
- 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分为()。水棚距顶梁的间隙不得小于()毫米。A、重力型#
B、微冲击
C、构造应力型#
D、中间型#50
60
100#
120
- 东滩煤矿3煤、3上煤和3下煤及顶底板的冲击倾向为()。炮眼封泥长度不符合规定的炮眼()爆破。A、强烈冲击倾向
B、弱冲击倾向#
C、无冲击倾向A.可以
B.严禁#
C.不许
- 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已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是指冲击地压的()。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爆破母线必须符合的
- 下列哪种方法是区域性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炸药爆炸是一种()。炮眼深度小于()时,不得装药,爆破。A、合理确定开拓布局和开采方法#
B、卸载钻孔
C、卸载爆破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0.4m
0.5m
0.6m
- 实验室试验拟定钻屑粒度大于3mm的百分含量小于()时为无直接冲击危险状态。连线前应()。使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时,若有冲击危险所得的煤粉量()。入井作业人员必须认真遵守煤矿“三大规程”,自觉抵制()。我
- 对于没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工作面煤体的电磁辐射信号(),脉冲数较低。入井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A、非常强
B、非常弱#自救器
烟草#
打火机#
火柴#
- 下列哪种冲击地压是根据冲击地压的物理特征,()是按发生原因划分的。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A、压力型冲击地压#
B、微冲击地压
C、灾害性冲击煤矿许用炸药#
矿用炸药
煤矿许用电雷管#
矿用电雷管
火雷管
- 目前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的钻孔直径为()。入井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A、65mm
B、89mm
C、115mm#
D、150mm自救器
烟草#
打火机#
火柴#
- 部分煤或岩体急剧破坏,大量的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强烈震动,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是指发生的冲击地压为()。井下工人背运爆炸材料时,一人一次最多背运量为原包装炸药()。爆
- 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半径不得小于()。A、50m
B、75m
C、100m
D、150m#
- 目前我们常采用()方法来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负责冲击地压预报和防治工作。A、经验类比法
B、钻屑法#
C、微震监测系统A、防冲办
B、矿长
C、专人#
- 电磁辐射预警值对于掘进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拟采取正常监测值的()倍作为冲击危险的临界指标。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有效贮存期为()。A、1.3~1.5#
B、1.6~1.8
C、1.0~1.2A.半年#
B.1年
C.2年
- 下列哪些属于矿山压力现象()。装药前和爆破前有()情况的,严禁装药、爆破。直峒岩巷、半煤岩巷和天然焦爆破安全距离和警戒距离为()米。装药前,爆破材料在工作面临时存放时,必须放置在距工作面至少()米以外。A
- 卸载爆破时,炮眼布置应尽量接近支承压力带()位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人力运输爆炸材料时,()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钻孔卸压在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中属于()措施。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运输,运输速度不得超
- 卸载钻孔就是在具有冲击危险的煤体中钻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约()mm为宜。当炮眼封泥采用水炮泥时,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封实。A、50
B、100#
C、150A.煤粉
B.块状材料
C.黏土泥#
D.不可燃而可塑性松散
- 凡经排查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列入()级以上安全隐患进行管理,超前制定治理方案,严格组织落实。岩石乳化炸药适用于()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岩石工作面和深孔爆破等。在立井工作面布置炮眼时,如遇中等坚固或坚
- 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岩石乳化炸药适用于()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岩石工作面和深孔爆破等。发爆器充足电,指示灯亮后,应()将旋钮扭至放电位置。炮采工作面爆破工作要求的“两少”是指()
- 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多煤层或厚煤层开采,下层工作面切眼及停采线要()或()布置。满灌疗法也被称()铵梯炸药按主要组成成分分为()。内错;重叠A.塑造法
B.示范法
C.厌恶疗法
D.生
- 兖矿集团[2007]174号文件规定,回采工作面沿空顺槽与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尺寸不得大于()米。瞬发电雷管由()组成。辅助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米。3.5起爆药#
脚线#
电点火装置#
桥丝
猛炸药#30
25
20#
- 为了客观地评价冲击危险程度,必须确定最大()中的峰值大小,以及峰值位置至煤壁的距离。爆破前,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吊筒升降速度不得超过()。对光面爆破的质量要求,在中硬岩中,要求眼痕率()60%。装药前和爆破
- 煤粉监测采用小直径钻头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接近或超过()时,判定为有冲击危险。临界指标
- 兖矿集团[2007]174号文件规定,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综采()工作面电站尾车距离工作面煤壁不小于()米。炮眼封泥应用(),其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封实。放;100水炮泥#
煤粉
炮土
- 冲击地压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和低音微震监测系统。光电导通表使用时,先用矿灯照射光电池,产生电压后,同时将被测物件的两端分别与导通表两金属片相碰,回路接通,检流表指针(),表示被测物件导通。经验类
- 经评估有冲击危险的工作面,采煤机在距沿空侧顺槽出口()组支架范围内割煤时,顺槽自工作面煤壁()m以内,禁止有人;此范围工作面内的作业人员此时要撤至支架立柱间观测和操作。岩石水胶炸药的使用保证期为()。如果
- 冲击地压解危采用爆破卸压时,必须执行一次起爆()个炮眼。岩石乳化炸药适用于()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岩石工作面和深孔爆破等。爆破漏斗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相等时的爆破漏斗为()。某矿采煤工作面分三段分次爆破,由于
- 采用钻屑法监测冲击地压时,监测孔孔深一般为()m。煤矿铵梯炸药对瓦斯的安全性按()顺序递增。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减尘降尘措施。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通风除尘
- 对于冲击危险区,必须提前采取(),然后进行冲击危险监测。靠近掘进工作面()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后可划分为()区域。对于没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工作面煤体的电磁辐射信号(),脉冲数较低
- ()能同时局部解除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软岩巷道掘进采用光面爆破时,周边眼间距应()。卸压爆破A.加大
B.减小#
C.不变
- 采用钻屑法监测时,钻孔应布置在距巷道或工作面底板()m左右,钻孔要布置在煤层中.1.2
- 应力集中区采煤工作面顺槽巷帮,钻屑法钻孔孔距一般为()m,超前范围()m;工作面煤壁孔距()m,全面监测。某矿采煤工作面,因爆破引起老塘瓦斯爆炸,接着又引发刮板输送机巷和两个掘进工作面连续爆炸事故。其事故的主
- 井下人员都要进行冲击地压常识教育,同时还要进行()和()的学习。隔爆设施安装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防冲措施;避灾路线掌握《煤矿安全规程》、《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对防尘和隔爆设施的有关规定#
掌握隔爆设施
-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技术工作直接负责。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巷道中最高允许风速为()m/s。分管副总工程师1.5
2.5
3
4#
- 掘进工作面不得()采煤工作面进行掘进。发爆器充足电,指示灯亮后,应()将旋钮扭至放电位置。岩巷采用光面爆破的主要目的是()。某矿发生一起雷管炸药爆炸事故,混装在麻袋和尼龙袋内背到工作地点,不顾场地有带电设
- 冲击危险程度的确定以()和()为主,结合电磁辐射仪、微震监测及地音监测等其它方法预测冲击危险。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以上时,严禁装药、爆破。《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 从事冲击地压防治的专职人员,必须参加冲击地压(),掌握冲击发生的()、()、冲击危险监测及治理等有关知识。国家标准规定,任何厂家生产的电雷管,其最小发火电流均不超过()。综掘工作面贯通时,相距()m前,必须
- 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鉴定,东滩煤矿3煤及3上、3下煤具有(),其顶底板具有弱冲击倾向。爆破作业时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其检查的内容是()。向炮眼内装药时,若炮眼内的煤粉未掏干净,会导致()。卸载爆破时,炮眼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