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炸药爆炸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为()。《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吊筒升降速度不得超过()。炮采工作面煤层变软时,炮眼与工作面煤壁之间的夹角应()。装药量过大,爆破时破坏围岩的稳定,崩到支架,造成
-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的规定。电雷管的电阻测量,必须采用()。A.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B.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同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C.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
- 爆破连线的方式有()。在潮湿和含水条件下,应采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某一采煤工作面,由于基本顶冒落将采空区的瓦斯压进工作面,夜班又停产、停风,早班时瓦斯达到了爆炸浓度,在通风后未检查瓦斯浓度的情况下,爆破工
- 在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采用()起爆,爆破效果较好。首列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在()米范围内。A.正向
B.反向#
C.正反向50-100
60-100
60-200#
- 国家标准规定,电雷管的安全电流为()。A.0.05A#
B.0.15A
C.0.45A
- 小于0.6m的挖底、刷帮、挑顶等浅眼爆破时,每孔装药量不得超过()。煤尘爆炸的条件有4条,()爆炸。A.100g
B.120g
C.150g#
D.170g只要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尘即可
只要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尘即可
四项条件
- 发现并处理残炮、瞎炮时,必须在()直接领导下进行。A.爆破工
B.瓦斯检查工
C.班组长#
- ()是产生拒爆或瞎炮的主要原因。光面爆破时周边眼炮眼间距一般为炮眼直径的()。炮眼封泥应用(),其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封实。A.杂散电流
B.炸药变质#
C.炮眼间距过大A.3~5倍
B.5~10倍
C.10~20
- 正向起爆是将装有雷管的起爆药包装入靠近()处。辅助水棚的用水量不低于每平方米()升。A.眼底
B.中间
C.眼口#
D.距眼口2/3100#
200
300
- 岩巷采用光面爆破的主要目的是()。煤层注水时通常超前时间需要()天。光电导通表使用时,先用矿灯照射光电池,产生电压后,同时将被测物件的两端分别与导通表两金属片相碰,回路接通,检流表指针(),表示被测物件导通
- 炮眼深度小于()时,不得装药、爆破。炸药和电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车内运输。如用同一列车运输,装有炸药与装有电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装有炸药或电雷管的车辆与机车之间,必须用空车分别隔开,隔开长度不得小于()。掘进
- 混合式掏槽时,其斜眼与工作面的夹角为()。65°~75°
75°~85°#
85°~90°
- 岩巷采用光面爆破的主要目的是()。砂岩属于()。A.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B.形成平整的巷道轮廓面#
C.节省炸药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 电雷管的电阻测量,必须采用()。岩巷掘进中允许最低风速为()m/s。A.专用爆破电桥#
B.万用表
C.惠斯登电桥
D.导通器A、0.15#
B、0.2
C、0.25
- 炸药爆炸是一种()。下列哪些是装配起爆药卷时常见的安全隐患()。薄煤层是指煤层厚度在()m以下的煤层。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A.装配地点不安全#
B.雷管脚线不短接#
C.一个药卷内放一个雷管
D.
- 浅眼装药、爆破大块岩石时,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井下两巷道贯通时,在两工作面相距()前,地测部门必须事先下达通知书,编制专门爆破说明书,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另一个工作面贯通。下列哪些属于矿山压力现象()
- 炮采工作面爆破工作要做到“七不,二少,三高”,必须遵守()的规定。过滤式自救器是专门过滤空气中()的。A.块煤率高,自装率高#
B.块煤率高,采出率高,爆破效率高,自装率高A.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 爆破作业说明书是()的主要内容之一。煤矿井下作业()放明炮、糊炮。砂岩属于()。A.作业规程#
B.操作规程
C.煤矿安全规程A.没有瓦斯时可以
B.不得
C.严禁#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 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分钟。A、15
B、20
C、30#
D、40
- 炸药和电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车内运输。如用同一列车运输,装有炸药与装有电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装有炸药或电雷管的车辆与机车之间,必须用空车分别隔开,隔开长度不得小于()。常用的斜眼掏槽方式有()。下列哪些是装药
- 地面爆炸材料库按其服务年限可分为()。A.临时性地面库#
B.永久性地面库#
C.矿区总库
D.临时发放点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前,必须由专职瓦检员检查()。局部通风机
瓦斯#
风机完好情况
供电
- .加工引药时,电雷管必须()插入药卷内。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吊挂水棚的挂钩,应采用直径()毫米的圆钢。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减尘降尘措施。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 掘进工作面一个炮眼内不得装两个起爆药卷的主要原因是()。A.浪费一个雷管
B.容易引起残爆
C.容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 向炮眼内装药时,若炮眼内的煤粉未掏干净,会导致()。炸药爆炸三个主要特点有()。A.降低炸药的敏感度
B.爆燃#
C.炸药受潮产生高温#
产生高压#
产生高速#
拒爆
- 炮采工作面煤层变软时,炮眼与工作面煤壁之间的夹角应()。多头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应(),以免误接爆破母线。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分为()。A.变大#
B.变小
C.不变固定使用
一线多用
随挂随用#
- 发爆器充足电,指示灯亮后,应()将旋钮扭至放电位置。直峒岩巷、半煤岩巷和天然焦爆破安全距离和警戒距离为()米。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回采工作面附近应力集中区的老巷在使用前及停产
- 对光面爆破的质量要求,在中硬岩中,要求眼痕率()60%。直峒煤巷爆破安全距离和警戒距离为()米。A.应不小于#
B.应不大于
C.等于50
60
80
100#
- 电爆网络中,()使用明接头。在实施光面爆破时,周边眼起爆间隔时间(),井巷壁面平整的效果就越有保证。处理拒爆时,要在距拒爆眼至少()处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煤矿安全标志分为()类。()
- ()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发爆器。发爆器充足电,指示灯亮后,应()将旋钮扭至放电位置。产生拒爆的主要原因有()。A.严禁#
B.不得
C.不能A.等1~2s再
B.等5~8s再
C.立即#A.电路问题#
B.炸药质量问题#
C
- 爆破母线长度必须()规定的爆破安全距离。当溜煤眼和煤仓堵塞时,可用()进行爆破处理。A.大于#
B.小于
C.等于A.铵梯炸药
B.岩石乳化炸药
C.煤矿许用刚性被筒炸药#
- 爆破抵抗线过小会导致()。炮眼封泥长度不符合规定的炮眼()爆破。开拓巷道及永久硐室应布置在()中。A.爆破明火#
B.炸药拒爆
C.炸药爆燃A.可以
B.严禁#
C.不许A、煤层
B、岩层#
C、无冲击危险的煤层#
- 使用变质炸药的主要危害是()。在只有一个自由面的坚硬岩层或均质岩层中爆破时,最好采用()。爆炸材料库贮存报废的炸药存量不超过()公斤.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米。()是最易发生瓦斯积聚,发生瓦斯事故
- 由于炮眼封泥短,仅30~70mm,发生“抽炮”,()任组长。在含爆炸性煤尘的空气中,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B.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
C.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仅30~70mm,为引爆创造
- 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爆破。岩巷采用光面爆破的主要目的是()。A.毫秒#
B.秒延期
C.半秒延期A.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B.形成平整的巷道轮廓面#
C.节省炸药
- 炮采工作面煤层顶板变松软时,装药量应()。A.加大
B.不变
C.减少#
- 如果一个炮眼内装多包药卷,每包药卷的聚能穴都应()。()可能造成爆破崩倒支架。东滩煤矿3煤、3上煤和3下煤及顶底板的冲击倾向为()。按照作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煤矿巷道可分为()三类。A.与雷管的聚能穴方向一
- 炮掘工作面遇松软岩层时,周边眼间距应()。A.缩小#
B.加大
C.不变
- 煤矿井下作业()放明炮、糊炮。某一采煤工作面,由于基本顶冒落将采空区的瓦斯压进工作面,夜班又停产、停风,早班时瓦斯达到了爆炸浓度,在通风后未检查瓦斯浓度的情况下,爆破工采用煤块当做炮泥堵塞炮孔,爆破后引发瓦
- 爆破作业时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其检查的内容是()。我矿发生的第一次冲击地压事故为()。采矿型冲击地压可分为()。A.爆破作业工作面支护情况
B.爆破作业工作面瓦斯浓度情况#
C.爆破作业工作面撤人情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