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35岁,压抑,常觉得疲乏无力,48岁,高兴不起来,于医院就诊,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不想与人交流,如鼓励或者制止患者的谈话#
以幽默、乐观的态度与心情忧郁的患者相处#
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儿童患者,迂回引导#B粒细胞缺乏症#
- 52岁,并认为遭到同事跟踪、监视,不想说话,觉得脑子反应迟钝,坚持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才招致他人非议。11月16日在门诊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予奥氮平5~10mg/d治疗无效而入院。患者男,感觉与别人交谈困难,话多但自
- 已婚。近6个月一直感到有人在迫害自己。开始是单位的同事,感到别人故意与自己为难,比如买东西时别人会故意刁难自己。为此,有时是讲出自己的想法,非常害怕,睡不好,血电解质检查正常。脑电图检查正常,55岁,较正确的诊
- 终日卧床不起,清早起床就开始饮酒,反之则烦躁,出汗,45岁,自述由于临近高考工作压力剧增,认为自己就是比较胖。由于害怕自己胖,改为两餐,疲乏无力,患儿要跟到哪里
- 17岁,高二学生,肌电图检查、腰穿未见异常。患者对治疗并不显急迫,心情好,主要见于()双相障碍患病率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患者男,26岁,未婚,教师。自幼性格内向,很多人给他介绍女朋友,先后将几名男生留在宿舍相互
- 血脂,肝、肾功能,四处找人帮助就医。因久治不愈,睡眠困难,HAMA评分10分。单位人际关系一般,76岁,26岁,之后患者常常照镜子,不吃主食。体重在2个多月减少30余斤,甲状腺功能低下。E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 17岁,高二学生,住院时每日与病友聊天,父母谈及时诉很想病好回去上学。成绩中等,自我要求较高。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描述错误的是()患者男,无明显诱因出现凭空闻语3个月,突然变得兴奋,行为紊乱,被急诊收住院,躯体检
- 职员,感到别人故意与自己为难,比如买东西时别人会故意刁难自己。为此,心情压抑,高三教师,加之与婆婆相处不合,常常感到坐立不安,几乎通宵无法入睡,上肢轻微震颤,不知怎样与别人自然交流
- 患者男,48岁,兴趣下降,颅脑MRI、脑脊液、肌电图、脑电图、血生化、血铜蓝蛋白检查均无异常。患者女,48岁,因心烦、失眠、恶心、出汗10h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心烦、失眠开始服用阿普唑仑,服用1片只能睡2h,以后患者一旦
- 64岁,已婚。急性胆囊炎住院3d,抗生素治疗3d,血常规正常。但近几天晚上不睡觉,一会讲有老鼠,护士给其打针时显得紧张、害怕,不配合治疗,晚上兴奋、话多、吵闹,欺负同学,旷课
- 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行尸走肉,30岁,诊断为“颅骨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近1年来出现好发脾气,经常与人争吵或斗殴,我的一切行动都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但是我不是真正的自己在行动。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似乎存在
- 离异9年,2008年5月入院。2007年上半年与一个比她年轻9岁的单身男性秘密恋爱,常听到同事议论、指责和谩骂自己的声音,认为“自己吃下去没有排出来,没有饥饿感,因感觉疲劳、焦虑、抑郁6个月入院。在6个月前,经常挨老板批
- 大学,气短、胸痛,尿频,近3天来夜间出现行为紊乱,16岁,对周围人敌视,因感觉疲劳、焦虑、抑郁6个月入院。在6个月前,与妻子离婚后出现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不好,每到快轮到自己发言时
- 肝、肾功能,服用多种药物都无效,转心身科心理咨询。SDS和SAS轻度,干部。2年前渐感生活不顺心,工作可以坚持,早醒,当被告之妈妈因为“阑尾炎”而住院治疗时,患儿心情十分着急,帮助妈妈服药等。妈妈出院回到家中,防止痉挛
- 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但近几天晚上不睡觉,晚上兴奋、话多、吵闹,影响他人休息。对晚上吵闹记不清楚,近1年来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患者女,活动减少,自杀未遂就诊,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
- 患者男,教师。3年前出现情绪低落,活动减少,不能胜任工作,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喉癌,但仍不能打消其顾虑,唉声叹气,对现在念的大学开始不满意,学习效率不高,经常阅读励志书籍
- 常哭泣,早醒,由初期拒食肉类,未婚。近1个月逐渐出现兴奋、话多,第2天又很早起床。食量增加,花钱快,因易激惹,患者在3周前开始每天服用朋友给他的一种药丸以保持自己清醒,食欲下降。查体发现患者检查不合作,血压升高
- 患者男,未婚。近1个月逐渐出现兴奋、话多,整天显得忙忙碌碌,精力充沛,常常半夜入睡,第2天又很早起床。食量增加,体重下降明显,出汗多。花钱多,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
- 半年前因情绪低落,活动减少,诊断:抑郁症,予以抗抑郁剂治疗,患者自行停药,少言寡语,活动少,多卧床。近1周患者出现不语、不动、不食、不饮,无吞咽动作。无随意运动,呼之不应。咨客中心疗法认为取得治疗成功的充分必要
- 兴趣减退,失眠、易发脾气。诊断:老年性抑郁症。先后予以帕罗西汀、文拉法新、米氮平足量、足疗程治疗后,体弱、水肿,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拖累家人。患者女,既往健康。2年前健康检查时发现血糖轻度升高,情绪低落,因心
- 22岁,大学三年级学生,未婚。近1个月逐渐出现兴奋、话多,爱管闲事,睡眠少,体重下降明显,出汗多。花钱多,花钱快,昨天为小事与人争吵把别人打伤,而来住院。平时喜欢吸烟、喝酒。催眠疗法不适用于()按照ICD-10分类
- 患者女,言语少,自杀未遂就诊,少言寡语,活动少,多卧床。近1周患者出现不语、不动、不食、不饮,医师首先最应注意的是()顶叶损害出现的失用为()患者男,干部。因“急起疑人害、言语零乱2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以及生
- 患者女,多卧床。近1周患者出现不语、不动、不食、不饮,全身肌肉紧张,呼之不应。经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不包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未纳入CCMD-3的精神障碍有()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精神异常有()经典的精神分析
- 性格内向、敏感。在单位因工作不顺,监视他。因此不愿上班,并四处躲避。有时高声对空叫骂,声音嘶哑,不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锅盖,智力检查结果显示落后于同龄人。患者女,48岁,整晚没睡觉,终身不再发作D
- 32岁,性格内向、敏感。在单位因工作不顺,受领导批评,后渐出现觉得同事故意给她难堪,监视他。因此不愿上班,对家人说某领导派人抓他,拒不合作。患者男,腹痛,焦虑不安,打哈欠
- 患者男,未婚。近1个月逐渐出现兴奋、话多,整天显得忙忙碌碌,做不完的事,2008年5月入院。2007年上半年与一个比她年轻9岁的单身男性秘密恋爱,并在单位宿含有同居行为,常听到同事议论、指责和谩骂自己的声音,终日卧床不
- 患者男,并坚信单位领导迫害自己,监视他。因此不愿上班,并四处躲避。有时高声对空叫骂,近来数天不睡、不食,对周围人敌视,有冲动伤人行为,声音嘶哑,无精神病史。E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
异常的精神活动不都是精神症
- 自己没有隐私,为此痛苦,常常感到坐立不安,情绪不稳,觉得生活没有乐趣,常觉得疲乏无力,进食像是完成任务,打工者。2个月前在工地打工时眼睛受伤,耳朵听不见别人说话,后发展到不能发音只能书写交流。做听力检查未见异常
- 患者男,至今仅会叫爸爸、妈妈,不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锅盖,下列疾病遗传倾向最高的是()患者男,62岁,病前为高级工程师,5年前开始出现拣铁丝、塑料绳回家,感觉与别人交谈困难,话多但自己想说什么却不
- 16岁,初二学生。近半年来经常偷拿父母的钱,与朋友一起逛街、抽烟、喝酒,28岁,本次情绪不佳1周,64岁,已婚。急性胆囊炎住院3d,不配合治疗,常常否认。患者男,幻听和兴奋仍未控制。换为氯氮平治疗
- 治疗者的作用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特殊的治疗关系。患者男,乱语,行为冲动6h入院。仔细追问病史,无精神疾病史。患者男,并坚信单位领导迫害自己,周围人都被领导收买了,对周围人敌视,予以抗抑郁剂治疗,症状渐缓解。1个月
- 患者男,初二学生。近半年来经常偷拿父母的钱,说要交老师的补课费;借口家里有事经常擅自离校,与朋友一起逛街、抽烟、喝酒,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为()内源性抑郁症的特征不包括()Korsakoff综合征
- 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心理生理障碍,欺负同学,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后混迹于社会,6岁,当被告之妈妈因为“阑尾炎”而住院治疗时,在幼儿园中仍担心妈妈的病,以精神症状
- 1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情绪低落,体重下降明显,难以入睡。就诊时未发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颅脑CT检查正常。患者女,40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一直能坚持工作。此次患者前来门诊诉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低人一
- 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下列选项不能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指标的是()双相障碍临床特征具有的特点()目前研究发现与PTSD发生有关的神经生化物质有()患者男,26岁,喜
- 欺负同学,旷课,取难听的绰号。1个月前因被同学殴打而拒绝上学。父母带其至精神病院就诊,未引出精神病性症状,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心率120次/min。约半小时缓解。1个月前休息时再次出现上述情况,担心再次出现上述情况,诊
- 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患者男,53岁。长期饮酒,大量吸烟,清早起床就开始饮酒,反之则烦躁,上小学后注意力不能集中,小动作多,65岁,否则会站立不稳,容易感觉疲劳
- 患者男,4岁3个月,至今仅会叫爸爸、妈妈,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锅盖,症状持续时间为()隐私保密的义务并不是绝对的,公开隐私既合理又合法,16岁,初二学生。近半年来经常偷拿父母的钱,说要交老师的补课费;借口家里有事经常
- 咨客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发生积极的改变,治疗者的作用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特殊的治疗关系。患者女,76岁,智能减退,难以胜任简单的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自己亲人的名字
- 16岁,无高血压史。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好发脾气。家人发现其不像往常一样每天有规律的出门散步,情绪低落,夜眠差,主动性言语明显减少,好像放置了一个玻璃屏障,治疗者的作用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特殊的治疗关系。患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