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全补偿链形悬挂的腕臂在无偏移的温度时,应垂直于(),允许偏差不大于计算偏差值的()。在刚性网中,拉出值的调整以将汇流排调整成()形状为原则。线路中心;10%A.之字形
B.方波
C.余切波
D.正弦波#
- 拉线杆露出地面的长度为()mm,UT型线夹螺栓外露长度不应小于()mm,最大不大于全长的()。300;20;1/2
- 钢绞线、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绳的回头用楔形线夹连接固定时,绞线回头外露长度为()毫米允许偏差()。500;±10mm
- 在柔性网的线岔处,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其始触点处距轨面的高度应相等,高差不超过()毫米;两支接触线中有一支为非工作时,则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小于()毫米。10;50
- 在线岔的交叉点处,正线或重要的接触线要在(),侧线上下活动间隙为()毫米。下方;1~3
- 刚性网的中心锚结绝缘子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为()。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应不小于()mm。30°~45°A、100
B、200
C、300
D、500#
- 腕臂绝缘子的更换训练的重点是努力提高()。吊弦线夹状态: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的倾斜度一致。处理速度A、接触线#
B、水平面
C、承力索
D、以上都不是
- 电联接器的安装形式要符合设计规定,并预留因坡度变化而产生的(),多股道的电联接器水平投影在无偏移温度时应是一条直线,并垂直于()或()。位移长度;正线;重要线路
- 定位器应保证接触线()、()及工作面的正确性,以及定位点处两条接触线相距()毫米,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mm,允许偏差±50mm,最短为()mm。之字值;拉出值;40A、300;2
- 隔离开关主要有()隔离开关、()的手动隔离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手动;带接地刀闸
- 门型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索应水平,并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其数值为:5股道及以下者不超过(),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150mm,下部定位索距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00mm;225mm
- 门型软横跨的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吊弦应保持()状态,其截面积和长度要符合规定。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断股和()。铅垂;接头;补强
- 刚性分段绝缘器的功能与柔性网的分段绝缘器一样,主要是用于将相邻的接触网区段分开,以实现(),它一般设于()。在刚性网中,分段绝缘器上的两极靴间距(绝缘间距)应为()。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
- 承力索和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应符合规定。在地面段,承力索的高度误差为()毫米,接触线的高度误差为()毫米。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非绝缘工具)与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m。±75;±15A、600
B
- 线岔是装于()上空、两支接触线在相交点的一种转换设备。道岔
- 按接触悬挂支持装置的形式,支柱可分为()、锚柱、()。其中支持装置采用腕臂的支柱称为()。腕臂支柱;硬横跨柱;腕臂支柱
- ()是用于夹持、固定接触线,承载和传输电能的铝排装置。在()km/h及以上区段间接带电作业时,必须在车站行车室及作业现场分别设置行车防护人员。利用V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更换长度超过()
- 地下铁道由于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其前期都采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压的升高,已逐步采用架空式的()。架线车通过110KV高压电力线下方时,应保持()mm的安全距离。接触轨式接触网;刚性悬挂或软索式悬挂A.1500
B.2
- 电能从牵引变电所经()、()输送给电力机车,而又从电力机车经钢轨(称轨道回路)、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由馈电线/电缆、接触网、轨道回路及()组成的供电网络,称为()。馈电线;接触网;回流线;牵引网
-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支持和()的全部负荷,并将()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接触悬挂
- 接触网为户外无备用供电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行车中断,造成严重的旅客积压和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应制定严格和科学的()程序,使接触网时刻处于()的工作状态。作业结束后,工作领导人要将工作票和
- 自动补偿器主要由棘轮装置、()、补偿绳、()和补偿坠砣组成。接触网按其()可分为软索式悬挂和刚性接触悬挂。限制架;坠砣杆A.结构#
B.供电方式
C.供电分区
D.都不是
- 电力机车通过()(集电器)从接触网滑行接触而取得电能,所以接触网除了要与受电弓滑动接触外,还要承受()、()、物件脱落侵入等。受电弓;隧道;跨线桥梁漏/排水
- 设置锚段可以()事故范围,()因检修而停电的范围,便于加张力补偿装置,使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基本保持不变。减小;缩小
- 柔性悬挂接触网由()、支持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整体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接触悬挂;定位装置A、10°
B、25°
C、30°#
D、20°
- 支持装置包括()、水平拉杆、()、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受电弓的最大工作宽度为()mm。腕臂;悬式绝缘子串A、1000
B、1100
C、1200
D、1250#
-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客车(电力机车)。全补偿承力索下锚补偿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传动比是()。刚性接触网其跨距不大于10m,特殊地点(如分段
- 分段绝缘器经常与()配合使用,通过隔离开关的开合使独立区段停电或带电。以下哪项不是接触网的发展趋势()。作业结束后,工作领导人要将工作票和相应命令票交()统一保管。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 接触网设备全部是露天布置,零部件长期处于()、()的工作状态。柔性接触网在悬挂时的拉出值一般为()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运行速度V>160km/h时,锚段长度在800m以上,安全值为()个。大张
- 接触网是沿()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拉出值在200~299(mm)内,定位器长度在900(mm)长时,限位间隙为()mm,允许偏差为±1mm。轨道线路A、40
B、20#
C、30
D、60
- 软横跨由横梁和两側的支柱两部分组成。正确#
错误
- 经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美发场所,可以不设单独的染发、烫发间。电分段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接触线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mm。正确#
错误A、20—25mm
B、5—10mm
C、0—10mm#
D、0
- 液化石油气加气罐地上布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最短距离为()mm。A、应集中单排布置#
B、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m
C、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D、罐组四周应加设
- 接触线与线岔的限制管应保持1~2mm的间隙。接触网()工作票,用于间接带电作业。对于压接式的电联结线夹,电联结线不应有压伤和断股现象对于并接式电连接线夹,电联结线应伸出线夹外()mm。正确#
错误A、第一种
B、第
- 半补偿链形悬挂腕臂要垂直于线路安装,其顺线路中心的偏移不得超过150mm。承力索接头每个锚段(800m长度内)个数对于120km/h<υ<160km/h不得大于()个。正确#
错误A、6
B、5
C、4
D、3#
- a、b值符合设计安装曲线,在+40℃时,b值保持在300~600mm范围内。正确#
错误
- 在线岔交叉接触线相距450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应水平,误差不超过10mm。接触网支柱限界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60mm,+100mm,但最小不小于()mm。正确#
错误A、2000
B、2440#
C、2800
D、3000
- 接触线与线岔的限制管应保持3~5mm的间隙。正确#
错误
- 对单开道岔的标准定位:两接触线交叉点的垂直投影在道岔导曲线两内轨相距660~730mm间的横向中心处,其中心误差不得超过15mm。承力索接头每个锚段(800m长度内)个数对于120km/h<υ<160km/h不得大于()个。()及以
- 测井使用的马丁代克深度传送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测量轮和井口马达。()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