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企业拟建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其选址邻近一条小河,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该贮存设施场界必须距小河()m以外。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场界分别位于居民区和地表水域()的距离。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
- 关于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的环境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
-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位于居民中心区()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下列不属于固体废物的是()。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方案比选的重点是从()等方面比选。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的()变化的预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一般包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为获得一小时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分钟的采样时间。对于一级评价项目,()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某厂有2根SO2排气筒,高度均为80m,根据《大气污染物合排放标准》,等效排气筒的高度和排
- SO2、NO2的年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其中C0i在一般情况下选用GB3095中第i类污染物的()。在矩形面源、多边形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时,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包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保护措施须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体位置上,并
- 需考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别编制()。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不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按()分别划分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并特别注意()的环境
- 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是()。计算小时平均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计算。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的方法是根据()计算确定。大气环境线源预测,可选择()进行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的二级标
-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场界应位于居民区()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场界分别位于居民区和地表水域()的距离。800m#
600m
500m
1000m居民区800m以外#
居民区15
- 生活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渗滤液,应在转运站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等污染物浓度限值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规定浓度限值,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控
- 其监测制度应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样品,2001年5月投入使用,位于二类区,根据《
- 计算出的距离是以()为起点的控制距离。"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关于C0i的选用,需附上()基本附图。下列污染源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S
- 点位不少于()。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以下污染物项目未规定年平均浓度限值的是()。排气筒高度如不
- 建设项目在进行预测和评价时,重点关注()。某工程位于农业用水严重缺乏的地区,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该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分析时,说法正确的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慎
-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当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20%
不大于15%
不大于10%
不大于5%#
-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0.1%#
不小于0.8%
不大于0.5%
不大于1%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应从哪些层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需明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NO2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预测的内容的是()。对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需附上()基本附图。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需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验收,环评文件需给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包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因子筛选时,应重点关注()。根据《环境影响
- NO2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
- 2011年7月1日前,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无法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的,满足相应的条件时可将生活垃圾渗滤液送往()进行处理。危险废物填埋场废物渗滤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说法正确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包括()。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的()变化的预测。在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方法中,下列哪些属环境合理性分析的
-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执行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2008年7月1日
2010年1月1日
2011年7月1日#
2012年1月1日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应从哪些方面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从()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
- 对于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内容包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因子筛选时,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50%
60%#
70%
80%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哪些内容属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公众参与应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哪个阶段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300m
500m
400m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是()。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则该
- 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常规污染物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新污染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要求,说法正确的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包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是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是()。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NO2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下列关于大气环境
- 拟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生活垃圾填场环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一般工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公众参与应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哪个阶段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专项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征求有关团体、专家和公众的意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确定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的调查内容包括(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哪些项目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评价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
-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100年一遇
30年一遇
50年一遇#
150年一遇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以下污染物项目未规定年平均浓度限值的是()。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根据预测内容设定,一般应考虑的内容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不得超过的限值。根据《
- 下列污染物,应按需要设置()。常规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是()。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大气环境预测时,计算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