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过程的主要阻力集中在两流体的双膜内。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能更好的说明测定数据分散程度的是()。正确#
错误A、与泵最高效率时对应的点
B、由泵的特性曲
- 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份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各组份的。在离心泵单元操作中当储罐V101液位小于()打开V101泄液阀VD10正确#
错误10%
50%
100%#
80%
- 在减压精馏过程中,可提高溶液的沸点。微调调节阀FC101,当测量值与给定值相对误差在()以内,且较稳定正确#
错误10%
20%
5%#
50%
- 蒸馏是以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不同为依据,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有一冷藏室需用一块厚度为100mm的软木板作隔热层。现有两块面积厚度和材质相同的软木板,但一块含水较多,另一块干燥,从隔热效果来看,宜选用()
- 负硬度是指水中的()。机械过滤器反洗时滤料膨胀率一般控制为()。锅炉压力提高,锅水的表面张力(),小水滴容易形成。钠盐碱度5~10%
10~20%m/h
25~50%#
50~75%波动
不变
降低#
升高
- 用某精馏塔分离二元混合物,规定产品组成xD、xW。当进料为xF1时,相应的回流比为R2。若xF1流化床的实际操作速度显然应()临界流化速度。流体由l-1截面流入2-2截面的条件是()。符合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的是()。液体
- 气相色谱分析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的不同。测定pH值的指示电极为()校准()吸量管时,水自最高标线流至最低标线以上约5mm处不流时,按规定再等待15秒,然后调至最低标线。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
- 与塔底相比,精馏塔的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最大,且气、液流量最少。现有下列高聚物,用于制备轮胎的是()。在一定操作压力下,塔釜、塔顶温度可以反映出()。结晶作为一种分离操作与蒸馏等其他常用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
- 下列情况下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吸收池,B溶液用2.0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在电泳体系中,下列哪种因素可使电泳速度
- 从双层床的特点分析,当原水中的硬度与碱度的比值是()时,采用阳双层床效果最明显。下列哪些因素对反渗透的运行压力无很大影响()。污水处理指标中DO是指离心泵排量为零时()最小,因此启动泵时,必须关闭出口阀转动机
- 重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分解生成()和()沉淀,使硬度消失。反渗透系统的高压泵低压保护动作,高压泵无法启动的可能原因是()碳酸钙CaCO3;氢氧化镁Mg(OH)2反渗透设备内有空气所产生的“水锤”现象引起的
反渗透设
- 碱度表示水中()、()、()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含量之和。因为这些盐类在水溶液中呈碱性,可以用酸来中和,所以碱度也可以归结为指水中()的物质的量。浮动床一操作步骤为()。若要求原水软化后除去硬度、降低碱度
- 关于润滑油的因素中,()不是造成压缩机抱轴的原因。A、润滑油回油压力0.28MPA,油温45℃#
B、润滑油带杂质或乳化
C、冷却水中断或减小
D、润滑油总管压控阀故障
- 在水与空气接触过程中,使水汽从水中带走汽化所需的热量,从而使水得到冷却,称为()散热。测定水中总固体时,一般规定蒸干水分的温度控制在()℃碱分子量比上一个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称为()的当量。过滤设备滤池滤料
- 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下列关于石英器说法错误的是()。为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要求原子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发射出的线光谱比吸收线宽度()。在常压下,将蔗糖溶于纯水形成一定浓度的稀溶
- ()、()、()、()、磷酸氢盐、硅酸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植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性物质。氢氧根;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
- 用来表达蒸馏平衡关系的定律叫亨利定律。对一个反应在生产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以满足()为主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的浓度越来越高。正确#
错误A、工艺要求#
B、减少能耗
C、操作简便
D
- 鉴别RX可选用的试剂为()。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使用范围为()nm。AgNO3氨溶液
AgNO3醇溶液#
AgNO3水溶液
AgNO3任意溶液320~760
340~760
400~760#
520~760
- 按水中存在的阴离子的情况,硬度可分为()硬度和()硬度。取水样所用的取样管道应定期冲洗,至少每()冲洗一次。钠度计定位时,应用碱化剂将定位液的pH值调整到()左右后,再进行定位。碳酸盐;非碳酸盐A、天
B、周#
- 为了观察淬火后薄片试样表层组织,最好采用()20Mn钢属于()钢。通常指材料的性能包括()四大性能。环氧树脂镶嵌#
低熔点合金镶嵌
电木粉塑料镶嵌
夹具夹持优质碳素结构#
普通碳素结构
合金结构
优质合金结构物理#
- 碳酸盐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的碳酸氢盐及溶解的碳酸盐含量之和
- 下列物质中,常作为有机物中卤素含量的测定的指示剂的是()。下列哪些溶剂可作为反相键合相色谱的极性改性剂?()与气相色谱分析相比,()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特点。二苯卡巴腙#
淀粉
钍啉
酚酞A、正己烷
B、乙腈#
- 在各种液相色谱检测器中,紫外-可见检测器的使用率约为()。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主要由()所决定。重氮化法可以测定:()化学试剂中二级试剂标签的颜色应是()。下列关于实验用品说法不正确的是()。比色皿内有污
- 液泛不能通过压强降来判断。PVC是指()。离心泵中Y型泵为()。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贮存于()中。正确#
错误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氯乙烯#
D、聚苯乙烯单级单吸清水泵
多级清水泵
耐腐蚀泵
油泵#A、棕色橡皮塞试
- 在产品浓度要求一定的情况下,进料温度越低,精馏所需的理论板数就越少。正确#
错误
- 含有碳酸盐硬度的水,在长时间煮沸后会生成沉淀,其反应如下:()(△)()(△)()(△)滤料粒径过大的负作用是()。Ca(HCO3)2—→CaCO3↓+H2O+CO2↑;Mg(HCO3)2—→MgCO3+H2O+CO2↑;MgCO3+H2O—→Mg(OH)2↓+CO
- 按照硬度的变化规律,硬度可分为()硬度和()硬度。时间型全自动软水器设备操作步骤为()。天然水水样中既有暂时硬度,又有永久硬度,而无钠盐碱度,则水样中碱度和硬度的关系是()。控制被测溶液的吸光度在0.2~0.8
- 有机溴化物燃烧分解后,在Cl-和CrO42+浓度皆为0.10mol/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情况为()。311C微氧仪有()个测试量程。某溶液中主要含有Fe3+、Al3+、Pb2+、Mg2+,以乙酰丙酮为掩蔽剂,六亚甲基四胺为缓冲溶液,
- 经终冷器冷却后煤气温度为()℃。新职工入厂三级教育是()。50℃
10℃
20-30℃#公司级、厂矿、车间
厂、车间、班组#
车间、班组、个人
班组、个人
-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桥电流增大而增高,因此,在实际操作时桥电流应该()。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由于分子吸收和化学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来处理样品。()改变,物质的折光率也随之改变。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选
- T12钢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NA是表示物镜的()镜头上的赃物可用脱脂棉蘸上()轻轻揩试。牌号QT400-18是()洛氏硬度的量纲()具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应测定其屈服点、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但当有关标准或协
- 气相色谱中进样量过大会导致()。下列试样中,可以选用高碘酸氧化法测定其含量的是()。配好对的比色皿应该在()位置用铅笔标记放置方向。气相色谱仪安装前,下列叙述中,灯电流太高会导致谱线变宽,一般要求在10~40
- 在液相色谱中用作制备目的的色谱柱内径一般在()mm以上。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所引起的溶液()来确定滴定终点的。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定闪点时,如果未进行气压校正,则测定结果将()。环境管理
- 碱度测定的结果是酚酞碱度等于甲基橙碱度,该水样中反映碱度的离子有()。在循环水冷却水进行酸洗的同时,一定要投加()。A、OH和HCO
B、CO无OH和HCO
C、OH无CO和HCO#
D、OH无COA、分散剂
B、阻垢剂
C、缓蚀剂#
D、
- 按水中存在的阳离子的情况,总硬度可分为()硬度和()硬度。锅炉的排污方法有两种即()。交换剂层在制水和再生过程中都是固定不动的离子交换器叫()。天然水中阳离子组合成假想化合物的顺序是()。钙;镁A、定期
- 检测器通入H2的桥电流不许超过()。钾肥中氧化钾的测定方法有()Ba2+与铬酸钾作用,下面()离子有干扰。在下面列出的计量器具中,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是()。下列化合物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反射镜或准
- 用卡式气罐采取低碳烃类液化气体产品,应用待采物料至少冲洗()次。有机沉淀剂的缺点是()。1.20×10-4有()位有效数字。当弱酸和弱酸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组分浓度比为下述时,缓冲容量最大的是()。1
2
3#
4有机沉淀
- 水的碱度可分为()和()两种。时间型全自动软水器出厂时设定的自动再生时间一般都为凌晨2点半,这是由于()。酚酞碱度;全碱度A、这时自来水压力最高
B、这时用水用电的低峰
C、这时工人已下班
D、通常这时小型生
- 填料的等板高度越高,表明其传质效果越好。增加湿空气吹过湿物料的速度,则湿的平衡含水量()。能获得含溶质浓度很少的萃余相,但得不到含溶质浓度很高的萃取相的是()。在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中,仪表位号的第一个字母
- 气相色谱分析的仪器中,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A、在稀的和热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B、在热的和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C、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