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互救”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正确#
错误
- 事故“互救”是不顾自我去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正确#
错误
-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事故时,在灾区或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正确#
错误
- 矿井充水通道主要有:岩石的孔隙与岩层裂隙、断层、岩溶洞隙和人为因素产生的矿井充水通道。正确#
错误
- 矿井防水分为地面防水和井下防水两种。正确#
错误
- 在有冲击地压的煤矿,应采用可缩支架,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钢性支架。正确#
错误
- ()矿尘有三种,主要是煤尘,岩尘和水泥粉尘等。正确#
错误
-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臭和酸味的气体。煤的普氏系数数值为()。正确#
错误f=1~2#
f=3~4
f=4~5
f=5~6
- 井下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可以超过0.0024%。U型棚卡子应用扭矩扳手检验其松紧,螺帽扭紧力不小于()kg•m,以保证支架的初撑力。正确#
错误10
15#
20
25
-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正确#
错误
- 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得低于20%。正确#
错误
-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O.5%。正确#
错误
- 煤体发生的闷雷声、爆竹声、机枪声、嗡嗡声,这些由煤体内部发出的声响统称为响煤炮。正确#
错误
- 一氧化碳具有剧毒性,二氧化氮和硫化氢具有强烈毒性。二氧化硫和氨具有强烈腐蚀性,瓦斯和氢气具有强烈爆炸性。渗流量的观测可采用量水堰或体积法,当采用水尺法测量量水堰堰顶水头时,水尺精度不得低于()。正确#
错误
- 多数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前,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有声或无声预兆。正确#
错误
- 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应停止电钻打眼进行处理。无烟煤分为无烟煤一号,无烟煤二号()三个品种。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小时。台阶工作面施工法中每分层的高度最大不应超
- ()煤与瓦斯突出大多发生在应力集中区。正确#
错误
- 煤与瓦斯突然喷出一般发生在地质构造变化附近,如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地区。正确#
错误
- 瓦斯喷出区域或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常采用混合式通风。光爆的一般标准规定眼痕率()。正确#
错误≥40%
≥50%#
≥70%
≥80%
- 瓦斯喷出区域或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不得采用混合式通风。根据f值的大小,将岩石分为()级共15种。正确#
错误10#
8
15
20
- 局部通风机设置在合理位置是防止循环风的有效措施之一。《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O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准备巷道是指
- 瓦斯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包括甲烷CH4、氮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等。光爆的一般标准规定眼痕率()。正确#
错误≥40%
≥50%#
≥70%
≥80%
- 不得使用1台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渗流量的观测可采用量水堰或体积法,当采用水尺法测量量水堰堰顶水头时,水尺精度不得低于()。正确#
错误A、1mm#
B、2mm
C、3mm
D、1cm
- 允许用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正确#
错误
- 压入式通风适于岩巷、煤巷、半煤岩巷掘进通风。U型棚卡子应用扭矩扳手检验其松紧,螺帽扭紧力不小于()kg•m,以保证支架的初撑力。正确#
错误10
15#
20
25
- ()上山掘进的特点之一是工作面通风较容易。《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O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混凝土喷完2h~4h后,应开
- ()切断风流又不准行人和车辆通行或封闭已采区和盲巷等设施的建筑物叫密闭墙。掏槽的好坏决定全断面的爆破效果,因此掏槽眼比一般的炮眼深()mm。两侧导硐施工法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松软岩层和掘进宽、高都大于()米
- 掘进巷道常采用压入式或混合式通风。根据f值的大小,将岩石分为()级共15种。正确#
错误10#
8
15
20
- ()混合式通风是将压入与抽出式相结合的通风方式。钢筋混凝土支架均适应于地压稳定,服务年限长及断面小于()m2的巷道,但应避免用于受采动影响的巷道。《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凿平峒、斜井和立井时,自井口到坚硬岩
- ()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巷掘进中可采用水力引射器通风方式。正确#
错误
- 掘进巷道应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喷嘴处给水压力一般应保持在()MPa左右。正确#
错误0.1
0.25#
3.5
4
- 一通三防“一通”是指矿井通风,“三防”是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米。正确#
错误A0.2
0.3#
0.4
0.5
- 井下气候条件是指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条件的综合状态。正确#
错误
- 矿井的“五大”灾害是:矿井火灾、水灾、瓦斯事故、运输事故和顶板事故。多数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前,都()有声或无声预兆。正确#
错误出现一样
出现不同#
没有
不一定出现
- 煤矿“三不生产”原则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混凝土喷完2h~4h后,应开始喷水养护,喷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好,喷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d。正确#
错误3
7#
10
14
-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正确#
错误
- ()操作规程是煤矿工人现场进行作业所必须掌握和遵守的基本操作方法与安全技术要求的内容。正确#
错误
- 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正确#
错误
- 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95dB(A)。正确#
错误
- 煤矿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上下山巷道棚子之间,必须使用金属拉杆,迎头()米内还应敷设防倒器或采取其它防止放炮崩倒支架的措施。正确#
错误10#
15
2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