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高压氧的绝对禁忌证之一是()A.急性鼻窦炎患者
B.有颅骨缺损者
C.妇女月经期与妊娠期
D.未经处理的气胸#
E.活动性肺结核
- 高压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包括()A.心率减慢#
B.心输出量减少#
C.血流减慢#
D.心脏负荷加重
- 气体与液体接触时,气体向液体内溶解的速度和量决定于()A.气体性质#
B.液体的性质#
C.气体分压的高低#
D.环境温度#
E.气体的溶解系数#
- 混合气体总压力(P)与各组成气体分压(P1P2…Pn)的关系是()标准大气压是指下列哪种条件下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A.P=P1·P2…Pn
B.P=n(P1+P2…Pn)
C.P=P1+P2…Pn#
D.P=P1·P2…Pn/n
E.P=P1+P2…Pn/nA.在海平
- 在高压氧舱内输液有发生气栓症的危险,主要发生在()A.加压过程中
B.减压过程中#
C.高压氧治疗整个过程中均可发生
D.0.3MPa以上的高压氧治疗中
E.0.2MPa以下的高压氧治疗中
- 在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快速减压出舱后出现皮肤瘙痒、关节剧痛、肢体屈曲等症状,此时应如何处理()高压氧的绝对禁忌证之一是()氧气加压舱急排放应能使最高工作压到降至表压0.01MPa的时间不超过()A.舱旁观察6~8小时
- 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一般采用()疗法,即第一日治疗3次,第二日治疗次,第三日治疗()次。治疗压力应取()。三日七次;2;2;0.25~0.3MPa
- 根据吸氧的压力-时程安全阈限,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0.2MPa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0.25MPa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0.3MPa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氧气加压舱应急排放能力均应保证从最
- 早产儿慎用高压氧治疗,特别是小于32周的早产儿禁用高压氧治疗,是为防止引起(),造成()。高压氧下血氧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在高压氧治疗时舱内输液应选用()每次治疗完毕,气体向液体内溶解的速度和量决定于()在0.
- 离心脱水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原理:离心过滤和()。氧气加压舱急排放应能使最高工作压到降至表压0.01MPa的时间不超过()长期高压氧治疗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包括()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的作用是()离心沉降A.1分钟#
B.1.
- 高压氧下血氧含量的增加主要是_____氧量的增加。常压下连续吸纯氯的安全时限为()医用氧气的质量标准为()血浆物理溶解A.4~6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24~48小时
E.48小时以上A.无杂质、无有害气体#
B
- 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普遍采用_____疗法,即第一天治疗_____次,第二天治疗_____次,第三天治疗_____次。治疗压力应取_____MPa。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的作用是()3天7次|3|2|2|0.25~O.3A.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B.抑
- "氧分压"是指氧气在_____中的压强,"氧张力"是指溶解在_____中的氧分压。在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快速减压出舱后出现皮肤瘙痒、关节剧痛、肢体屈曲等症状,此时应如何处理()外界气压降低时,机体中氮的脱饱和最慢的组织是
- 高压氧治疗时由于方法不当,加压时可能使病人息_____,稳压时可能使病人患_____.减压时可能使病人患_____或_____。高压氧治疗时临床上常用的压力单位是()气压伤|氧中毒|减压病|气压伤A.大气压
B.表压
C.绝对压#
D
- 燃烧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火种|易燃物|氧气
- 氧中毒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为()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V)与压强(P)的关系是()惊厥型氧中毒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肺型|脑型|眼型A.高压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B.高压氧直接杀
- 按国家标准,空气加压的高压氧舱内,氧浓度不能超过_____。人在高气压环境下并不会被"压扁",这是因为()25%A.人体是有弹性的
B.水的不可压缩性#
C.人体有强大骨架的支持
D.人体各部位均匀受压#
- 常压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_____小时。0.2MPa下连续吸纯氧为_____分钟。0.25MPa下连续吸氧的安全时限为_____分钟。0.3MPa下连续吸氧的时限为_____分钟。常压下连续吸纯氯的安全时限为()12~24|150|120|40A.4~
- 高压氧舱内灭火装置禁用_____或_____灭火气。0.25MPa(绝对压)相当于()在高压氧下,视网膜动脉表现为()惊厥型氧中毒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四氯化碳A.水下15m处的压力#
B.水下25m处的压力
C.水下35m处的压力
- 高压氧的绝对禁忌证之一是()在高压氧舱内输液有发生气栓症的危险,主要发生在()高压氧对血压的影响是()高压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包括()A.急性鼻窦炎患者
B.有颅骨缺损者
C.妇女月经期与妊娠期
D.未经处理的气胸#
E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_____mmHg,约为_____k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_____公斤压力。在高压氧治疗时舱内输液应选用()治疗减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氧气加压舱急排放应能使最高工作压到降至表压0.01MPa的时间不超过()
- "常压"是指在纬度_____度海平面上,温度为_____时,单位面积血;所受到的大气压力。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的作用是()氧瓶使用后,瓶内应保留1kg/cm2的剩余压力。目的在于()45|0℃A.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B.抑制α-外毒
- 高压氧治疗时,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应不超过()医用氧气的质量标准为()A.0.5%
B.1%
C.1.5%#
D.3%
E.5%A.无杂质、无有害气体#
B.氧浓度不小99.5%#
C.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0.01%#
D.水气不高于5mL/瓶#
- 制定潜水减压表的依据是()A.实际潜水试验
B.轻型减压病发病率
C.潜水深度
D.水下作业时间
E.氮的过饱和安全系数#
- 在0.2~0.3MPa下吸入高浓度氧时()A.肺泡内二氧化碳的百分比浓度随气压升高而成比例地升高
B.肺泡内二氧化碳的百分比浓度随气压升高而成比例地降低#
C.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随气压升高而成比例地升高
D.肺泡内的
- 早产儿慎用高压氧治疗,特别是小于32周的早产儿禁用高压氧治疗,是因为它可引起__________造成__________。高压氧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是()氧气加压舱急排放应能使最高工作压到降至表压0.01MPa的时间不超过()在高气压环境
- 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采用_________疗法,即第1天治疗3次,第2天治疗_________次,第3天治疗_________次。治疗压力应取_________。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的指征有()三日七次|2|2|0.25~0.3MPaA.一经确诊,简单清创后即
- 根据吸氧的压力一时程安全阀限,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0.2MPa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__________;0.25MPa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________;0.3MPa下连续吸纯氧的安全时限为________。在高压氧舱内输液有发
- 因高压氧可提高__________氧张力水平,增强白细胞_________功能,抑制_________菌的生长,因而对牙周病有良好疗效。损伤组织|吞噬|厌氧
- 高压是指__________,附加压指_________,绝对压指_________。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的指征有()超过1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常压以外人为增加的压力|单位面积上实际所承受的气体压力A.一经确诊,简单清创后即行高压氧治疗#
- 某患者出舱后,鼻腔分泌物呈深黄、粉红或红色时,应高度怀疑为___________。鼻旁窦气压伤
- 婴儿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姿势,最好是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右侧卧位|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 氧中毒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压氧下血氧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的作用是()肺型氧中毒|眼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A.氧合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增加
B.血浆中物理溶解氧增加#
C
- 储存氧气瓶时,温度必须小于___________,离明火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___。50℃|10m
- 高压氧舱内灭火装置禁用_________灭火器,最适宜用_________灭火装置。氧气加压舱应急排放能力均应保证从最高工作压下降至表压0.01MPa的时间不超过()在高压氧舱内输液有发生气栓症的危险,主要发生在()在0.3MPa下,高
- 引起高压氧舱火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为()高压氧治疗时,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应不超过()惊厥型氧中毒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火种|易燃物|高浓度的氧A.高压氧
- 医用氧气的质量标准应达到()高压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包括()A.无杂质,无有害气体#
B.氧浓度不少于99.5%#
C.水汽不高于5mL/瓶#
D.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0.05%#A.心率减慢#
B.心输出量减少#
C.血流减慢#
D.心
- 氧气加压舱急排放应能使最高工作压到降至表压0.01MPa的时间不超过()气体与液体接触时,气体向液体内溶解的速度和量决定于()A.1分钟#
B.1.5分钟
C.2分钟
D.2.5分钟
E.3分钟A.气体性质#
B.液体的性质#
C.气
- 附加压等于表压。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为()治疗减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标准大气压是指下列哪种条件下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惊厥型氧中毒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正确#
错误A.高压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B
- 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V)与压强(P)的关系是()A.V1/V2=P2/Pl#
B.V1/V2=P1/P2
C.V1=K·V2P1/P1、2
D.V1=K·V2P2/P1
E.V1·V2=P1·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