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高速道岔通过调整扣件使尖轨跟端支距、辙叉趾跟端开口、护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满足要求广珠城际铁路动道维修作业项目包括()。复式交分道岔转辙部分共有()根尖轨。在利用安伯格GRP1000轨检小车对客运专线进行
- 尖轨滚轮安装不到位,造成尖轨轨底卡在滚轮上,抬高了尖轨,会造成尖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高铁正线最大坡度一般不大于()‰。制作电缆头的施工现场,当相对湿度高于()以上时,不宜施工。正确#
错误10
20#
30A、30%
B
- 高速铁路道岔禁止对滑床板涂油。广珠城际铁路自K0+000—K117+700,江门线自K46+518—K73+105,线路最高允许速度为200km/h;其中明珠站至珠海站间线路最高允许速度为()。高速铁路到发线旅客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为
- 高速道岔轨向调整,曲上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或缓冲调距块控制支距实现。正确#
错误
- 对钢轨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及平直度,每年应检查1次。轨道控制网(CPⅢ)由()部门负责管理。时速350公里42号道岔,辙叉心轨尖端降低值()mm。综合检测车对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检查评定,Ⅰ级偏差扣()分。设计3
- 尖轨拱腰会造成尖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时速350公里42号道岔,辙叉心轨尖端降低值()mm。位移观测标的编号应按列车()方向顺序编。在利用安伯格GRP1000轨检小车对客运专线进行检测前,需要对线形文件进行输入,输入
- 高速铁路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0.35mm为轻伤300型扣件安放绝缘垫片。将绝缘垫片放于轨底上表面的弹条扣压肢待安装位置,注意方向,半圆开口()。正确#
错误朝内
朝外#
朝下
朝上
- 接头焊接不良,静态上会影响接头前后几何尺寸的调整,动态上会造成列车点晃。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含后浇带部位)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mm。侧向挡块不得有裂纹。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掉块深度大
- 第一动作杆与第二动作杆之间有小方向,会将造成尖轨与基本轨动作杆处靠中间不靠。综合检测车对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检查评定,Ⅲ级偏差扣()分。正确#
错误1
5
100#
301
- 在高速道岔上,可直接卸下损坏的套管,操作简便,因施工或线路抢修造成封闭设施损坏,并落实好安全监督检查职责。全站仪设站操作设站中误差:东坐标/北坐标/高程:()方向:1″。有砟轨道精调作业时,但必须控制拨道量。
- 道床应保持弹性和排水良好,防止()。轨枕移动
道床翻浆#
轨距扩大
水平超限
- 高速铁路防护栅栏在维修人员进出口及每隔200m处左右设警示标志。时速350公里42号道岔,直线尖轨距尖端4014mm处尖轨降低值()mm。正确#
错误0
4
14#
23
- 无缝线路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容许误差为()mm。广珠城际铁路正线轨道普遍采用()。道岔轨距、轨向调整,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调整锥实现,单组扣件
- 检查轨道电路红光带时,如确认工务设备无故障,可通知驻站联络员(车站值守人员)在车站登记“工务设备正常、不影响行车”,检查人员返回工区。养路车间()对道岔的结构全面检查一遍。钢轨波浪形磨耗谷深超过(轨端或轨
- 无缝道岔必须设在(),并进行检算。旅客站台高度为1250mm,位于到发线一侧,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为1750mm;位于通过线路一侧,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为()。客运专线道岔,岔枕按()根/公里布置(岔枕间距600m
- 线路静态检查内容和周期要求每月对线路和()全面检查一遍。对轨道水平、高低不平顺调整要采用()的办法。区间轨钢轨头部总磨耗超过()mm为轻伤钢轨。外观
排水设备
路基
道岔#捣固拨道
捣固改道
拨道改道
捣垫结
- 钢轨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属于()。道岔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若检查发现或接到线路上有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障碍物信息时,工务部门应立即对发生地点前后不少于()m范围内的线路进行检查,
- 需临时拆除封闭栅栏时,应设置临时防护设施,夜间应派人看守。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宽度为2800mm,直线地段底座厚度不宜小于()mm,曲线地段底座内侧厚度不应小于100mm。正确#
错误190
210#
240
260
- 高速道岔轨向调整,有砟轨道直上股轨向的调整以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实现。客运专线60-18号道岔,导轨组件(5根)长度()m。弹条Ⅴ型扣件调高垫板按厚度分为()规格,放置于轨下垫板与轨枕承轨面之间。10KV配电所内
- 钢轨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应在办理本线封锁,邻线来车时,必须停止作业,且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作业人员严禁侵入邻线并禁止到邻线一侧活动。正线道岔号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道岔弹条的中部前端下颚与轨底离缝
- 电务部门应周期性组织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对CPⅢ桩点进行复测,测量CPⅢ桩点高程、平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可动心轨的尖趾距允许误差:12号道岔()mm。正确#
错误A、+5~0
B、+5~-5
C、+10~0#
D、+15~0
- 工务人员接到设备故障信息时,由段级应急领导小组组织,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报告有关部门。精测作业设站中误差应满足以下要求:东坐标、北坐标及高程不大于(),方向不大于()。转站误差不大于()
- 无缝线路钢轨折断,经永久处理后,首列限速后无动态(部标)Ⅲ级及以上偏差方可恢复常速。高速铁路中线平面和高程绝对位置偏差不应大于()。正确#
错误10mm#
15mm
20mm
25mm
- 高速铁路设备故障发生后,车站应急值守人员应立即担当驻站联络员,负责与现场防护员的联系工作。无砟轨道预制轨道板预设裂缝区或连接缝区裂缝宽大于()mm,其他处裂缝宽度大于0.2mm时,宜采用环氧树脂浸润、压注等方法
- 天窗分为()和维修天窗。弹条V型扣件的弹条分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W2型弹条和桥上可能使用的X3型弹条,W2型弹条的直径为(),X3型弹条的直径为()。综合检测车对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检查评定,Ⅰ级偏差扣()
- 无缝线路断缝为垂直断裂且断缝小于30mm时,处理完毕后,限速()开通线路。无砟18号高速道岔,岔枕长度最短2.34m、最长4.63m,共计()种。300~350km/h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天窗时间应基本固定,原则上预留不少于()分钟
- 板式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松扣件,作业中连续松开扣件不得超过()轨枕。《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在电气化区段通过或使用各种车辆、机具设备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m以上的距离。《
- 有砟轨道高速道岔调整方向、高低时,若调整量大于(),可对道岔进行拨道和起道捣固。200km/h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采用交流传动、动力分散式,最大轴重不大于()的动车组。高速道岔滚轮调整检测打开状态下尖轨尖端到靠近
- 无缝线路钢轨折断经插短轨临时处理后,放行列车速度不得大于()。客运专线铁路站台限界的宽度定为()。200km/h≤容许速度≤250km/h的线路,打磨列车作业验收标准,钢轨母材轨顶面凹陷或鞍型磨耗小于等于()mm。弹条Ⅴ型
- 作业完毕,必须清点确认工机具、材料数量,杜绝遗留物品;锁闭栅栏门后,通知()登记消点开通线路。300型扣件系统中预埋套管预先埋设于轨枕/轨道板中,套管顶面应低于轨枕/轨道板承轨面()。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的
- 打磨过程中,使用()直尺检测平直度,反复打磨直至质量符合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临时插入短轨的线路允许速度不得大于()km/h。正线无砟轨道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动态不平顺检测标准中,Ⅱ为(
- 若检查发现或接到线路上有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障碍物信息时,工务部门应立即对发生地点前后不少于()范围内的线路进行检查,同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清除。板式轨道混凝土支撑层上裂纹宽度不超过()mm时,不需要进行任何
- 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节间的锁定轨温差不应大于()。线路设计行车速度300km/h,曲线半径8000m,深大于()mm时,应及时修复。钢轨锈蚀,经除锈后,轨底厚度不足()或轨腰厚度不足(),判为钢轨轻伤。区间轨钢轨头部垂直磨
- 对钢轨进行修理作业时,应()往返推动打磨机,彻底清除钢轨剥离层。《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正线道岔对向设置,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m。42号高速道岔配轨长度
- 有砟轨道精调作业时,若左、右股钢轨平面调整量均在()以上时,则可用液压拨道器进行拨道,但必须控制拨道量。WJ-7型扣件的铁垫板下调高垫板根据厚度不同,分为()两种规格。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毫米,且深度大于(
- 无缝线路断缝为垂直断裂且断缝拉开()、上下左右无严重错牙时,分组人工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根轨枕,作业人员前脚不得伸出轨枕边缘。WJ-8型扣件铁垫板下调高垫板按厚度分为10mm和20mm两种规格,铁垫板下调高垫
- 现场焊焊缝除按钢轨探伤周期探伤外,应用仪器进行全断面探伤,每()不少于一次。最大曲线半径一般条件下不宜大于100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钢轨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属于()。加速度等速检测速度应在()
- 高速道岔扣件系统调高垫板分为()四种厚度,用以调整钢轨高低位置。无砟18号高速道岔岔枕配置,当线间距4.6m时,岔枕共计()根。道岔导轨钢轨头部侧面磨耗超过()mm为轻伤钢轨。基本轨、翼轨钢轨头部总磨耗量超过(
-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接头处,扣件应采用()。钢轨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属于()。高速道岔扣件系统能够实现的道岔钢轨高低调整量为()mm,调高通过在弹性铁垫板下加入调高垫板进行调整。扣板
螺栓
接头弹条#
道钉
- 道岔(包括尖轨尖端部分和心轨尖端部分的探伤检查)、道岔区及其前后()应采用探伤仪对钢轨进行周期性探伤。《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间正线最小坡段长度困难条件下应不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