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工程施工须按照批准的()的要求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A、设计文件#
B、设计要求
C、设计规范
- 建设单位应当会同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和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v=160km/h为()。在天窗时间外,检查人员不得进入
- 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部分站内正线250km/h<v≤300km/h为()。A、4600mm
B、4800mm#
C、5000mm
- 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规定V=200KM/H,一般情况下客运专线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节能、()、()、职业卫生、消防、安全防护、()等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A、2000米
B、2200米#
-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水土保持、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安全防护、公共安全等设施,必须()。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规定V=250KM/H,一般情况下无砟轨道为()A、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300km/h<v≤350km/h为()。新建300km/h及以上铁路、长度超过()km的隧道及隧道群地段,可采用无砟轨道。铁路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作业门应有警示()。铁路应根据沿线的
- 一切建(构)筑物、设备,均不得侵入铁路的()。铁路应根据沿线的风速、降雨量、降雪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质条件以及线路环境、设计速度等情况,建立相应的()对风雨雪、地震灾害和异物侵限等实时监测报警或预警。
- 遇有暴风雨雪天气或地震,工务、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应()对重点地段和设备的检查。加强()的设备检查,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强化降雨量和洪水位警戒制度、防洪重点处所监护制度。A、加密
B、增加
C、加强
- 工程施工须按照批准的()的要求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200km/h<v≤250km/h为()。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应综合配套,保证质量,采用系统集成
- 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160km/h<v≤200km/h为()。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300km/h<v≤350km/h为()。A、4200mm
B、4400mm#
C、4600mmA、4600mm
B、4800mm
C、5000mm#
- 设计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等级的单位承担,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并充分听取建设单位、使用部门的意见。250km/h及以上区段双线不应小于()m,单线不应小于1.5m。桥长超过3km时,应每隔约()km(单侧约6km
- 桥梁墩台基础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满足()要求。维修作业应在车站与作业地点分别设联络员和防护人员,用()联系。铁路应根据沿线的()、地质条件以及线路环境、设计速度等情况,建立相应的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 特大、大型客运车站,股道编号以主站房基本站台为基准,按()编号严格执行高速铁路主要行车工种岗位()制度。各种建(构)筑物、电线路、管道及渡槽跨越铁路,横穿路基,或在桥梁上下、涵洞内通过铁路时,应提出()等文件,
- 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200km/h以上铁路无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m。3
3.2
3.45#
-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水土保持、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安全防护、公共安全等设施,()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协议。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 新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A、质量评估
B、安全检查
C、安全评估#
-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对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200km/h以上铁路有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m。A、一
B、三
C、
- 铁路基本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技术规范#
- 当设备发生故障,需在双线区间的一线上道检查、处理设备故障时,本线应封锁、邻线列车限速()km/h及以下。设备管理单位应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提出本线封锁、邻线列车限速160km/h及以下的申请,在得到列车
- 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v=160km/h为()。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规定V=200KM/H,一般情况下客运专线桥长超过3km时,应每隔约()km(单侧约6km)在线路两侧交错设置1处可上下桥的紧急疏散通
- 为满足检修需要,应建立检修基地,()和生产房屋,并应储备定量的器材和备品,以备急需和替换时使用。储备的器材和备品动用后,应及时补齐。A、设置检修#
B、试验设备(包括检查车、试验车)#
C、运输工具#
- 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160km/h<v≤200km/h为()。正线及到发线轨道应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按()编号路基面的宽度,应考虑()接触网支柱、路肩宽度等计算确定。路基两侧应留有足够宽
- 隧道内空气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设置(),瓦斯隧道还应设置必要的瓦斯监测设备。高铁车站正线及到发进路上的道岔宜采用(),道岔轨型应与正线和到发线的轨型相同。发现影响行车安全时,须及时通知()限速运行或封
- 铁路应根据沿线的风速、降雨量、降雪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质条件以及线路环境、设计速度等情况,建立相应的()对风雨雪、地震灾害和异物侵限等实时监测报警或预警。高铁道岔应铺设在直线上,正线道岔不得与()重叠
- 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部分为()。250km/h及以上区段双线不应小于()m,单线不应小于1.5m。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200km/h以上铁路有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m。A、
- 铁路技术设备应保持完整良好状态。根据()。A、设备变化规律#
B、分工负责
C、季节特点#
- 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160km/h<v≤200km/h为()。作业通道宽度应不小于()m。铁路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作业门应有警示()。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修建各种建(构)筑物等设施,()或者堆放、
- 新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A、质量评估
B、安全检查
C、安全评估#
- 长度()km的隧道,应按相应规定设置紧急出口或避难所;长度超过20km的隧道或隧道群,应设置紧急救援站。A、2~20
B、3~10
C、3~20#
- 涉及营业线施工时,须按铁路总公司规定程序审批,且必须保证(),减少对运输的影响。铁路桥梁作业通道和隧道内安全空间、救援通道、应急照明和通信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设置等应符合有关()规定。A、行车安全#
B、劳动
- 区间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区间正线v=160km/h为()。特大、大型客运车站,股道编号以主站房基本站台为基准,按()编号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修建各种建(构)筑物等设施,()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征得铁
- 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部分为()。特大、大型客运车站,股道编号以主站房基本站台为基准,按()编号为满足检修需要,应建立检修基地,()和生产房屋,并应储备定量的器材和备品,以备急需和替换
- 一切建(构)筑物、设备,均不得侵入铁路的()。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曲线部分曲线地段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作业通道宽度应不小于()m。所有与列车运行有关的铁路各部门,必须按列车运行图的要求
- 隧道内空气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设置(),瓦斯隧道还应设置必要的瓦斯监测设备。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200km/h以上铁路有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m。在需要进行防暑工作的行车人员()等重
- 涉及营业线施工时,须按铁路总公司规定程序审批,且必须保证(),减少对运输的影响。A、行车安全#
B、劳动安全
C、设备安全
-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节能、()、()、职业卫生、消防、安全防护、()等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A、环境保护#
B、水土保持#
C、劳动安全#
- 钢轨伸缩调节器应铺在(),避免与竖曲线重叠。A、直线#
B、曲线
C、坡道
- 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直线部分站内正线300km/h<v≤350km/h为()。高铁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曲线部分曲线地段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
- 新建300km/h及以上铁路、长度超过()km的隧道及隧道群地段,可采用无砟轨道。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钢轨伸缩调节器应铺在(),避免与竖曲线重叠。铁路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作业门应有警示()。3
2
- 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规定V=250KM/H,一般情况下有砟轨道为()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A、2500米
B、3000米
C、3500米#A、限高标志#
B、限宽标志#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