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扣件预埋套管失效时,应及时采用相同型号套管进行()。修复
- 道岔(调节器)区水平、高低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进行调整。调高垫板
- 钢轨打磨后接触光带应(),且宽度为20~30mm,且钢轨打磨面应无连续发蓝带。居中
- 通过增减(),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考虑轨距、支距状态。顶铁调整片
- 道岔可动心轨辙叉伤损时,应()更换。整体
- 取出失效套管时,不得伤及套管周围混凝土、(),且油渍或油脂不得污染孔壁。钢筋
- 道岔曲股方向不良时,应在()方向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支距的方法进行调整。直股
- 道岔区轨距、支距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进行调整。调整备件
- 发现道岔尖轨、基本轨、可动心轨、翼轨折断时应立即(),尽快进行更换,进行处理。封锁线路
- 焊缝打磨后,顶面用1m直尺测量矢度,作业验收标准为()mm。0~+0.2
- 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按通过总重和钢轨运用状态确定,原则上每30~50Mt通过总重打磨一次,最长不宜超过()年。2
- 钢轨焊接接头可采用小型钢轨打磨机进行打磨,严禁使用()打磨。手砂轮
- 钢轨焊接必须在不良天气进行焊轨作业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使环境温度高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接缝现浇混凝土与轨道板间离缝不得大于()mm。50.1
0.2
0.3#
0.4
- 钢轨(包括正线、道岔和调节器)打磨分()、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预打磨
- 焊缝打磨后,内侧工作面用1m直尺测量,作业验收标准为()mm。0~+0.2
- 钢轨母材打磨,可采用钢轨打磨列车、()或钢轨铣磨车打磨或铣磨钢轨。道岔打磨车
- 焊接作业结束后,应测量原标记间距离,计算焊接作业范围内()。锁定轨温
- 钢轨预打磨应在()完成后进行。轨道精调
- 钢轨焊接后应对焊缝进行()检查。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和隧道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缝宽度为()mm,状态应良好。探伤10
20#
30
40
- 道岔钢轨打磨周期应与正线钢轨打磨周期()。相同
- 钢轨焊接焊接作业轨温应不低于()℃,且应避免大风和雨雪等不良天气。5
- 当钢轨出现波磨、鱼鳞裂纹等伤损时,应及时进行()打磨。使用探伤车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不少于()遍。修理性5
6
7#
8
- 钢轨预防性打磨廓形宜根据钢轨表面状态、()情况综合设计。轮轨接触
- 钢轨焊接作业,推瘤后应采用石棉或其他材料覆盖直至轨温降至()℃以下。300
- ()应建立探伤数据回放制度,对探伤车和数字式探伤仪检测数据应进行二次回放分析。钢轨探伤检测单位
- 对GPS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等铁路局无法建立计量标准的量具,应送所在地市有相应资质的技术机构进行()或校准。道岔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mm。检定42
60
63#
65
- 钢轨焊接焊接宜采用具有拉伸、()功能的焊接设备。保压
- 作业人员应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和作业方法,()。持证上岗
- 现场作业负责人应确定作业范围和()。道岔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mm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道岔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超过()mm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作业量0.5
1.0#
1.5
2.00.5
1.0
1.5
2.
- 当发现钢轨内部轻伤有发展时,应采用()处理。无损加固
- 作业方案应明确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并应经()。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mm,应及时更换。审批1
2#
3
4
- 当钢轨出现表面轻伤及其他表面伤损时,应及时进行修复,或采用()处理。使用探伤车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不少于()遍。无损加固5
6
7#
8
- 作业人员应按()使用作业机具。高铁线路工区间距平原地区一般为()km左右为宜。使用探伤车对正线钢轨每年检查不少于()遍。操作规程50
100#
150
2005
6
7#
8
- 伤损加固时,应尽量使伤损部位处于夹板中部,严禁夹板与()接触。焊筋
- 钢轨钻孔时,两螺栓孔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倍。2
- 其他单位需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必须经()同意并委托工务部门施工。铁路局
- 作业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应组织质量回检,填写()。高速铁路,临时插入短轨的线路允许速度不得大于()km/h。作业日志120
160#
200
250
- 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螺栓孔中心线上,且必须()。倒棱
- 严禁焊补钢轨,严禁使用火焰()钢轨或烧孔。切割
- 对轨道检查仪、轨道测量仪等较大的测量设备,应在()增设检定点。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