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和隧道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缝宽度为()mm。20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大于()mm。0.2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分为圆形和半圆形,半径为260mm,其周围填充树脂厚度为()mm,不应小于30mm。40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不允许开裂,普通混凝土框架板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大于()mm。0.2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灌注饱满,与轨道板底部密贴,轨道板边角悬空深度应小于()mm。高速铁路正线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段,最小竖曲线半径应不小于()m。3010000
15000
20000
25000#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mm,不应小于40mm。50
- 无砟道床分为CRTSⅠ型板式、CRTSⅡ型板式、双块式以及道岔区()和板式无砟道床等。轨枕埋入式
-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曲线超高在()上设置。底座
- 高速铁路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m。道岔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mm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250.5
1.0#
1.5
2.0
-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段,最小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m。25000
- 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应设置()竖曲线连接。圆曲线型
- 高速铁路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m。30000
- 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0%。20%
-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段,最小坡段长度一般应不小于()m,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900m。2000
- 设计行车速度200~250km/h(不含)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应大于()。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和隧道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缝宽度为()mm,状态应良好。道岔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mm时,应进行修
- 欠超高和超高顺坡率不得同时采用困难条件下的限值。欠超高或超高顺坡率需采用困难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困难条件。欠超高
- 正线道岔对向设置,只有一侧线有通过列车或道岔顺向布置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m。25
- 正线道岔对向设置,两侧线均有列车通过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33m。50
- 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长度和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米,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0.6vmax米。0.8vmax
- 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米,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0.5vmax米。0.6vmax
-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m。5.0
- 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线形。在地面沉降地段、软土路基等特殊地段,高程控制网复测周期不宜超过()年。三次抛物线一#
二
三
四
- 曲线超高顺坡率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1/(9vmax)。1/(10vmax)
- 车站两端进、出站曲线超高的设置:当200km/h<V≤250km/h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mm。80
- 车站两端进、出站曲线超高的设置:当160km/h<V≤200km/h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mm。90
- 车站两端进、出站曲线超高的设置:当V≤160km/h时,过超高一般不大于()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110mm。高速铁路曲线超高最大值不得超过()mm。9075
100
175#
200
- 曲线未被平衡过超高一般应不大于()mm。高速铁路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mm。高速铁路正线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段,最小竖曲线半径应不小于()m。7030
40#
50
7510000
15000
20000
25000#
- 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60mm。40
- ()应根据工务段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线路检查及日作业计划。线路车间
- 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超高最大值不得超过()mm。175
- ()应根据铁路局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月度线路检查及维修计划。工务段
- ()应编制年度分月线路检查及周期检修计划。铁路局
- ()应编制线路年度分月动态检查计划,报铁道部运输局。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 工务段(含桥工段)应建立(),确保线路设备质量均衡、稳定。考核机制
- 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或()受委托承担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路的修理。工务机械段
-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和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受委托承担利用综合检测列车、钢轨探伤车对线路进行()和钢轨周期性探伤。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间接缝处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mm。周期性
- 线路工区设置间距,平原地区一般为()km左右为宜。100
- 线路车间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km左右为宜。焊接接头位置左右股相错量不宜超过()mm。200~30050
100#
150
200
- 线路维修工作分为()、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周期检修
- 线路维修应积极推行()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道岔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mm。信息化42
60
63#
65